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生产组织形式

  • 投稿Caib
  • 更新时间2015-10-23
  • 阅读量252次
  • 评分4
  • 61
  • 0

文/ 王东海

【摘要】现代生产组织形式是工艺品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针对消费者文化品位、经济实力、购买习惯、需求层次的不同,当前我国手工艺生产可适用工作室独立创作生产、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和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三种模式。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现代生产;组织形式;工作室;企业一体化;集群专业化

传统手工艺是农耕文明重要的经济生活方式,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手工艺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例如:版画、刺绣、木雕、陶瓷、泥塑等,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道德信仰和审美标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消费品市场对人性化、高品质、多样性和“新、奇、特”的要求愈加明显,客观上推动了以民间艺人的个体家庭生产逐渐向现代化生产组织模式演进的步伐。

现代生产组织形式是工艺品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其合理与否决定着资源配比、流通机制和经济效益。结合文化背景、国情特点、政策导向,根据民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系统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梳理,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手工艺生产可适用工作室独立创作生产、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和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三种模式。

一、工作室独立创作生产模式

工作室集设计、研发、制作、经销于一体,一般由一位或几位手工艺者经营管理,他们大多是拥有良好艺术修养、前卫设计理念、精湛制作技巧的现代手工艺艺术家。工作室的产品走高端路线,亮点是创意和手工,主要以收藏家、艺术家等成功人士为购买对象。这类工艺品造型独特、外观时尚、工艺考究,采用纯手工打造、注重人文情怀,有的甚至单品订制,无需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生产周期长,数量也稀少,但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与之相区别,是沿袭传统的民间工匠艺人,由于种种原因,生产组织落后,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改革创新,不能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经营状态窘迫,生存状况堪忧。

工作室凭借多年的艺术经验积累和对社会发展趋势、艺术消费市场的精准把握,将工艺品的材料、外观和功能进行了大胆创新,着力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引领艺术时尚、使传统迈进现代的新型精神文化消费品,他们不断用创意打动客户,赢得了无数商机和财富。

作为小众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室的发展相对还不成熟,尚需各方的扶持帮助,比如建立实施手工艺等级评定制度,对优秀艺人给予荣誉称号和研发经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帮助遗产传承人举办展览、传承技艺、扩大影响等。

二、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

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是指在企业内部完成加工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流程,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手工艺生产的特殊性,其最大的特点是机械化生产与手工生产相结合、工人驻厂生产与家庭分散生产相结合。

机械化生产与手工生产相结合是指部分工序由机械设备代替手工生产完成,其他工序由人工完成。工业革命后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广为流行,专业分工生产对于规模化、批量化具有极大优势。首先,公司负责组织管理生产,根据经营需要合理设置部门,分管不同环节,各部相互合作,保证产品顺利生产;其次,将产品的生产加工划分多个工序,每一工序由技术纯熟的专业工人进行流水线作业生产。由于工人只需反复进行单一工序操作,降低了工人技能的要求和单位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人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我国很多手工艺生产都采用了这一方式,拿刺绣为例,先在电脑上设计完成所需的刺绣图案,借助电脑印花技术将其印制在绣布上,绣女们只需按照印制的图案绣制即可,不需要构思如何选色配线,机器替代手工,效率大增。

工人驻厂生产与家庭分散生产相结合是指部分工序由公司内部工人完成,其余工序分发给公司以外的工人完成。这是根据我国农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力特点决定的,工人在农闲时进行初期的手工生产,赚取加工费,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后期加工等重要工序,保证产品质量。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节约了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同时还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山东临沂的草柳编生产就是如此,公司除雇佣专人负责日常经营和柳编后期加工外,还雇佣了众多农村家庭妇女从事缠边、上把等工作。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手工艺生产特点,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实现了产品的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非常适合大众化工艺品的生产。但实际经营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产品缺乏自主创新、农民生产水平较低、产品质量监督薄弱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规范、提高、完善。

三、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

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模式,是由不同的专业性生产机构共同运营、协调合作的专业化生产形式,实现了从生产要素供给、产品设计研发,到加工生产、市场营销、品牌创造、物流服务的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互助模式。它有众多企业参与加盟,有利于推动集群内部产业的精细化分工,经营侧重大规模、广覆盖,拉长和延伸现有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益。

我国手工艺产业集群的发展刚刚起步,尚处于从小到大的初级发展阶段,也刚刚形成一些地域品牌。手工艺生产企业在一定区域聚集,利用群体效应,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定价话语权,获得相对合理的产品溢价销售,使品牌区域的企业都能从中受益,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在我国主要有手工艺作坊一条街和手工艺特色产业园两种类型。

手工艺作坊一条街多出现在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的农村,以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由单一种类的手工艺作坊自然聚集,形成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手工艺产业集群。它将手工艺生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以生产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盛又能带动旅游特色工艺品的销售,有利于打造区域知名度,提升产业品牌效应。山东潍坊杨家埠手工艺村生产的风筝和年画、苏州吴县镇湖生产的刺绣等就是此类中的代表。

手工艺特色产业园是由几个大型工艺品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吸引与该产业相关的中小公司在同一区域聚集,形成与核心企业相关联的配套企业集群。它以大公司为产业龙头,负责业务洽谈、承接订单,各中小公司分别为大公司提供专门的设计创意、生产加工、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物流运输等服务,实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这一形式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促进手工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如在山东菏泽曹县的青荷、普连集镇和古营集镇一带,产生了我国平原地区最大的桐杨木加工生产基地,分工非常科学,产值大,辐射广,已成为曹县的支柱产业。

很多市县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成绩斐然,可谓造福一方,但同类企业恶性竞争、产业信息流通不畅、税收征管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也不容回避。政府还需要尝试成立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探索依法维护企业利益的方法,还要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改善市场进驻环境,引导、促进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在这个大变革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对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生产组织形式研究细分,针对消费者文化品位、经济实力、购买习惯、需求层次的不同,找到适应其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抢救发掘、保护弘扬传统手工艺,使其薪火相传,最终得以发扬光大。

【王东海,桂林市同升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