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障碍与对策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

  • 投稿可笑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760次
  • 评分4
  • 98
  • 0

陈树发 牛萍娟 王大海

(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天津 300387)

摘 要:从个体、组织、社会和政府四个层面详细阐述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深层障碍因素,并结合天津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方法及对策,对我国其他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深层障碍; 对策;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07

*基金项目:天津科技计划项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职业化运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ZLZLZF0180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科研人员向创业者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3YJA630113)

作者简介: 陈树发(1965-),男,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牛萍娟(1973-),女,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电器自动化。

收稿日期:2014-11-07

当前,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之一,其职能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和科研,积极参与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直接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协同政府和企业,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是时代赋予全国各高校的重要使命和高校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2012年9月武汉市政府颁布“黄金十条”,2014年1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京校十条”,两者在科技成果处置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比例上都给予高校较大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克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障碍,真正释放各高校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本文结合天津工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方法及对策。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障碍因素

“科技成果转化”是在国外“技术转移”一词的基础上衍生来的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是指对具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国外在技术转移上相对比较成熟,有专业化的转移团队和系统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大学设有专门的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并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以及强有力的政府立法(如《拜杜法案》)。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0%。然而,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每年全国各高校用于科研经费、人力的投入都很大,产生的科技成果总量也非常多,但国内高校的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没能及时进行转化,而丧失其潜在的价值。一部分科技成果因与企业、市场脱节,其潜在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所以不具备成果转化的可行性,而成为一种摆设。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化的工程,其障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其归纳为个体、组织、社会和政府四个层面(见图1),这四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科技成果能否真正的步入转化阶段,能否实现成功的转化,能否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1.1 个体层面的障碍因素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相较于企业而言更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仍停留在不断研发和创造新事物上面,要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自身价值仍是困难重重。教师和科技研究人员在项目立项的初期以及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大都缺乏市场意识,往往只注重先进性,而忽略实用性,缺乏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产出的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样品或理论性的论文、论著的层次,由于不涉及工程和工艺方面的实际问题,这些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成熟性水平很低,很难被企业所吸纳,极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而造成高校科技资源的浪费,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人力物力而没能很好地服务社会,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2 组织层面的障碍因素

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一直是重在追求教师及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等重大项目的能力,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等级等等,而极大地忽视了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以及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效益。此外,高校对教师或科技人员进行激励、职称评定时,也是将上述的内容作为硬性指标加以考核,没能将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应用给予相同的待遇,致使科研人员的工作重心严重偏向于搞科研、提高科研能力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能力,而不注重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出现盲目的追求科研、科技成果数量的现象,极大地打击了教师和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此外,全国的高校普遍缺乏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往往成果转化工作都由科技处的工作人员完成。

1.3 社会层面的障碍因素

国内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少职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介入,这种机构部门类似于“中介”组织。国外有职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立项、项目研究初期,相应的技术转移机构就已经介入,辅助科研人员进行前期的调研考察,评估科研项目的潜在价值,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而且技术转移机构充分渗透到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后期,技术转移机构还会评估科技成果的成熟性和效益性,是否完全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而国内部门间衔接不紧密,科研人员与市场脱节,与专业转移机构缺乏联系,前期的工作往往由科研人员自行完成,这样常会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产出的科技成果与社会脱节,而出现盲目性。

1.4 政府层面的障碍因素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正确的政策引导,同时政府的调控部门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目前国内各地区都颁布了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优惠举措,可实际很多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协调沟通,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在实施成果转化时层层受阻,且手续流程复杂繁琐,极大的打消了科研人员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

要突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障碍,就必须采取简单、切实可行并贴近实际的综合性、系统性举措。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主要集中于三种模式:高校自我转化、合作转化和科技成果转让。自我转化是指高校以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地方区域政策、经济特点为依托,兴办企业,自主实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合作转化是指高校科技成果的拥有者通过与企业合作,以合股或利润分成的形式把科技成果投入到社会现有的企业中实施转化、生产,最后进入市场;科技成果转让是指高校科技成果拥有者通过技术市场把科技成果一次性地以部分或全部或特许等形式转卖给企业。本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与天津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2.1 自我转化为主,合作转化为辅

