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师范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 投稿粉红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212次
  • 评分4
  • 67
  • 0

文/李玉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传达信息、协调行动的能力,就叫作语言能力。它包括语汇、语音、文字、语法、修辞等。幼儿师范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启蒙教师。幼儿的语言教育主要是通过幼儿教师来实现的。幼儿教师能否完成这一神圣而关键的使命,取决于自身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必须是长期训练,逐步改善和提高积累的结果,因此,幼儿师范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研究如何培养幼儿师范生的语言能力,成为了当今在语言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课题。

一、幼儿师范生语言能力的要求

培养幼儿师范学生的语言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需要。幼儿园语言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的教学,它肩负着发展幼儿口头语言的任务和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服务。因此,学生将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有关知识,学会实施语言教育的基本方法,在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除具备对教师的一般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普通话水平能力

教幼儿说普通话,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不同于小学的语言教学。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靠模仿,从发音、用词到掌握语法规则,无不如此。因而,教师普通话说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普通话的掌握。教师应成为幼儿学说话的楷模。所以,教师自己首先学好、说好普通话。我们很难想象教师自己发音不准确,却能在语言课上纠正幼儿发音。教师要求幼儿说普通话,自己却满口方言土语。所以,幼儿师范生必须要掌握好普通话。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规定:高等师范中文专业及中等师范学生,北方方言区达到一级,南方方言达到二级甲等,其他专业学生,北方方言区最低达到二级甲等,南方方言区学生最低达到二级乙等,考核标准对师范院校学生的普通话要求高一些,这正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关系到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普通语水平提高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语言素质的大问题。

(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师范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标准高于一般语言表达能力的标准。因为他们的将来是一名教师。而教师是通过他的语言来达到他的目的的。教师一踏上讲台,他就担负起两个责任,教书与育人。古人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之者德也”。为了达到这一总的教育目的,教师的语言一定是深思熟虑的,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憾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而不能是随意的、无目的“闲谈”。也不该仅仅是信口开河,应有针对性地选择、组织和运用语言,所说的话都是直接、间接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服务的。

教师在语言课上无论是讲解要求,还是为幼儿讲故事、朗诵诗歌,都要求语音清晰、发音标准、用词恰当、语法规范、语调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还要求能掌握朗诵诗歌,讲好故事的技巧,作为幼儿师范的学生,应当建立起丰富的词汇“储存库”,表达时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使表达更准确、更生动。

(三)有一定文学修养

语言能力是一个教师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性表现。教师的文学修养是教师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体现在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以或隐或现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和文化品位。可以说,文化知识的修养,是语言能力的物质基础,只有这个物质基础广博、坚定、深厚,才可能在语言表达中深入浅出伸缩自如。在教学中、能够熟练地讲述风俗习惯、历史典故、轶闻趣事等。对于一些诗歌词赋小说故事等艺术作品,能正确分析作品的主题、段落与层次,能较好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能在充分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难点,找到与幼儿沟通的共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教材。具本的要求是:一要求高,知识水平高;二要求实,知识根基扎实;三要求全面,既要有深度、又要厚度、且有精度。

二、构成语言能力的诸要素

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提高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性表现。

(一)稳定的心理素质

稳定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口语艺术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点。一个优秀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塑造完美的人格,拥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不仅是顺利进行口语表达的前提,也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可靠保证。心理素质的稳定,首先是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人事业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的自信心的强弱成正比。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具备坚定不移的自信心。其次是强烈的表达欲。心理学家认为:人处在兴奋,愉悦的状态时,有一种充分诉说的欲望,想讲的话就多,当人处于压抑愁苦的状态时,则缺乏表达的欲望,想说的话就少。

教师从事教学、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教师作导演、以教室的协调中心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往往受到个人情绪、学生课堂表现、课堂反映甚至是天气等课堂内外环境的影响。在心情郁闷、心理脆弱的情况下,教学语言的表述往往会省略很多成份。

(二)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靠语言表达能力来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有犀利畅快的口语表面能力。而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强弱,以思维为基础,对词语、句式进行选择与组织是口语表达的中心环节。教师的思维结构中的各种知识、内容之间是有联系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在口语表达中,必须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材料进行梳理、分解、归纳、组合、概括、推导等一系列活动,要有条有理、层次分明、线索要清晰、重点要突出。要着重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组织一定的言语形式,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从开头到结尾,都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理推演的逻辑秩序;二是就问题分门别类,观点排列有序,即把所有要阐述的观点或解说的事物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脑子里列出几个点来;三是采用思维路标的方式,将所要讲的内容按条理分好,然后在表达时间“首先”“其次”“第三”“最后”“总之”“总而言之”等,使口语表达都能围绕一个中心,顺着一条逻辑线索展开。

