巧用强化,塑造积极高效的课堂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65次
  • 评分4
  • 69
  • 0

文/陈跃

【摘要】高效的课堂需要学生积极状态、积极行为的配合。强化理论正好在学生行为塑造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方法:利用正强化,可以激发正能量;巧用负强化,及时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适度应用惩罚,规避不良行为;灵活应用自然消退,冷却不良行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强化;教学;行为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期盼更多的积极行为,规避各类不良行为,以提高课堂效率。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学生课堂行为的塑造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合理利用各种强化手段,对提升课堂管理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一、强化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

斯金纳是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强化理论是他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刺激。凡能影响行为后果的刺激物均称为“强化物”,如口头表扬、实物奖励、处罚等。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强化物来控制学生的行为,以塑造理想行为。如果刺激物对学生有利,他的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如刺激物对学生不利,则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甚至消失。强化的类型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自然消退四类。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主要分为有利于教学的行为和不利于教学的行为。强化理论可以帮助教师通过操纵“强化物”维持和强化有利于教学的行为,减少和矫正不利于教学的行为,对学生课堂行为予以规范、限制和塑造,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高效灵动的课堂。

二、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利用正强化,激发正能量

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指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的频率。对教师而言,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认真思考、仔细倾听等都是我们需要的积极行为,对学生而言,老师言语的表扬鼓励、实物的奖励都是愉快刺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正强化手段可以有效地鼓励和逐步巩固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一旦得到肯定和赞扬,不仅能使被表扬的学生增强信心,增强积极行为的反应频率,而且会对班级其他学生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成为同学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学生举手的频率较之前有所下降,为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正强化的手段刺激学生的积极行为。课堂上,我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举手行为做出评价。例如,原本举手就很积极的学生,我会对其回答内容本身做出积极评价,表扬他的积极思考的态度。对于平时羞于表达的学生,当他偶尔举手时,不管回答内容正确与否,我都会给其及时强化,肯定其勇气,鼓励他继续保持。对于从不举手的孩子,我也努力打破他们沉默的状态,课堂上,我会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头,消除他的紧张心理,给他提供一些回答浅层次问题的机会,在他回答完之后对其进行积极评价。口头的表扬鼓励是一种刺激手段,有时候为使效果更佳,配以相应的奖励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班级每天安排一位小助手,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课后在小助手那里登记次数,每两周评比一次,累计超过20次便给予奖励,如奖励申请做值日班长、申请借阅班级图书等。通过正强化手段的运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积极性,在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结合之下,勇气渐长,思考渐深。

2.巧用负强化,关注点滴的进步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指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有时候,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令我们不愉快的行为,老师也会给予相应的不愉快刺激。例如,有些学生上课爱玩各种小东西,或者开小差,讲闲话等,这时候,我可能采取没收玩具,眼神示意的方式给予相关学生不愉快的刺激。但是给予其不愉快刺激本身不是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引导其积极行为。因而在课堂上,老师还要及时关注正处于不愉快刺激下的这些学生,当他的行为改善,出现积极面时,便及时消除他的不愉快刺激。如,归还物品,眼神肯定,语言激励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只要表现优秀,老师也会及时表扬,一方面承认老师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能及时认识自己的问题行为,并及时更正,塑造良好行为。

3.适度应用惩罚,规避不良行为

惩罚是指在消极性行为发生后,给予其不愉快的待遇,并使这种行为以后尽可能少地发生。在现在的舆论环境之下,老师们对“惩罚”讳莫如深,总是不敢提及惩罚。教师们常常将惩罚与体罚相互联系,觉得一旦有所偏颇便违反了法律。但是如果仅仅是单一的鼓励表扬,企图靠单一的手段应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教师也要合理适度地运用惩罚,减少和矫正不利于教学的非正当行为。例如,在课堂上,偶有学生发生走神、讲话、或者是玩玩具等非正常行为。写作,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一种不愉快刺激。所以,对于发生上述问题的学生,我便会在课后请学生将自己走神时候想象的内容,上课讲话的内容以及内心活动写下来,玩玩具的,则让其对物品的结构、功能等进行描述。一方面使学生在不愉快刺激之下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也借机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一举两得。

4.灵活应用自然消退,冷却不良行为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于某种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学生在课堂上偶尔的不良行为是正常的,教师不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课堂教学秩序的控制上。还有些学生的异常行为是为了获得关注,如果教师过多投入精力去治理,那就正好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不仅难以制止不良行为,相反可能强化了这种行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候要学会漠视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感觉无趣而改变其行为。在我们班级上,有个小女孩,由于智力发展水平落后于同龄学生,因而在课堂上会作出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当班级学生因为她的行为而哄堂大笑时,我以前总是去批评她,她表现地很自然,学生更感到有趣,笑得更加起劲,更加影响课堂效率。后来,我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当她再次做出哗众取宠的行为时,虽然班级里还有笑声,但是我予以漠视,只是对她瞟一眼,然后继续上课,久而久之,她感到趣味性降低了,也便慢慢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积极高效的课堂需要学生积极状态、积极行为的配合,“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这几类强化手段是调和出高效灵动课堂的“法宝”。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合理运用不同的强化手段,能够塑造学生积极的课堂行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促发生动的课堂参与方式,创生出更加和谐、高效的课堂。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138-145

[2]黄婷婷.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3(12)

[3]张越.试论强化理论在课堂行为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4(10)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