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政策及内容分析

  • 投稿雪歌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021次
  • 评分4
  • 35
  • 0

乔 丽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 102600)

摘 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切实促进了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章通过综述我国目前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要政策,为深入研究公益性事业发展问题提供政策分析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党的十六大;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政策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3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善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内涵和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使公益性文化事业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1 十六大以来出台的主要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呈现逐步推进、稳步发展的势头,这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理论认识逐步深化期、政策逐步完善期两大阶段,以下给予分别阐述。

1.1 理论认识逐步深化期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足以看出发展文化事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政府措施。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思想。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必须要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决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和完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具体条件和途径,这充分表现出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权益的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视,充分说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1.2 政策逐步完善期

中共十七大深刻阐述了完善政策的重要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明确把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子目标之一,提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胡锦涛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要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些既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保证,也是新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专门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要求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以及到2020年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同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详细阐述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提高服务效能的更高要求,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公益事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 政策重要内容及分析

2.1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对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职能作了更为明确和深刻的阐述,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反映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认识和相应改革部署逐步走向系统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明确提出“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完善国有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等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制度、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等6项举措,体现了宏观政策的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将会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2007年十七大以来,文化部通过加大政策制度设计,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在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实施保障等方面不断突破,发挥导向性、带动性和示范性等作用,推动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主要内容,提出“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等重大措施。同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并且明确提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这必将督促和激励政府及其官员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重视,推动公共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的要求和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同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将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列为重要任务之一,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硬抓手。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2012年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较为全面系统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该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包括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2.2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具体政策,显示了党和政府将更多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的决心和力度。

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强调要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并且提出“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同年10月,针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并强调加强文化惠民工程。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同年5月,作为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进一步加大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落后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农村倾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组织好‘文化下乡’”、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等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全面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统一起来、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明确的要求。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同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指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12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要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的整理、编目、存档,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的研究和利用, 编制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重点调查等重点工作任务,还提出“加强省、市、县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和整体性保护方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等保障规划做深做实的具体内容,体现出该规划战略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012年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大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和逐步提高面向公众开放、展示的水平,并将其列为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该规划强调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遗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试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1-10-19

(责任编辑 吴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