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20
  • 阅读量6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文章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导地位,健全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


  和谐的人生价值观即人生价值观系统各部分、各要素皆处于相互协调状态。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思政工作者责无旁贷。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观在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塑造中发挥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等功能。惟有立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这一根本,方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探索人生理想与志向,保持科学的人生态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维护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以人为本理念,将大学生切身利益与其成长成才放在首位。要引导大学生努力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知识素养、处事能力与交往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使其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将大学生发展作为价值观塑造终极目标,通过和谐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转变传统价值取向和行为,賦予新时代风貌和诉求。以人品应对交往中的矛盾,用理性战胜情绪的冲动。关注大学生实际需要,传授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用正确价值取向引导其形成正确思想。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素质。使大学生人格、智力、身心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成为逐步自我完善的人才。这才是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塑造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导地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成形期。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开放性,不少大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主导价值观,他们随着各种世界思潮、社会热点的动向而变化。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主导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共存且相互冲撞已很普遍。多元价值观共存已无容置疑,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选择价值观,即应倡导什么样的国家主导价值观。为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保障社会安定,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必然会倡导能代表本阶级核心利益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社会主导价值观是主导社会理想、信仰和风尚的灵魂,非主导价值观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分受其强烈抑制,因而它也是稳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一定程度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立场明确地坚持集体主义主导价值观。要在教育中使大学生避开把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计划经济体制生凑一起的误区,让他们认识到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致性和兼容性。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集体主义价值观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匹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当前价值观教育要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把握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具有的时代特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集体主义立足于维护集体成员的正当个人利益;道德实践中须把履行道德义务与谋求个人正当利益有机结合。


  三、健全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注重理论引领,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波涛汹涌,正冲击、动摇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严峻考验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所以要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针对大学生开展信仰教育,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观念,通过教育途径灌输给大学生,使之通过自我评价从知识性理解到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非与生俱来,须经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确立。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既要系统地讲授理论,又要针对大学生最关心、最敏感的热点、难点、疑点话题展开教育。理论引导过程中,应掌握大学生心理和需求特点,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同时要坚持三贴近原则,选取他们所熟悉且感兴趣的案例,以增强理论说服力。


  (二)把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基本特点,增强教育实效性


  要对大学生进行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应首先准确把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当前我国正处在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更新迅速,分层问题突出。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者对大学生并非真正了解,仅凭主观经验和表面现象施教,其效果可想而知。积弊日久,就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被动、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要增强教育实效性,就有必要把握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三)教育者应视野开放、价值观念现代化


  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着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一方面全球各民族文化价值观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与矛盾。这就使大学生视野更开阔、进取心更强。但同时西方消极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开展人生价值观教育,教育者须视野开放,既尊重不同民族与国家共同利益,又吸收和借鉴价值观教育经验。同时还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勿忘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消极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诱惑。具有开放视野,才能对当代大学生积极的人生品格和价值取向给予鼓励和张扬,增强他们的“免疫力”。此外,由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于现代化进程中,这就要求教育者也应具有现代价值观。一方面以全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引领学生,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媒介的作用,以现代化载体和沟通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不断开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新领域。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贴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结合一定利益导向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必要的,否则就会导致扭曲的社会心态。一方面大学生在与社的接触中可以不断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逐步完成社会化过程。另一方面又可使他们学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公共秩序,增强劳动意识,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勤俭意识,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基于此促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在社会实践内容安排上,应充分考虑青年大学生特点,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选择适当时机和恰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效果。如暑期三下乡活动,寒假社会实践,平时主题社会调研等。


  (五)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


  价值观形成一般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否接受,二是愿否接受。主体的认知因素决定“能否,”而“愿否”则主要受制于主体的情绪因素,即主体针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愿否”问题始终是价值观教育能否实现的关键。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某种稳定的价值观,既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还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激起其情感需要。即个体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其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化为行动。故此,与情感教育结合,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才能增强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 

  [2]冀晓东.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 

  [3]王敏.谈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教育探索,2012(3). 

    作者:董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