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新课标活用老教材——初中色彩教学创新策略浅探

  • 投稿转身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99次
  • 评分4
  • 69
  • 0

路颖 天津市扶轮中学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后,笔者将其与修订前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比对。“新课标”开宗明义地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强调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因素,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而在视觉艺术中,色彩作为第一视觉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俗话说,“远看色彩近看花”,色彩作为美术基本造型元素之一,在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本文是笔者在2012年正在使用的老教材的基础上,对“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总结。

一、比对内容标准,调整教学内容

在认真对比“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修订前后的内容标准后,我发现,“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是“新课标”增加的表述。这表明,我们所有的教学手段与追求都应以学生获得相应的、实际的能力为最终目标。目前,天津市美术学科统一使用的是人教版实验课标美术教材,其中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中,将色彩明确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只有《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春天的畅想》《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铅笔淡彩画》和《色彩》这五课。综合这些课的色彩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归纳出这套教材色彩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基础知识包括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邻近色、色彩与心理。基本技能包括抽象色彩练习、色彩表现性实践、铅笔淡彩技法、色彩设计应用。基础知识部分渗透抽象与具象的概念,基本技能部分让学生体验再现与表现的异同。(图1)

虽然教材中专门的色彩课不多,但是色彩作为美术基本造型表现元素,也始终贯穿于其他三个学习领域,即“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之中。例如,我们欣赏和评述一幅油画作品、设计制作一个标志、装点温馨的生活空间……色彩同线条、形状、空间、明暗、肌理—样,无处不在。在整个初中学段的色彩教学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二《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涉及的色彩知识是基础,另外的四节课,即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三《春天的畅想》、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五《铅笔淡彩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三《色彩》,是对色彩知识学习的强化与巩固,余下的课大部分是对学生色彩综合运用能力的启发和培养。(图2)

二、比对“教学建议”,制定教学策略

通过比对课标修订前后的“教学建议”,笔者弄清了两者的异同。首先,“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修订前后美术课程标准共同指出的内容。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过程和方法,新课程改革才能进入实质性的环节,切实为推进素质教育贡献力量。其次,修订后的教学建议,主要增添了如下内容: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4.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5.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根据“新课标”并结合现有的教材内容,笔者制定了新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如下的色彩教学尝试。

(一)唤醒色彩感觉,激发学习兴趣

色彩感觉是色彩学习的灵魂,这主要是启发学生获得色彩的心理体验。看看我们的周围,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天空湛蓝、草色青青、姹紫嫣红,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色彩语言呢?要理解这—语言我们至少要唤起内心对色彩最直接的感觉。

在色彩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特意设计了“给你点儿颜色看看”系列课件。第—部分就叫做“跟着感觉走”,学生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开始兴奋了。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色彩的进退和胀缩感觉、色彩的冷暖感觉、色彩的轻重和软硬感觉、色彩的华丽和朴素感觉、色彩的积极和消极感觉。在这部分的色彩体验中,教师强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各人的感觉不同,感受也不尽相同。学生积极应答,主动表述自己的感受——懂得了色彩的进退变化,同时体会到我们可以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图3)

(二)尝试色彩调配,熟悉工具材料

色彩混合练习是通向色彩表现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色彩的了解,同时,熟悉了色彩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方法与特陛。

授课中,笔者从红、黄、蓝三原色的讲解人手,但是三间色—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调配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熟悉色彩的调配,进而绘制出—个十二色的色相环。这是因为“新课标”除了规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教学外,更强调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基本活动思想的树立。在这—动手过程中,许多学生恍然大悟一“不同颜色之间的调配就能融合成另一种颜色!”“颜色还可以调出来!”“本来我以为色彩只要拿着笔沾点儿带色的水在纸上画出来”。

在进行混色练习之后,有学生由衷地说:“之前我什么也不会画,也不敢画。现在我感觉敢下笔了,画得比原来好多了。”有的说:“以前觉得颜色太没劲了,现在觉得颜色好厉害啊!还可以自己创造自己喜欢的颜色!”有的说:“我懂得了简单的红、黄、蓝三个颜色是怎样摇身—变而五彩缤纷的了。色彩真是太好玩儿了!”还有的学生甚至说:“上色彩课之前,我连怎么调色都不会,后来我已经熟练到想要什么颜色就能得心应手地调出来,收获太大了!”

(三)巧用对比关系,深化色彩理解

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是色彩表现的阶梯。在色彩对比中,主要有五种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合理设计内容、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负担,笔者将纯度对比、面积对比、色相对比有机融合到明度对比与冷暖对比的色彩构成法之中进行讲解。

首先,是冷暖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因为色彩课是以色彩的感觉为起始的,里面已经提到了色彩能给人以冷暖的感觉,再配合“给你点儿颜色看看”系列课件第二部分——“冷暖我心知”,所以,学生对这一色彩构成的知识讲解接受起来非常顺畅。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色彩感觉记忆人手,配合大量的图例,这些图例都是用色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既有绘画作品,也包括一些摄影作品,来强化学生的色彩冷暖对比意识。由开始绝对的暖极、暖色、中性微暖色、中性色、中性微冷色、冷色、冷极的色彩划分,绝对的冷暖最强对比、冷暖的强对比、冷暖的中等对比、冷暖的弱对比的划分,到后来强调冷暖色的相对性,冷暖对比多方面的表现力——远近、虚实……这些代表性的图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畅快淋漓,感叹自己“从冷暖对比中明白了颜色怎样搭配”,感受到“色彩冷暖也会对人的心情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次,是明度对比为主的构成色调。明度是色彩的三要素之一,是学生易于理解并能够简单应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色彩要素。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将明度对比选为解决学生色彩表现的有效途径之一的原因。

