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复习教学初探

  • 投稿少林
  • 更新时间2016-02-03
  • 阅读量719次
  • 评分4
  • 31
  • 0
 摘 要 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流程,在生物高考复习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力求通过微课的新型课程资源,提高生物复习备考的效率。 
  关键词 微课 高三 生物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当代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被快速广泛地应用于中学教学过程中。微课除了具有微化学习内容、充分利用零碎化的时间、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等优点外,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多种智能终端,进行展现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新颖独特而且灵活多变,在国内外风靡一时,也容易被很多教师以及学生接受。 
  1 了解微课 
  1.1 微课的概念 
   微课最早见于国外,美国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1 min课程。而在国内,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的概念,称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1.2 微课的优点 
   (1) 教学内容精: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集中突出问题,即“微问题”。“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2) 教学时间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 min,最长不宜超过10 min。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 min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 
   (3) 学生自主性强:微课视频化的特点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学生乐于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课外或课上自行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快慢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有较大帮助。 
   (4) 教学效益高:微课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而录制,针对性更强,而且可以反复利用,不受传统课堂的限制。利用微课,一名教师可以给数以万计的学生传授课程,而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不再受传统课堂的束缚。教师也得以从繁重的各种教学环节中抽身,将有更多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以及增加对学生个体关注度和相应指导。 
  1.3 微课的制作流程 
   微课制作流程简述如下:编排微课内容→制作PPT→录频软件(Camtasia Studio 6.0)录制→后期处理(配音加字幕)→视频编辑(请学生代表提意见)→修改并完善视频编辑→用于学生学习。 
  2 微课在高三生物复习的应用初探 
  2.1 微课应用于基础知识梳理 
   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学生首先要过好基础知识关,教师引导学生按章节捋清知识点。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逐一弄清、融会贯通,再配合典型题目训练,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拓展,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由于高三生物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很多学生在一轮复习后基础依然欠缺,显得很焦虑,会影响到二轮复习效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尝试着制作微课用于辅助高三生物复习备考。 
   笔者以“光合作用”专题微课制作为例,将学生基础薄弱的内容整理后,制成4个微课视频,如表1所示。为便于明晰思路,不遗漏知识点,每个板块制作前,又细化为几个微目标。 
   类似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的内容,都可以拆分为微课内容。教师制作完成后,分专题编排整理,发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时间,进行查缺补漏,效果显著。 
  2.2 微课应用于重难点内容的突破 
   在高三生物的二轮复习中,一般进行专题复习和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遗传规律的应用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变异与育种的综合、生命活动调节的综合、生物与环境的综合、实验探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综合、基因工程的应用等。教师对上述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反复讲解时间又不允许,这时候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微课,解决冲突。学生可以对相应内容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起到很好的效果。 
   以“遗传系谱图类遗传题的解题方法”的微课制作为例。首先,简介此类遗传题在高考的考查方式、考查分值等。然后,归纳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第一步,分析遗传系谱图,利用规律判别遗传病种类及遗传方式;第二步,推导出双亲及后代相应的基因类型;第三步,充分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画遗传图解,推导并计算后代患病或正常的概率。最后,进行典型例题的具体分析和典型题目的练习(如例1)。题目的选择以中等难度为宜,太难不利于学生的接受。 
   【例1】 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 
   (2) 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 
   (3) 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 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② 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2.3 微课应用于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备考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复习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通过试卷讲评,有助于快速纠正学生错误和混淆的知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完善其知识系统和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试卷的讲评也存在时间分配的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使试卷讲评能将精力集中在核心内容上,教师可以将一些内容分割制成微课,供学生自学或课前播放,如考试概况与错因分析、重难点知识拓展等。以2015年广州一模的理科综合生物考试为例,考试难度为中等,典型错误的原因分析如下: 
   (1) 答题不规范:例如第26题第(1)小题,把“类囊体”写成“内囊体”,把“无水乙醇”写成“乙醇”。 
   (2) 基础知识薄弱:例如第4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因对课本实验细节不熟悉导致失分。第24题考查选修内容,因遗忘基础而失分。 
   (3) 实验分析能力欠缺:例如第29题实验题,不少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就开始作答,导致产生明显的错误被扣分。 
   (4) 心理素质不过关:选择题第1、2题简单,但由于许多学生还没进入到考试状态,或粗心大意导致失分。 
   (5) 审题能力欠缺:特别是分析图表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如第26题第(2)小题,部分学生因对坐标图信息分析不当,而失分。 
   教师将上述错误原因分析制成微课,提供给学生课前自学。当然,微课内容除了错因分析,还要对学生今后复习的方向,做出具体提示,例如注意回归课本扎实基础、培养严谨的解题习惯、培养良好的应试心态等等。 
  2.4 微课应用于方法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等的指导。备考经验表明,这些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在微课的制作选定主题时,一定要为方法指导留一席之地,例如,要专门讲授常见题型的答题方法。 
   以“曲线图题的解题方法”微课制作为例。首先,介绍一般的解题思路:解答曲线图的三步曲是“识标、明点、述线”。但有时题目中的曲线比较复杂,如曲线不止一条(多曲线一坐标),即除自变量外,还有曲线间变量。这时,可添加辅助线将多个变量转变成单一变量进行解答;有的图解坐标不止一个(多曲线多坐标),这时要辩清曲线对应的坐标含义,搞清曲线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最后,进行典例分析,如例2。 
   【例2】 某研究小组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P处净氧量为负值,是因为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 Q处净氧量为零,是因为Q处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C. 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D. 由图可知,光照强度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分析:① “识标”,横坐标(自变量)是光强度,纵坐标(因变量)是培养液中的净氧量,代表净光合速率;② “明点”(起点、终点、转折点、交点),P点光强度为0,代表呼吸速率,Q点净氧量为0,代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③ “述线”,(随着横坐标即自变量)的改变,纵坐标因变量改变规律)在一定的光强度下,随光强度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加,当光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水平后,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分析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B”。 
  3 微课制作的注意事项 
   (1) 选题要有代表性。选题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或者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 
   (2) 选题方向要具体。微课选择的题目必须是某个具体的考点或某个明确的主题。主题过大时,教师可以进行拆分,分为多个微课。 
   (3) 内容要短小精悍。微课的主要资源是视频教学片断。根据视觉驻留规律和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视频片段不要超过10 min,时间越长,学习效率越低。 
   (4) 讲解要浅显易懂。讲课的语言尽可能直观、具体、生动,能够直观表达的内容尽量可视化。例如,实验操作可以借助动画,使内容更直观易懂。 
  4 总结与反思 
   微课能有效辅助传统的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辅相成,它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微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惑”的武器,还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对大部分学校来说,目前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存在一些待总结和反思问题。如何充分地挖掘微课资源优势,并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相整合;怎样使微课的制作更加人性化,更易于学生接受;在布置微课的学习任务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 黄瑛.微课——网络时代的一种建构主义新型教学手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3-24. 
  [2]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3] 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4]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