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 投稿石二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711次
  • 评分4
  • 11
  • 0

王涛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就业创业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王涛(1982-),男,山东淄博人,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74-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然而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首先,根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50万人,加上2014年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以及其他城镇新增就业人口,2015年全国就业人口市场体量巨大。其次,我国经济增长仍面临多重压力:经济下行的压力并没有明显消失,外需增长乏力,内需提振缓慢,新的投资增长点不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总体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用人需求持续减少。最后,由于专业实习和就业指导的欠缺导致毕业生还存在专业技能不强、社会适应能力欠缺、就业期望值高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着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质量提升、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等现实问题。构建人才培养反馈机制、职业指导新模式、创业教育新模式等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与就业良性互动机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逐渐从就业率导向转变为就业质量的导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职业素质培养、人才培养反馈等方面存在缺失,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与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2)构建契合就业工作发展的新型职业指导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工作面临着职业指导工作需求扩大的新形势,而旧的职业指导体系存在定位不清、重点不明、渠道单一、人员不足等问题,因此构建契合就业工作发展的新型职业指导体系尤为重要。(3)构建科学、规范的就业反馈机制。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教育部也要求各高校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建立常态化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将就业反馈作为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考核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目前出现“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就业需求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和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5)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志之一。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在创业认知、创业文化、课程体系、载体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构建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就业创业工作具体举措

(一)加强就业引导和推荐,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1.加大向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推荐力度。高校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加强毕业生对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单位的了解,培养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引导毕业生积极到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建功立业;积极探索为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培养输送人才的长效机制,将深化科研项目合作与人才输送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对毕业生的推介力度。

2.拓宽重点行业和单位的就业渠道。积极推动与重点行业和单位的深层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拓宽人才输送渠道;建立校企就业俱乐部,通过举办企业宣讲会、校友报告会、就业沙龙、参观考察、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搭建重点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重点梳理一批与学院学科和专业对应的行业领军企业,选拔优秀的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输送,完成人才战略布点,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3.开展人才专项输送计划。加强毕业生参加公务员和选调生选聘的指导与培训,提高录取成功率;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服义务兵役”“三支一扶”等国家、地区各类人才项目的宣传和引导,拓展高校学生的发展空间;加强学风建设,挖掘出国留学项目,积极营造出国留学氛围,提高毕业生考研出国成功率;通过“名企行”社会实践、校友报告会、村官事迹报告会、人事局长校园行、就业政策宣传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二)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高校要将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融人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做好职业辅导和就业指导活动的整体规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职业辅导月”“创业导航”和“创客沙龙”等品牌活动,通过课程教学、专家讲座、就业创业咨询、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优化就业创业指导平台;积极组织、选拔、指导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2.建立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团体辅导机制。组织学生开展网络职业倾向测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择业心理准备,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实行个性化就业指导,通过“一对一”的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学业、职业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加强团体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点分门别类地开展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3.加强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导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有一定实践经历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积极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注重加强就业教育理论研究,鼓励组成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组织“授课团队”和“专家团队”开展研究和教学活动,提升工作水平。

(三)加强就业市场开拓,打造高端就业平台

1.积极推动校企、院企间的深层次合作。组织学生赴企业开展参观、交流和实习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邀请企业领导或专家担任职业发展导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通过组织“企业开放日”“企业俱乐部”、以及暑期实习招聘会等活动,丰富就业实践载体,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加强学院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积极做好校园招聘服务工作。高校要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各类校园招聘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交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提高签约成功率;深化“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科联盟”的就业工作机制,促进就业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拓就业市场,举办行业类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活动;主动接待来校招聘的重点单位,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利用网络招聘信息进行求职,及时搜集和发布招聘信息,畅通网络招聘渠道,帮助毕业生掌握网络求职的方法和技巧,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3.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保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提高就业网络服务水平,完善高校就业平台的服务与管理功能,发挥新型媒体(微博、飞信、手机APP)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作用,及时将手机APP推送的就业信息发送给毕业生;通过就业信息化服务,完善就业跟踪调查机制,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就业信息化平台,对就业数据进行专业的收集、汇总、分类、整理和分析,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

(四)加强就业管理,提高就业工作规范化水平

1.规范就业管理工作。完善和规范就业数据的填报和统计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优化生源审核、校园招聘、毕业生推荐、签约、派遣、数据及材料上报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规范办理违约和协议书补发等程序,引导毕业生理性签约;开展就业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诚信签约,降低毕业生违约率,杜绝恶意违约情况的发生,维护学校声誉。

2.优化“招生一培养一就业”联动机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用人单位、网上调查和座谈等形式,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工作,形成常态化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为就业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反馈意见;将就业反馈情况作为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考核等方面的重要参考;积极动员广大干部教师参与就业创业工作,重点是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参与,努力形成全员指导和推荐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工作局面。

3.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高校要以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为契机,重视就业信息数据的完善,通过翔实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总结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开展阶段性的就业形势分析,在毕业生秋季和春季招聘高峰结束后分别对就业情况进行总结,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教育部就业质量报告的要求,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突出就业工作亮点,总结就业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就业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五)推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开辟人才特区,优化拔尖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强化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构建宽广厚实的数理化基础,突出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高层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生源,为培养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科学家)打下坚实基础;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开拓渠道。

2.进行通用人才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又有复合型能力的人才。通过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这样的办学理念。按大类招生后,更有利于考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选择专业,避免了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也使得考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增强。考生在前两年大类学习中,所学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那么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就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考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和发展。

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注重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以项目牵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夯实基础,不断强化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宽基础、精专业、有特色、多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宽厚的基础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精深专业教育,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了解专业及行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性;通过多模块、有特色的个性发展课程,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六)深化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创学校创业教育新局面

1.完善学院创业教育工作体系。高校要出台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明确专人负责;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计划,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遴选优秀成果鼓励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重点扶持成长潜力好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成立创业公司;创造条件组织企业家、专家和学者开设创业的系列讲座,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重视创业教育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创业教育学术研讨会和创业论坛等活动,通过交流拓展视野、启发思维、凝练经验。

2.营造创业教育浓厚氛围。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网站,加强对创业教育活动的宣传;组建学生科技与创业社团,支持创业社团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创业园,在校内外广泛建立实践平台,创建模拟创业实践项目,通过体验式的创业实训,有效降低学生创业的风险,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积累经验,培养创业技能;鼓励创业团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竞赛活动,提高创业团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制定决策的能力;定期开展创业研讨会、创业高峰论坛、大学生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创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努力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指导。高校要聘请专业教师、优秀校友、成功企业家和资深人力资源经理等组建学院创业导师队伍,积极为创业团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和专家评析等多位一体的创业指导服务;重点选拔科技含量高、与专业学科结合紧密、市场前景好的创业团队推荐人驻各级大学生创业园;加强对创业团队的培育,对创业团队进行精心指导,助推创业团队整体能力的提高;通过校友资源、科研合作等渠道争取社会资源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树立学生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创业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