(三)扎实的专业知识

要使语言能力提高,必须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及其在历史上的沿革与当前的现状,相关学科、边缘学科、分支学科的知识。作为信息储备,还要了解本专业在当前的“热门话题”以及公共意识的走向。以便活跃自己的教学,丰富自己的口语材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除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掌握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等,教育管理、教材教法理论等等。墨子说:“江河之水,无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广博深厚的知识,如同是教师语言艺术的“水之源”,是教师提高语言艺术水平的精神宝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而且这桶还要经常换水。教师的功底越深,讲述起来才能驾驭自如,旁征博引。如果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修养,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可能给人以知、启人心智。

(四)熟练的语言技巧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应当建立起来丰富的词汇“储存库”,表达时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使表达更准确、更生动。在掌握丰富词汇的基础上,口语表达时,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普通话词汇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地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和语言的轻重。语言中的语调、节奏、音力是加强教学效果、教育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学语言讲究语调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把握语调,有高有低,有起有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还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学语言也讲究语言的节奏,要快慢得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对于语言的音力,应该是自然的适度的,根据讲课内容而确定音力的大小。

三、提高语言能力途径和方法

幼儿师范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各种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但语言培养应该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教育教学就是通过语言造就人才,它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语言运用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精粗之差、文野之异,要想使语言达到“高、优、精、文”的境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要努力学习,寻找提高语言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多听是提高语言能力的直接基础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向别人请教,聆听别人的语言,对于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多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听录音材料,包括演讲,辩论实况录音,收音机里的评书,小说播讲,多听电台,电视台标准的普通话播音。在听这些播讲权威人士的录音时,可重点琢磨怎样准确、清晰的发音,如何掌握语调的高低轻重,怎样合理地安排停顿,如何根据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确定适当的语速,做到声情并茂等等。要边听边分析边体会,理解其好处。二是现场听话,听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讲课,学习别人的表达艺术。在听的过程中,除了接受声音信息外,还要通过大脑思考、吸收、理解所接受的信息。与此同时,要善于判断发现对方说话的声音技巧和表达艺术,对比一下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说,有什么样的距离,并借鉴别人的长处,补己之短,也可以模拟播音员的语音语调去朗读、说话,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多看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看,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想做到多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多看理论书籍。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被人们认识之后,国内出版和翻译了大量有关口语艺术的理论书籍,许多著名演说家也及时地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体会总结出来。这些书籍和文章可以把初学者引入口语艺术的殿堂。二是多看典范的口语作品。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演讲家和雄辩家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篇脍炙人口的演讲作品和论辩记录。现实生活中,在报刊杂志上也有许多出类拔萃的、激动人心的讲演和论辩文章,阅读这些作品要认真分析其思想观点的阐发,语言修辞的特色,篇章结构的安排和表达技巧的运用,并把其中精妙之处,化做自己练习口语的营养。三是多看电视中的演讲比赛,论辩赛等语言类节目以及观摩教学的影音材料。观看这些影像节目和资料,在重点分析学习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同时,更要注意观察学习其运用态势语言的艺术,看其如何结合现场和表达内容选择服饰,如何恰当运用手势和面部表情等。

(三)多说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通过他的语言表达来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体现教育教学的职业特点。那么,幼儿师范学生的在学校学习期间,仅仅靠课堂上的讲授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课外的训练结合起来,如课间10分钟演讲,社会实践,同学之间的论辩,其他课上的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等,都要求学生注意运用口语表达技巧。一般说来,在学习了别人的经验之后,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关键就取决于自己的勤说苦练。而且语言的训练主要是以个人自觉进行练习为主、课堂学习、指导为辅。要在口语训练上有所突破,就要广交朋友、大胆的说、大胆的练。经常与别人交往,经常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众人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怕丢丑。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的演讲家,口齿伶俐,善于应酬的交际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靠自信、勇气、勇于说、敢于说造就而成的。俗话说:要想明天讲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只有多说苦练才能出真功夫,才能在日后的教育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讲求方法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最佳手段

古人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升而弗达。”这就是说教与学,都是需要方法的。在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更是需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寻序渐进,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一个口才卓著的演说家。在训练方法上,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分别采取单项的训练或综合训练,也可以采取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单项训练就是着重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的练习。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就需要多练绕口令和朗读,有的人胆怯,说话声音弱小,就要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先练发声,大声说话,然后锻炼在人多时当众讲话,有的人讲话不够连贯,不善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那就要着重练习快速反应,即限定时间把某个事物说清楚。还有像各种语言体式的训练,态势语训练、演讲训练,论辩训练等等。总之,自己哪一项较弱,哪一项就多练习一些,功到自然成。为改变自身的主要弱点的单项练习基本达到目的就可以进行综合练习。所谓综合,主要是指把口语表达的各项基本功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体,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够比较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而且还要进行当众练习,以便检验表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