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地方高校企业科技贡献的策略研究

  • 投稿Phi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69次
  • 评分4
  • 73
  • 0

孔凡柱① KONG Fan-zhu;赵莉② ZHAO Li

(①淮阴工学院商学院,淮安 223001;②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淮安 223001)

摘要:高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技服务功能对于推进地方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首先分析了相关理论基础并论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之后以江苏省某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对当前地方高校与企业科技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推进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的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高校;企业;科技贡献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48-0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3SJD630006)。

作者简介:孔凡柱(1979-),男,山东菏泽人,淮阴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赵莉(1980-),女,山东济宁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高校管理。

0 引言

高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科技服务功能的逐步显现,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有关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过去人们对大学功能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忽略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张、科研能力的增强,以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学的产生逐步将大学从社会边缘推向了社会的中心位置,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得到重视,甚至在某些领域大学直接参与了社会经济建设,如何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出了自己的诸多特色,就层级来说,我国高校有部属高校、省属和市属高校,后者统称为地方高校。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定位,这种划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资金支持、基础建设和人才引进等倾斜性政策催生了一批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著名高校,提升了我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地方性高校的定位一般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把立足本地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许多地方政府甚至将高校视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专门制定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借助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学者和地方政府共同关心的话题。从已有研究成果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离不开高校的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处理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间的互动关系,积极推进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利用高校的科技和创新力量拓展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是一个重要而实际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拟对地方高校对企业科技贡献的策略问题做一探讨。

1 地方高校对企业科技贡献的理论基础

1.1 地方高校的概念与特点

地方高校在我国有着特定含义,它的产生与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密不可分。按照行政管理方式的不同我国将高校划分为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省属和市属)。虽然关于地方高校的具体界定还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地方高校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是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二是地方高校的管理权属于高校所在地的省级或市级政府机关,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地方高校是指那些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管理,并以服务地方为主导办学思路的高等学校。

相对于985、211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呈现出了地方性、专业性和弱势性等特点。地方性主要是指地方高校的服务地域呈现出的特定区域,主要表现为经费来源、招生地域、服务对象等方面。专业性是指相对于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往往呈现出专业性,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弱势性主要是指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所表现出来的劣势。地方高校一般位于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多数高校办学条件差,缺乏现代化的实验室和信息中心,难以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其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1.2 地方高校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时代需求

1.2.1 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赋予了高校科技服务的新使命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趋明显,创新已经不仅仅是单一企业的事情,而是涉及不同要素、不同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企业不断地从外部企业、公共或私有研究部门、大学等机构获取外部知识以推进创新的产生。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需要高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当前,我国高校已成为创新体系的生力军,高校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关系,为高校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为了有效发挥自身功能地方高校必须高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服务地方企业创新为导向引领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深入企业生产实际,把科学研究同企业生产结合起来,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校企合作,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进程。

1.2.2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的科研支撑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创新性发展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二是高校的深入发展也需要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双方的互促作用推动了高校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当前,全国多地都把发展绿色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可能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和科学技术的支撑,高校作为智力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镇和创新型乡村建设也离不开高校的参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也需要高校的帮衬。

2 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的科研合作和服务状况,我们选择了江苏省北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淮安市)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6份,收回有效问卷575份(因为本次调查是通过政府机关以政府调查的形式进行的,各调查对象较为重视,收回的有效问卷数量较多)。现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对当前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的现状和问题做一分析。

2.1 地方高校科技服务当地企业的现状

2.1.1 校企合作平稳有序进行,企业合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根据调查结果,截止2014年底,全市有过校企合作的企业占样本总数的91%。本地校企合作数量增加的同时,双方合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在调查样本企业中,对合作结果表示非常满意的企业达到了35%,另有61%的企业对合作结果表示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6%。较高比例的满意度可能与当前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校企合作以共同申报课题为主,多数企业只关注申报课题所带来的经费支持,而对课题所可能带来的科技成果则不太关注,课题申报成功则结果满意。

2.1.2 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意愿显著提升 以往企业选择校企合作对象时往往将眼光集中于外地名校,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地方高校。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此现象有了明显改观。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有60%的企业愿意与在地方高校合作,超过了愿意与外地名校合作的31%,另有9%的企业同时选择了与外地名校和地方高校合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与外地名校合作时普遍存在着“与专家沟通困难”、“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技术难题”、“高校专家本身项目多,事务忙,精力无法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外地高校合作费用昂贵,经济成本高”等阻碍合作的现实性问题。这也表明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更加理性和趋于实际,本地校企合作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2.2 地方高校科技服务当地企业存在的问题

