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现状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

  • 投稿馬总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998次
  • 评分4
  • 26
  • 0

张艳磊,李明辉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城市生活学习中,由于建立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不确定,家庭亲子依恋关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昆明市两所中学(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与城市一般儿童在亲子依恋总体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隔代教育”、教育整合的缺失、个体差异等。针对差异性,提出寻求切实可行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3-0007-04

一、亲子依恋的相关研究

(一)概念定义

1.流动儿童

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一群体称为“流动儿童”。本文的研究对象特指该群体中的初中生[1]城市一般儿童指6~14周岁(或7~15周岁),自出生便在本市生活、学习,其属于本市户籍的儿童[2]。

2.亲子依恋

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狭义的依恋是指儿童与第一照看人的情感联结,并且不仅有对象上的限制也有时间上的限制,它一般指儿童早期所发生的依恋。广义的依恋从对象上包括成人、恋人、配偶、同伴等依恋(横向);从时间上来说它可以包括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等人的所有发展阶段(纵向)。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依恋,它们共同的特质就是个体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感到安全愉悦,而在面临分离时则会产生分离焦虑[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心理学对亲子依恋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鲍尔比为代表的学者创建了亲子依恋的理论框架;二是以爱因斯沃为代表的学者发展了陌生情境技术并积累了大量观察资料;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依恋与社会情绪整合等方面的发展[4]。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研究在我国始于瞿玥涵等人于2011年6月发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上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文章发现,流动儿童家长经常忙于生计,与流动儿童交流沟通的时间很少,并且很多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教育子女时经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又处在一个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寻求独立的叛逆时期,对父母的认同逐渐出现分化,导致亲子冲突不断,难以保持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而流动儿童数量的逐渐壮大,也使得这一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去研究其亲子依恋,对关注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流动儿童家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对象的选取

根据本研究对流动儿童的定义,在昆明市选取两所初中,一所是XXX民办中学,60%的生源没有流入地户口,另一所是昆明市一所公立学校,其生源90%左右持有本地居民户口。各发放问卷150份,每个年级50份,共计发放300份,回收287份,剔除无效问卷,本研究可用问卷279份。根据是否从农村转学到城市、离开出生地的时间是否是半年及半年以上、是否是农村户口的标准来筛选是城市一般儿童还是流动儿童。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选用我国学者包克冰改编的适合于我国青少年的依恋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样本团体施测,使用工具是依恋问卷(IPPA)。

(三)数据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以不同的对象为自变量,父亲依恋、母亲依恋总体以及各维度为因变量,考察被试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总体以及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根据调查对象,把被试分为两组: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般儿童,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1)流动儿童的父亲依恋及母亲依恋总体均值均低于城市一般儿童,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亲子依恋的各维度上,父亲信任、父亲沟通、父亲疏离、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疏离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父亲疏离、母亲疏离上呈现出负值。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三方面。

其一,是流动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出现了所谓的“隔代教育”。流动儿童家长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流动性很大,因此很多流动儿童早期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亲戚生活,在来到城市以前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所谓的“隔代教育”。流动儿童早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而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照顾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能替代的。有调查显示:在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大约有50%是文盲或半文盲,祖孙之间年龄相差40岁以上,心灵沟通困难很大,一些年纪较大的祖辈出现眼花耳背的现象,更是加大了祖孙辈沟通的障碍。流动儿童早期没有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内部工作模式,而通过内部工作模式这个系统,过去的教养经验将影响儿童对将来人际关系行为的解释和理解。亲子依恋温暖、反应及时和稳定,促使了安全依恋的发展,拒绝以及不连续的反应和可获得性则通过儿童对父母的回避或矛盾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5],流动儿童则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早期内部工作模式对父母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导致流动儿童在初中阶段亲子依恋的得分低于城市一般儿童。

其二,是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缺乏整合。一些流动儿童的父母把子女丢给学校以后便不管不顾,子女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教师也难以与家长或者是监护人加强沟通协作,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袭,大量各种不良信息的媒体报道,导致流动儿童早期缺乏足够的良性影响,出现教育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而这些不良的外界刺激逐渐内化成流动儿童的性格和态度,形成流动儿童的内部工作模式,影响流动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态度。

其三,是流动儿童个体原因。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以后,面临着一些适应问题。根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是流动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重要表现[6],对于刚到城里生活和学习的流动儿童来说,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差,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不主动、积极,甚至出现了退缩、胆怯。他们在班级中很难建立自己的存在地位,在他们的眼中,城里人就是城里人,和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群。他们自己虽在城市生活,却很难融入城市同学的圈子。在周皓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的调查中发现,在我国流动儿童中近1/3人感受压抑、与城市一般儿童很难找到共同语言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内向行为拘谨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存在相对孤僻性以至于不敢、不愿与人交往。而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又很难像城市一般儿童一样,能够从父母身上获得较多的反馈信息和充足的家庭心理支持,从而导致流动儿童家庭亲子依恋和城市一般儿童存在差异。