天津工业大学(简称天津工大)主要通过自主创办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自我转化。目前该校有天津工大膜天膜集团公司、天津工大海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天津工大纺织助剂集团公司、天津工大航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四个以学校及学校科研团队为主创办的科技企业,企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系统。由于自主创办企业与高校天然的紧密联系,在实现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自主创办的企业实现自主转化,缩短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并为后续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和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解决了组织层面人才短缺的问题。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可以促进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天津工业大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并通过政策引导来激励学校的教师、科技人员积极创办、参与企业,凭借学校优势学科长期的科研成果积累,为企业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需要的技术支撑,企业依托学校的研究院、创新团队,可持续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保持活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天津工业大学自主创办的企业面向所依托学科建立了特色的本科专业,如光源与照明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等及其对应的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师生创造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学校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企业中的研发活动,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改变个体层面教师和科研人员缺乏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现状,通过解决工程和工艺方面的实际问题,纠正高校普遍存在的只注重先进性,而忽略实用性的现象,使教师们不仅懂技术,还熟悉市场所需要的技术方向,以获得更多高质量,更具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并在校企合作中实施转化。

此外,学校一部分科研成果还通过合作转化的形式实施转化,拓展科技成果的转化领域,降低学校的转化风险,提高转化速度,校内的科技成果拥有者及时与转化企业沟通,以市场为导向实时跟进成果转化的过程,依据企业提出的改进需求,为科技成果转化后期研发提供技术保障,确保科技成果顺利实施转化、生产,最后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

2.2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天津工大成立了系统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组建一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技术水平、高知识能力人才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该团队从社会层面起到了“中介”的职能作用。转化团队通过各学科的科技联络员能够及时的获取、反馈各高校不同学科与社会众企业、市场间的供需信息,并能对信息潜在实用价值做出评估,给高校、企业以一定的引导性,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科技领域的特征做到准确的把握、及时有效的反映。在科研立项、形成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的过程中实时跟踪、渗透,充分评估、挖掘科技成果的潜在价值,辅助高校通过专利的形式有效地保护科技成果,维护成果持有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借助成果转化中心,通过长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天津工大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放宽了高校评价体制和利益激励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组织层面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放开科技成果处置权,激发高校和教师们的科研热情,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方法,考核评审指标不仅仅停留于申请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数量上,学校逐渐侧重于教师所持有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对社会产生的效益上,增强教师们的市场竞争意识,引导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偏移,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教学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市场、企业中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手段将问题转化为科技成果,将成功转化的科技成果所使用的科研方式方法总结为理论知识反哺到实际的教学当中,真正做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此外,在科技成果转化完成后,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科技成果的实际效益和参与者的贡献最大程度给予参与教师奖励,对教师为科研成果所做出的付出应给予承认和尊重。

2.3 注重中试环节

天津工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产品中试环节,以搞活高校科研。所谓中试,就是科技成果在科研阶段与规模化生产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对科技成果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的环节,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通过进行试生产、试营销、试使用的过程,不断的筛选、验证、改进、完善科研成果,通过中试环节可以消除科研成果的各种不确定性,使之与生产实际、社会需要相一致,保证科研成果在质量效率、经济效益、技术措施、工艺过程等方面具有稳定性结果,促使科技成果顺应市场与产业化的需求,提高企业消化吸收实验室科技成果的能力,减少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效率。中试环节是科技成果技术风险释放的过程,学校与协作企业都给予大力的经费支持,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形式先在小范围内展开科研成果中试,中试环节更是科技成果价值增值的过程,通过中试环节极大地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创新度,最终促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促使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3 结语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之一,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发挥这一作用的最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高校需从个体、组织、社会和政府四个层面全面认识其深层的障碍因素,寻找适合自身学科实际情况的、符合自身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瓶颈问题,真正发挥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的关键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孙卫,肖红,原长弘.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6(3)

2 麦均洪,马强,张乐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 邸晓燕,赵捷,张杰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国际职业化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11(3)

4 陈兰杰.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3)

(责任编辑 梁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