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6-06-01
  • 阅读量245次
  • 评分4
  • 65
  • 0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节课都是一幅精彩的图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项师生互动过程。因此,师生共同走进真实有效的课堂是现代语文教学活动的必然趋势。如果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引领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便能在学生中激起一片浪花,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目标,应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的心愿。进行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教师自身必须“充电”,与时俱进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课本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但学生的思维、行为、认知能力却在悄然变化,学生对外界的认识速度要远比对课本知识的认识速度快得多。就语文课程而言,“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学生的知识来源早已不在局限于文本,网络、影视、媒体信息成为学生摄取知识的前沿阵地,一些新事物、新文化的获取甚至比教师更快捷、更广泛。特别是对中老年教师而言,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反而是弱项。单是照本宣科,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教师想当好先生,必须先当好学生,除了要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开拓视野,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否则,“源头活水”就会枯竭,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二、带着好心情进课堂,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记得许多年前,我曾经向一位教学经验很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老教师请教如何把课上好时,他说了一句让我终身受益的话:“不要把生活中的怨气带入教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已深刻体会到:教师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有一句话说得恰如其分:“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产生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调整好心情,端正心态,带着阳光进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三、善于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学生身上都有优点,正如老师自身也有缺点一样。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及时鼓励,并且要善于向有特长的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被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教学双赢。教学过程既然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学相长古而有之。我们应该放下谁是主体、谁是主导的争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记得早些年电脑普及,多媒体刚进入教室的时候,我们这些七、八十年代的教师常感到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媒体操作无从下手,但为了教学需要又不得不用。幸好学生中有网络游戏爱好者,我每每将他们请上讲台,我讲课他操作电脑。该生此时兴奋得意之情难以言表。我也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又跟他学到不少电脑操作技能。更为可喜的是,原本成绩一塌糊涂的他,语文成绩居然节节上升。 
  四、让“小桥流水人家,各有所得”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但很多时候,为了完成课程目标和教学进度,课堂上所设置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只有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抢得答题先机,而不少学生还没有弄出个子丑寅卯来,我们的教师便用“是不是这样”“我们的同学说得好不好”“大家赞同哪个同学的观点?”等收场了事。这样不少“南郭先生”便滥竽充数,随声附和。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反而打压了多数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愿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从学生入手,把语文课标设定为基础、中等难度和鉴赏拓展三个档次,择机选取各类学生来完成,不管他举不举手,都有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可能。以点带面,让学生都能体会被认同的自豪感和喜悦感,让教学过程如涓涓流水,入主各家,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五、课堂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坚持不懈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摒弃急功近利,“唯分数论”的观点,建立学生长远发展的评价机制,切实围绕《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学科是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课程,我们的教学应做到百川汇聚,积水成渊。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来提高语文素养,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不能凭一时兴趣,虎头蛇尾,轰轰烈烈开头,偃旗息鼓结尾。 
  总之,假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抛开课本,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轻松自在。那么,学生就会把学语文和运用语言文化当作一种乐趣,那便算得上真实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