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夕佳山古民居建筑风水文化及生态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10
  • 阅读量83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生活中,风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迷信”。而风水并非迷信,它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学问。风水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协调与和谐统一,主要是研究村落及建筑的择地、布局、方位与自然天道和人们生活环境协调统一的问题。民居的建筑风水作为一种家居的环境文化,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它倡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导向作用。此文通过对四川省江安县夕佳山古民居来分析,解释其在选址、布局、方位等格局上的精细绝妙之处。


  关键词:建筑风水;生态;夕佳山古民居;规划


  一、传统建筑风水的生态思想


  1.1关于建筑风水的基本观


  国内普遍认为“风水”这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代郭璞所作的《葬经》一文中:“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要想得到生气,就必须避风聚水。


  而“生气”则见于《吕氏春秋季春》一文中“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生命力焕发的重要象征,是万物得以生长之气。从这些我们可知,风水观念自出现就是依托生命之美而形成的,所以其核心就是“气”。


  建筑风水也涵盖多个流派,包括堪舆、地理等。汉代的许慎谈到“堪,天道;舆,地道”。堪舆也常常被认定为天地之道,其关注的是自然、宇宙与人类的和谐。在《礼记月令》中写道“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这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指明了古代建筑风水中蕴含着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念。


  1.2风水观念里的生态意蕴


  在古代风水中,人们普遍觉得大地是具有灵性的,这种观念实际上是生态思想的一种。其一是对自然的价值加以肯定,并赋予其生命;其二是将自然视为一种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统一性,其内部蕴含大量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平衡。从本质上讲,古人对风水的这种追求,其实是对美好生活与环境的追求。


  我国很多古建筑都能够体现出古人在风水方面的追求,如徽派民宅、福建土楼与北京四合院等。这些都是人们从自然的角度所作出的一种生态诉求;因地制宜的原则被应用进来,处处都能够彰显出人类的生态智慧,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能够获得归宿感、安全感与亲切感等,从而代代地繁衍下去。


  二、夕佳山古民居


  2.1概况


  夕佳山古民居坐落夕佳山镇,具体位置在川南地区的宜宾市江安县东南处。该地为川南浅丘地区,它的建筑古朴典雅,环境优美独到,是一座典型的川南封建地主庄园。该民居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开始兴建,随后历经了四百年的不断完善才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从整体上看,该民居为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达到1005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高达5146平方米。民居内共有123间房舍与11个天井。整个格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在院内绿意葱葱,古木生机勃勃,在院墙处也种植了楠木、竹子等各种植物,这些植物和白墙黛瓦相呼应,别有一番情趣。


  2.2选址


  从选址上看,该民居非常讲究,其暗含易经八卦与堪舆风水学方面奥妙,其左侧可遥望“青龙”山,右侧远观可见“白虎”山,正面应对“朱雀”山,后背则依靠“玄武”山。根据当地传说,祖辈在修建这一民居的时候,特别请风水先生来指点。由于“玄武”方面的薄弱,原有的灌木被清除,全部改种桢楠,整个种植面积达到80多亩,成为四川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桢楠林。


  鸟瞰夕佳山,穿斗式木结构的庄园建筑就宛如一只巨大螃蟹在山间悬挂着,正门前的水塘好比蟹口,而门内的两个水井好比蟹眼。在整个民居前远望,大大小小的山丘就如同小螃蟹一般,气势十分磅礴。


  2.3布局


  夕佳山古民居建筑随着山体呈北高南缓之势而坐北向南,主次分明、结构紧凑。其建筑轴线明确,有着两横两纵四条轴线。那条正中的纵轴线是主轴线,正对着门前朱雀山,以大门——前厅——后厅为其中轴线,向左右两边张开,开合有序,组成了一个个类似于用途各异的四合院。


  其整个庭园间间相连,院院相通,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在中轴线往东是晚辈、佣人的工作和居住区,集东宾客房、粮仓、织布房、轿房、马房建于一体,建筑格调较为粗放,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2.4艺术


  夕佳山古民居建筑均饰以雕刻雕塑,描金绘彩,挂匾悬对。无论门窗、脊顶、斜撑、柱础、墙饰,还是木刻、石雕,制作都极具匠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琅琅书声的私塾、典雅逸致的亭台楼阁,还有那些富丽精美的雕刻艺术??夕佳山古民居都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卓绝的园林艺术景观及其百年的艺术沉淀向我们陈述着儒家修身齐家的人生哲学以及它往昔的辉煌,与此同时将旧时代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展示得淋漓尽致,也是凝固了家族宗法制度的礼仪和森严,值得更多的人来瞩目欣赏。


  三、传统建筑风水对现代住区规划的生态实践意义


  3.1用风水的生态内核思想来指导住区规划


  在风水界里,人们在解读自然的时候用气来表述,提出应遵循气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人类与之的和谐相处,综合来说就是按照自然的属性,运用自然的办法来优化居住环境,从而达到人身心健康生活的目的。


  这之中,最理想化的选址是“藏风聚气”,针对这种风水结构古人早在《阳宅十書》内就进行了详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这是生态学领域上非常经典的一种环境,其后侧有靠山,能够抵御冬季时的寒凉;其南面面向流水,能够实现到夏凉,而且还能够为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用水,十分便利;朝南的作用有助于采光,保障足够的光照,而且地势偏高也能够防御洪涝等灾害;在周边种植植物有助于保持水土不流失,并对气候进行有效调节,还能够获得相应的薪柴。这个生态环境将人类的居住、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与自然有效融合。


  到目前为止,在生态建设的视角下我们可知,一个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焕发生机是由于其内部的各种要素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理想的居住环境。对于那些缺少山岚与河流的城市来说,很多风水中的概念运用了新的方式进行解读,如龙、砂、水、穴等。层层而起的高楼能够被视为山峦,四通八达的道路可以当做河流。对于城市民居来说,其周边的建筑物、道路才是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在有效的应用下,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2用生态居住的思想来营造和谐风水


  首先,所谓的生态民居必须要构建在生态环境之下,不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在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来妥善处理人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保持优良状态,具有可持續发展的能力,这一点了风水观的内容是一致的。


  因此要营造出“浑融自洽”的风水局面,在以往的风水理念下,往往用“气”和“聚”这两个概念来进行表述,其不够精确与细致,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领悟其内涵。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来,繁杂的罗盘编码与八卦占卜定位都蕴含着深刻内涵,能够实现阴阳平衡等重要目标,内部自有一套严谨的风水秩序。在浑融自洽这一风水理念的引导下,现在建筑领域中缺乏整体世界观与内部秩序搭配上的不足恰恰能够得到弥补。这种生态智慧能够提升生命主体适应与优化生态环境的能力,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结语:在当前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建筑领域中的风水理念有着极其可贵的价值。中国风水文化流传已久,博大精深,在居住的设计与规划中都处处显现着和谐统一的生态观念。在现代生态建筑领域中,应积极娶妻精华,科学地规划与设计生态人居,从而实现和谐人居的目标。


  作者: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