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干扰清除策略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6-06-14
  • 阅读量430次
  • 评分4
  • 36
  • 0
 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核心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生物科学素养。而“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习惯?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清除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和干扰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下面谈谈高中生物学习中常用的清除思维干扰的策略。 
  一、运用激发认知冲突策略清除思维干扰 
  人们对认知冲突的一般理解是原来的认知对象和新结构之间所产生的不能被包容的矛盾。教师应通过设立一些情景式的教学过程,纠正学生对于知识的误解和破除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式,从而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在对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怀疑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思索和探究,从而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五到六章都是以变异知识体系为核心内容展开的。但是学生由于对其认识能力的不足,一般均由字面内容展开理解,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式,所以在学习后面内容的时候,教师可通过激发认知冲突来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如可以通过细胞癌变来激发学生“癌变细胞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的;而癌变细胞一般产生于个体的体细胞当中,所以不会发生癌变遗传。学生通过这种认知冲突的解决,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重要知识点。 
  二、运用同课异构模式策略清除思维干扰 
  同课异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多人同课异构,另一种是一人同课异构,前者是通过不同教师进行教学实现异构,而后者则是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异构。这里所说的是后者。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中,有丝分裂的内容是学习减数分裂内容的基础,对两者图像进行识别是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的难点。初次教学时,教师可以演示动画,同时进行必要而有效的讲解并做好进一步的铺垫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而在复习或强化巩固时,则可以同课异构的方式,组织学生用不同于以前的方式来再次学习,比如鼓励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探索,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探究还没理解、掌握的问题,教师再适时点拨、帮助,最后再结合之前的训练,设立一些比较有情境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同课异构方式,能较好地转换学生的思维角度,避免思维定式的干扰,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运用更正生活误区策略清除思维干扰 
  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模糊性,一般也是因为自身缺乏科学体系造成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更正学生对于生活的误解,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用科学方法提升生活的品质。 
  例如,学习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介绍一种现象:一般人们在挑拣瓜果时,总是认为那些长相不端的不好吃,首先予以淘汰。其实这些长相不端的果实是植物在完成激素调节时,由于某些激素分泌缺乏或者不均而产生的,卖相的美丑与其口感的好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同样,消费者青睐的大号草莓、颜色鲜红的油桃、双头的西红柿等,却可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可怕的影响,因为它们可能是长期使用瓜果催熟剂或者是膨大剂等不符合用药规定的药物作用的结果。这样,联系实际对一些生活误区进行更正,能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认知偏颇进行自动调节,进而清除思维干扰。 
  四、运用实践经验引导新知识策略清除思维干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概括性的结论和知识内容,如果不是通过学生对于事物的分析和理解得出的,而是基于他们的背诵和记忆,那么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地正常使用这些劳动的成果,并且可能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也是一样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有在将知识内容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之后,才能更好地构建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介绍生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如久置的青菜会产生萎蔫的情况,凉拌黄瓜时盘子内出现许多水,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DYlw.NeT 联系方式QQ 712086966]
  等等。通过这些事例,学生会对失水和吸水有所认识,之后再讲述其中的原理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会更有说服力。接下来,可通过一些情境性的设问,让学生思考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失水。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对这一现象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充分掌握其内涵。 
  总之,生物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载体。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需要教师结合学情,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清除学生的思维干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