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点难点问题探讨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7-11-04
  • 阅读量371次
  • 评分4
  • 36
  • 0
前言基层建设及管理不仅关系着本地区经济建设及发展情况,同时对于更大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层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成绩,而随着管理工作范围的拓展和工作任务的加重,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也显现出许多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基层财政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和有待加强的重点。

一、基层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现状基层财政管理质量直接关系着基层建设及管理是否能够实现科学和有序,而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目前阶段,基层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在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及工作推进方面存在着不积极不主动的主要问题,削弱了绩效评价的作用,同时也让绩效评价难以树立权威性与严肃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基层财政绩效评价往往是以上级领导部分的意见指示为导向,工作态度相对被动,从而不能主动发现问题更不能主动解决问题,而上级领导部门对基层实际情况的掌握又相对有限,于是绩效评价的效用发挥就受到了一定限制。第二,绩效评价涉及到资金和资源的分配与规划,同时也会对绩效评价表现较差的部门及人员进行问责追究。这就让基层某些利益相关部门或人员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开展相关工作,从而削弱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度,难以发挥监督约束作用。

其次,人员队伍素质无法达到实际工作要求。造成人员素质跟不上工作发展要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长期以来绩效评价工作的被动局面,造成了管理上的不重视,领导层的不主动以及工作人员对自身成长的要求不高,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其次,一直以来,基层财政绩效评价都被动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所以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缺乏积极建设的意识,从而导致人员队伍素质提升和教育培养工作滞后。再次,当前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体系化科学化建设,现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量化标准,考核工作也相对偏向于非量化的主观考察,无法达到绩效评价的实际目的,同时也会因为过于主观而得出错误结果,不仅制约管理水平提升,甚至会引发更多消极问题。与此同时,当前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也仍然习惯于“亡羊补牢”的态度,问题发生之后才引起重视寻找解决办法,而缺乏事前分析评估以及过程跟踪检查的制度和意识,从而让绩效评价整体效果大打折扣。二、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重难点加强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及体系建设,目前的难点和重点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改变被动工作的态度,树立主动积极的意识,正确认识绩效评价对于基层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切实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让工作队伍更加专业化。再次,要形成一整套适用于基层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科学体系,并有意识加强辅助机制建设。三、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改革升级的措施1.树立绩效评价主动自觉意识要切实加强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第一步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不仅要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管理落实,更需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搞好绩效评价工作。主动自觉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习入手,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正确的看待问题,只有多多学习相关单位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才能有对比有分析有反思,才能找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从而让工作改革推进都更有方向。

2.多层面强化工作队伍建设绩效评价本身就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系统工作,而基层财政支出则又不同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所以,想要做好基层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该重视几方面内容,首先,将现役人员队伍的素质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对于不合格人员及时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保证工作队伍的基本素质。其次,要加强兼具基层单位财政工作经验、财务管理经验以及绩效评价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引进力度。为工作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实现老人传授经验,新人启发思想的和谐队伍建设。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人才数据库,数据库数据收集的对象不仅应该包括现役绩效评价工作队伍成员,同时也应该将关注点放到更宽的领域,积极搜寻有潜力的预备人员。鉴于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基层政府甚至可以与当地高校进行交流和联合。以高校的成熟教学经验和师资力量与基层政府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进行定向的人才培养与输送,同时,基层政府还可以为毕业生实习等提供实际操作资源,提升他们的工作经验。这样不仅能够为基层政府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同时也能够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成绩,以及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

3.打造完整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基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之所以一直以来都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是因为管理意识跟不上和人才队伍素质偏低,更重要的是未能形成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工作体系,各环节关联性差、执行力差,从而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用发挥。

(1)分段把关、全程监控绩效评价工作不能够只是停留在事后分析和总结上面,这样虽然能够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措施研究,但起不到及时制止的作用,也起不到预防的作用。所以,绩效评价工作一定要施行分段把关、全程监控。所谓分段把关,就是绩效评价要从单纯的事后分析评价拓展到整个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前期应集中于可行性、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价分析上面,从源头保证财政支出符合实际需要和当前财务状况。事中监督监控,确保财政支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不违规、不逾矩,经办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遵循管理制度严格自律,确保每一分钱都不浪费。事中监督监控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监督使用人和经办人是否严格自律,同时也能够通过及时跟踪了解,发现支出过程中的某些计划不合理、分析不到位的地方,从而及时研究解决办法,确保管理的大方向不发生错误,并为下一次计划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在事后评价阶段,也应该进一步细化具体工作和将其更加规范起来。应该推行事后监督分析例会制度,会议内容不仅要包括当前管理取得的成绩,同时应该重点分析遇到的问题以及所提出的改进措施能否真是发挥作用。此外,还要结合本次管理情况进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具体内容编制。通过分段把关全程监控才能够切实加强绩效评价的精细化集约化,也才能够让基层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更契合实际情况,结果更具真实性与有效性。

(2)加大结果应用力度结果应用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又一重要步骤,也是绩效评价是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结果应用应加强与整改意见执行监控的有机结合,将薪资福利及其他奖惩与整改意见执行情况相结合,并加强与领导层绩效审计的结合力度,实现执行质量提升,让绩效评价作用积极的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