色彩明度就是色彩的深浅程度。学生往往习惯于色彩的色相搭配,很少能意识并应用色彩的明度。事实上,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的层次感、立体感、空间感主要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实现。当我们将彩色的静物画、风景画转换成黑白图片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是将不太直观、有些复杂的色彩明度关系一下子转化为非常直观的黑、白、灰(明度)关系,这时就很容易找到色彩明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学生可以通过有效利用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快速改善自己的画面效果,提高实践水平。

这部分内容虽然专业性比较强,但配合“给你点儿颜色看看”系列课件第三部分“赤朱丹彤,深浅不同”的教学实践,证明简单的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和长调、中调、短调的讲解,学生还是非常容易理解并应用的。而且讲解这部分内容本身就包含了色彩所占画面面积比例的概念,所以色彩面积对比的部分方法也自然包含其中,并且这部分内容还将前面冷暖对比的色调构成法,在面积分布上做了进一步的提示,使学生应用起来更加有理有据、得心应手。

(四)尝试色彩表现,升华色彩感觉

在以上系列课程的讲解、练习之后,我们的目的当然是回归造型与表现。与以往的命题绘画不同,这次在教师布置了题为《春天的风景》之后,学生们不再迷茫与抵触。当笔者请他们说说自己对色彩创作的想法时,他们说:“比起以前那个一上色彩课就瞎画、瞎玩儿的我,现在的我显得成熟了好多。”“原来画个画还有那么大的学问,每两种颜色看上去都有不同的感觉,现在我知道不能乱画东西了。”“在上颜色的时候,不会胡乱地涂了,而是根据色彩的对比来上色,这样画就会更好看。”“以前总是觉得别人画得好是因为天生有才,现在我明白,只要合理掌握、应用好冷暖和明度的对比,自己也能画出令人满意的画作。”“要根据想要的画面效果来选择颜色。”“会先考虑用什么色彩最合适。”“学会了用颜色表达远近、白天、黑夜。”“从色相环上找到对比色来,能画出给人视觉冲击力强烈的图画,从而感受到撞色的乐趣。”“色彩明度对画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搭配都给人不—样的感觉。”“会考虑用什么色调,冷暖、明暗对比,等等。”“每幅画中都蕴藏着各种对比。”“当我完成美术作业时,我的心情舒畅,画画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我懂得了如何欣赏色彩。”“一幅画也可以由色彩而非形状来表达内心情感,或只用几种颜色就能画出—幅很漂亮的画,而且一幅画还要有整体的色调。”“认识到了颜色的神奇,同一幅画,用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受,让我知道了今后画画时,应该如何用颜色来表达我内心的想法。”“美丽的色相环是色彩的家,奇幻的明度对比改变了画的季节、时间、意义……”“这些课改变了我对美术的态度。”“在我的作业一次次‘出炉’时,我感到高兴,并慢慢地喜欢上了色彩。”“色彩让我的视觉感受变得饱满。…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色彩了。”“我很想多学习美术。”……(图4至图21为学生作品《春天的风景》)

三、比对“评价建议”,优化教学评价

笔者还将修订前后的评价建议进行对比,发现修订前后的课程标准,都明确地指出了基于当今教育理念下美术教学评价的一些核心理解。如:1.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2.评价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化,强调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多种途径,评价结果则既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等级、评语或两者相结合,评价的内容和对象则应该延伸至学生构思、表现、技能操作等多个层面。

就色彩教学来说,评价首先注重的是学生色彩学习的态度。比如:学生在听课时的反应,是否带齐美术用品,是否跟着教师的引导做相应的练习,等等。其次才是学生作品的画面效果。而且我们更关注学生的个人进步,跟自己以前的水平比较,如果有所提高,那么,即便水平相对低一些,也会取得高分。

四、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目的,有效拓展教学内容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美术课程资源的四大分类: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也指出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主要目的: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其最终着眼点在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美术课程内容,以丰富其学习的内容与过程。

据此,针对色彩教学,在教材规定内容的讲解、练习之后,笔者请学生给自己画—幅《自画像》。—开始,学生还有一些犹疑。于是,笔者请大家忘记我们的头发是黑色的,我们的皮肤是黄色的,也就是忘掉我们所要描绘对象的固有色,运用我们学过的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来绘制,突出色彩的主观表现性。学生们渐渐有了绘画的激情。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我们还可以画同学、画老师、画父母。总之,我们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随之设计相关的课业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图22至图41为学生作品《自画像》)

结语

以上是笔者这一阶段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与精神,灵活利用老教材,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的作品更令人欢欣鼓舞的呢?在学生们体验到学习快乐的同时,作为教师,当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欣喜,那就是对“新课标”的深刻理解和对色彩教学的经验累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