2.2.1 地方高校与企业科技合作层次偏低,广度和深度不够 一是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单一,多限于合作申报课题等容易操作、短期内能显出实效的较低层次,这一比例占到了校企合作的76.5%;而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合作设立研发中心或机构共同研发技术等操作相对较为困难,短期内难出成果的长期性的高层次合作则较少,还不足10%。这说明,企业在校企合作时过于注重短期效益,缺乏校企合作的长远战略规划,本地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扩大合作深度和广度,提高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2.2.2 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动性意识较弱,校企合作趋于形式 通过对地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走访发现,当前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政府推动、高校跟进、多数企业被动参与的局面,校企科技合作的企业主体地位没有显现,这与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处于中心的宏观要求相悖。在淮高校以应用型为主,在政府推动的政产学研协作创新活动中,高校的参与积极性很高,相反企业由于整体创新意识不强,加之对高校科研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前景的不信任,企业参与的主动性较弱,形成了校企合作一头热的不利局面。因而,亟需进一步在全社会真正形成重视科技创新,支持投身科技创新的自觉共识;保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和真正的贯彻落实。

2.2.3 校企合作的沟通桥梁效用有待加强,人才对接困难 调查显示,产学研合作平台数量激增,校企合作的桥梁效用初步显现,但校企之间的沟通桥梁效用还未实现,校企人才对接困难重重。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大多还处于松散状态,高校科技人才与企业的联系途径单一,且缺乏深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企业的实际需求缺少足够了解。企业对地方高校的认识也存在主观偏差,没有真正了解地方高校的情况。一方面认为,在淮高校的专家水平不高,科研实训中心和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硬件设施仍需提高,另一方面又不清楚在淮高校是否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成果。因而,亟需在校企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充分发挥政府的“中间人”角色,打通企业与在淮高校的沟通渠道,实现人才和技术的双重对接。

2.2.4 已有政策未能充分调动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 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在校企合作的出发点方面,企业多是从降低合作风险的角度来考量校企合作,而不是从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角度,占到了总数的86%。选择合作伙伴时的考量因素,企业和高校都把“有很好的互补条件”作为首选,分别达到了75.2%和53.8%,这反映出当前高校科技服务地方多是依靠教师个人魅力和能力;另外,对于政府引导和第三方中介组织的因素,地方高校和企业双方的认可度都不高,反映出校企双方对对政府撮合的角色都不是非常认可,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

3 提高校企科技合作绩效的对策

3.1 积极营造地方高校与企业科技合作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企科技合作氛围可以起到引导示范效应,逐步使地方高校和企业形成自觉、主动和积极的合作行为,对于提高地方高校对企业科技服务的贡献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我们的实地访谈结果,85%的高校科学研究人员缺少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76%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外部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8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公共服务平台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因而,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氛围营造。一是利用支持性和引导性政策积极营造地方高校积极服务地方的发展氛围,鼓励高校教师和相关科研人员走进企业,与企业共同进行科学研究。二是加强企业创新意识的培养。出台奖励性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使之树立科技创新意识,重视外部知识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营造企业不但愿意而且渴求高校科学技术服务的环境和条件。三是搭建校企科技合作的公共平台。在推进地方高校科技服务地方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要起到推动作用,从长远和整体出发,积极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创建有利于地方高校和企业进行科技合作的平台,并不断根据形势演进进行优化和完善,给校企科技合作创设有利条件。

3.2 加快推进校企合作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校企人才对接

高端人才短缺是阻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63%的企业认为合作高校没有他们需要的人才是阻碍校企合作的因素之一,因而,加紧实施英才引进战略,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高地,努力造就一批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配套、创新意识强烈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提高校企科技合作的前提。淮安市2014年实施了“淮上英才”引进政策,给予各在淮高校特需人才的引进以优惠政策,引导在淮高校引进新能源汽车、盐化工等地方支柱产业高层次人才,打通了校企人才对接通道,对推动校企科技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成效显著。除此之外,政府还应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优势,为企业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研发人员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动员和鼓励地方高校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形成校企人才对接的长效机制。

3.3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程度

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且趋于形式化是制约校企双方合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针对此问题,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把高校智力引入企业,围绕企业核心技术需求进行长期合作。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政产学研的内在动力,发挥其市场主体地位,鼓励高校与企业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利润分成、共建研发机构,共创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种形式,把高校的科技力量引入企业,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淮安市利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功创办了一批校企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另一方面,高校可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联合培养学生,把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需要相结合等,为进一步地校企合作打下基础。在淮高校之一淮阴工学院开展了“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名老板请进来”活动,不仅解决了校企沟通不畅的问题,也推动了校企科技合作进程。

4 结论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地方高校和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两辆马车,二者的协调配合、有序发展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当下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校企科技合作还处在较低水平,地方高校对企业的科技贡献率还较低,文章以江苏省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淮安为例对地方高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研究表明,当前的校企科技合作还存在着诸多亟待的解决问题,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双方合作的主观意愿,在合作初期政府要做好中间人角色,搭建合作平台,给予优惠政策,引导校企科技合作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叶小青,等.企业高校合作创新方式选择的非对称信息博弈研究[J].科研管理,2003(6):44-48.

[2]李成龙,等.互动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4):30-33.

[3]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4]干承远.地方高校科技必须与经济结合为社会发展服务[J].广西高教研究,2000(1).

[5]李锦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