四、对策与建议

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家庭方面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和睦,尤其是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婚姻的稳定状况对亲子依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父母只有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够为亲子沟通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促进亲子依恋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流动儿童家长凡事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尊重孩子的权利和自由,倾听了解孩子,鼓励他们去独立思考等。在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上,流动儿童父母在语言上应该注意体现民主精神,多一些鼓励、赞赏,少一些训斥、惩罚。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平等交流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良好信任和沟通的建立。

其次,流动儿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父母对于子女来说,就是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示范,父母示范得好,子女自然也能潜移默化学到好的习惯。在城市中生存,流动儿童父母势必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城市的一些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夫妻之间要学会相互体谅与包容,在精神上给予一些慰藉。凡事不能冲动,争吵和打架只会给子女的心理带来伤害。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是良好亲子依恋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2.注重家庭传统伦理的教育

现在的家庭,很多父母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一方面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但是另一方面却不谈及自己如何善待老人,尤其是农民工,他们外出打工,父母留在老家,一年见面的时间也许只有短暂的几天,平日里很少有时间去孝敬老人,要想成为一个使子女尊敬的人,就一定先孝顺长辈,这样,在一个家庭中,潜移默化的孝道教育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这样形成的态度认知和行为模式将会更稳定和持久。

3.重视家庭心理环境的建设

家庭心理环境是由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性格、思想、感情、观念、信仰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它时刻存在于家庭生活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调整,尤其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特别需要尊重、信任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对于流动儿童家庭来说,父母虽然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或者子女对父母的爱并不受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关键在于相互理解和尊重,流动儿童家长要调整自己对子女教育目标的期望值,不要在学习上给以子女过多的压力。此外,父母应根据子女的实际年龄情况,对子女及时进行指导教育,疏导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减少他们因环境和心理变化带来的矛盾。家庭和谐,家庭教育就容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意义,孩子健康积极、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

4.运用恰当的方法与亲子沟通

首先,擅于抓住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孩子便容易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其次,关注孩子的感受并与其交流,父母应该多关注子女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子女的心理变化,最主要的是以一颗、平和的心去与子女交流,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子女的真实感受;再次,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流动儿童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情感的交流是第一位的,情感的融入能够使子女更加信任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心事倾诉给父母听,在子女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多关心,尽量与子女沟通,使子女的心理能够保持良好的状况,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程度。

(二)社区方面

社区作为流动儿童继学校和家庭以外第三重要的生活场所,对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个环境良好、可以提供流动儿童学习、参与有意义娱乐活动的社区将对流动儿童良好亲子依恋的形成提供辅助帮助。社区建设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设立社区家庭亲子关系咨询服务

据笔者了解,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已经建立了儿童活动中心,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每天课余的时间和周末的时间去学习和参加活动。笔者认为,通过儿童活动中心这一平台,在校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活动中心负责人安排固定的时间去为流动儿童家庭做咨询,使流动儿童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子女在城市中适应环境面临的困境,流动儿童处于青春期中会产生的一些问题,与子女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去设身处地考虑子女的感受。另外,流动儿童也可以参与其中,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认真倾听流动儿童的心声,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典型的个案追踪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这样,在流动儿童家长和孩子之间,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成为了一个“调节剂”,对于一些家长和子女之间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第三人,势必有清醒的头脑和专业的态度,可以为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提供专业的意见。这样一来,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便有利于流动儿童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2.不断完善社区建设

保障流动儿童与城市一般儿童同等的活动参与权,对于社区建设中的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应免费向流动儿童开放,使流动儿童消除不公平感和歧视感;在城市社区中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一些文明素养活动,在社区宣传栏宣传一些文明新风、尊老爱幼、勤劳上进、讲究卫生等主题的宣传活动,使流动儿童家长和子女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利于流动儿童家庭良好家庭环境的形成。

(三)社会方面

首先,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使流动儿童能够真正在城里扎根上学;其次,发挥新闻媒体的力量,请企业家、爱心人士进行募捐,筹集的资金进行社区建设或农民工子弟学校软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

相信,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学校教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流动儿童家庭会有更充足的条件去建设精神世界,流动儿童的父母势必会对子女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子女沟通交流,及时给予家庭支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健康人生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单丹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蒋玲.流动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康莉.土家族中学生依恋、自尊特点及二者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4]陈会昌,梁兰芝.亲子依恋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8(1):29-34.

[5]李凤莲.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苏文.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

[8]瞿玥涵,陈晓庆,孙俊岚,等.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39-41.

[9]符明弘,李鹏.中小学生亲子关系现状及教育建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1-95.

[10]徐济达,何源.儿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899-901.

[11]白丽英,王素凤.关子亲子依恋的研究[J].中外教育,2002:70-72.

[12]余斐.婴儿的依恋类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8):292.

[13]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