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08
  • 阅读量85次
  • 评分0
  • 0
  • 0

  社会热点能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借鉴,具备良好的教育意义。随着教育制度在激烈市场下的逐渐进步,不仅改变了传统思想意识,基于对社会热点的借鉴,也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可见,社会热点具备现实发展意义。所以,在文章中,将其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保证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足


  第一,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存在。高校思政教学中,主要为思政课程、思政教育课程以及其他的思政内容。但是,这些课程教学中,都还在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思政思想的传递面对较大困难,未在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自身感受详细研究,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较为反感,无法在整体上保证思政教育效果的发挥。


  第二,负面影响的掩盖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该教学方法主要是学校在管理期间,会利用隐瞒、隔绝方式,减少负面消息在校园内的传播。但该工作无法保证思政教学的合理开展。学生有权利知道社会热点问题,所以,当产生一些负面消息的时候,学校需要将受事情整体进行阐述,保证学生能有一个了解,也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第一,社会热点问题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政教育工作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体系有一个了解,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保证他们都能更好的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同时,教师作为思政教学的引导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感悟。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想法,基于学生发展角度对其详细思考,保证在整体上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了使学生能关注到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深入到相关网站和论坛中,掌握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阐述观点,这样方便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和实际发展情况实施教学,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二,社会热点问题能促进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输,无法促进实践教学的积极开展,也没有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详细思考,在该情况下,需要对大学生思政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根据当代发展特点,在思政教学中充分应用社会热点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思政课堂进行备课期间,也要对知识体系进行扩展,保证学生能接受到更多知识。基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还需要促进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的结合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更重视,也能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以保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社会热点问题能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当前的思政教育内容都比较单一,尤其是很多理论知识都比较枯燥。该现象主要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够重视,教材也比较落后。同时,很多教材中的政治理论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无法凸出重点,也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思政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利用身边案例进行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也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从而促进思政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四,社会热点问题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进行锻炼。在思政教育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还要学会对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判。如:社会热点案例分析,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实践平台。因为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学生经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对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培养,也能促使其长期进步。教师在思政教学工作中,也需要重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目标。


  三、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应用


  (一)对社会特点问题进行收集


  为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保证工作能够系统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为其成立专门机构。在高校中,实现专业的信息收集机构,并在工作中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收集以及分类处理等工作,保证能将其应用到思政教学中,可以做为课堂教学案例。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的信息和内容,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也能使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学校也要为学生定期举办关于社会热点问题讲座以及相关活动,针对学生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其积极解答,保证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思政知识体系。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促进思政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发展,以获得更好的思政教学效果。当前,高校的思政教学内容还比较枯燥,高校需要引起更多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起来,促进思政教学思想性和趣味性的获取。同时,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下,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强大动力,保证学生思想觉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强,形成合理的思想道德意识。


  (三)优化社会实践活動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更明显,促进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优化性,能在高校中保证工作的完成。当前,很多高校在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组织期间,都需要将其与义务活动、社区服务、环保以及调研工作等相互联系,但整体上,由于创新意识的缺乏,导致无法获得有效的思政教育意义。所以,高校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促进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合理性。在工作中,需要为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出科学、合理计划,保证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在该情况下,大学生不仅能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详细分析,也能对问题形成正确意识,促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得以增强,从而在实践工作发展中,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思想政治意识。


  (一)掌握当前社会热点


  在大学生评优、成绩考核工作中,需要大学生掌握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高校实现大学生考核工作中,在期末会为学生成绩打分,也会将学生试卷上的成绩作为主要依据。但是,该方式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取,无法保证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所以,高校可以在思政考核中,为其增加社会热点的相关分值,这样能对学生掌握社会热点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能减少思政教学的形式化。同时,在学生综合成绩中,也要增加社会热点问题比重,引导学生主动、自愿的参与到社会中对其详细分析,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对校园网进行应用


  对校园网充分利用,合理设置社会热点问题和交流版块的形成。高校校园网的主页内容是对学校的自身发展以及科研成果进行分析。校园网的成立,当学生登录后能对相关信息自主查询,促使其服务功能的发挥。但是,由于对网上内容宣传不到位,导致大量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高校需要针对该现象,对其详细分析,保证能设置一些与学生交流活动。对于思政教育,学生能利用校园网,展开社会热点栏目,引导学生在期间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对于一些负面消息,也要将其发布到网页上,对于一些重大新闻、社会事件,还需要重点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保证学生的思政学习能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对社会热点问题详细分析,并对其合理利用,实现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中,不仅能得到教育,也能增强自身的判断能力,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