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538次
  • 评分4
  • 19
  • 0

肖向东,罗能生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公平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有何影响?文章利用2004-2012年省级文化产业数据,基于Super-Efficiency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地理格局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规律。同时,文章从经济公平的视角出发,结合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公平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正相关,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公平程度越高,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好。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优化相关资源的配置,也需要着力提升社会公平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经济公平;超效率DEA;DEA-Malmquist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066-07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12),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项目(1011219B)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3YBB078)

作者简介:肖向东(1975-),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罗能生(1957-),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一、引言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途径(Heinze&Hoose,2013)[1],文化产业在西方各国具有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一般都超过了10%(LiShu-sheng,2012)[2]。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始终在3%左右徘徊,财富创造能力不强,且由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也比较有限,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此背景下,科学界定我国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界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测度。以王家庭和张容(2009)为代表的学者利用传统DEA、Super-efficiencyDEA以及三阶段DEA等模型来测算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将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递增,但投入产出效率低下[3],而且即使同属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有效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效率差别(蒋萍和王勇,2011)[4]。张仁寿等(2011)通过对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投影分析同样发现了各省均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问题[5]。以乐祥海和陈晓红(2013)为代表的学者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西部与东中部的省份存在显著差异[6]。而马萱、郑世林(2010)则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7]。另一方面是对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郭国峰和郑召锋(2009)指出政府投融资政策的支持是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8]。乐祥海和陈晓红(2013)认为从技术效率情况来看,资本投入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的进程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6]。袁海、吴振荣(2012)认为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化经济是中国文化产业效率改进的两大动力[9]。

综观以往的文献,学者主要从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效率和文化产业技术竞争力这两个方面来测度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但既有研究很少对各个决策单元的竞争力或发展力状况进行评估。而对于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因素分析时主要从资本、政府支持、城市化等传统因素来考察,鲜有从经济公平角度来探讨的。事实上,一个地区的经济公平程度能反应出该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及该地区的消费水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会寻求文化需求,故一个地区的经济公平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才有了本文的研究。

二、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主题。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指出所谓公平即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收入分配不公将会降低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的发展,并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因此,经济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影响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利用洛伦兹曲线来定义和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即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越靠近45度线,则收入分配越公平,说明该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越均等,即中等收入群体占整个社会的绝大部分。图1右边的三角形称为收入群体金字塔,越到塔尖,收入水平越高,每个部分的面积代表该收入群体的大小。图1左边的金字塔代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越到顶端,该需求就越难满足。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原理,本文用中间的虚线箭头表明,低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收入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高收入群体的主要收入是用来自我实现;而中等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收入是用来满足安全需求、归属需求以及尊重需求等,经济越公平,中等收入群体越大,对这三种需求也会增加,相应地对文娱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即创造了“需求拉动型”的文化产业产值增长。

(二)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间接影响

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前进的动态过程,也是经济公平的最终体现。经济越公平,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越高,因而能够提供更多的精神层次的产品,满足人们超越物质方面的精神诉求,引起文化市场的繁荣,即创造了“供给推动型”的文化产业产值增长。另一方面,经济越公平,一个社会的总体教育水平会越高,从而能提供更多样化和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此外,文化消费者的素质提高也会导致文化产品的创新需求,从而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测度

(一)经济公平的测度

由于我国对居民收入及其消费支出的统计是按照城市和农村两条线进行,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用城乡收入差距来代表区域经济公平程度,并选取泰尔指数来测度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T指泰尔指数;j的取值为1和2,j=1代表城镇;j=2代表农村;Pij,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或农村的人口;Pi,t指t时期第i个省份的总人口;Iij,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或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Ii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的总和。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的面板数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4-2012年的区域经济公平程度进行了测度。受文章篇幅所限,图2只给出了2004、2008、2012年度国各省泰尔指数的四分位图,颜色越深,泰尔指数越大表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经济越不公平。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尔指数呈现出“东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高”的空间格局。

(二)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测度

一个产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为该产业的发展效率。根据文化产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aL(1-a),其中K代表文化产业的资本存量;L代表文化产业就业人数;A代表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即发展效率。本文使用超效率DEA方法来测度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以区分传统CCR、BCC模型中有效的决策单元,使得有效的决策单元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蒋萍和王勇,2011)。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主要包含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资本存量以及就业人数,产出指标为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及其增加值,利用MyDEA2.0软件包测算出了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1.文化产业资本存量

文化产业资本竞争力主要体现于该产业的文化资本存量,资本存量越多则资本竞争力越强。本文通过永续盘存法来计算文化产业资本存量,公式如下:

(2)

其中Kt、Kt-1分别表示t期、t-1期的资本存量,It表示t期的投资水平,δ为折旧率。利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资本存量时,最重要的是初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本文借鉴Reinsdorf等(2005)通过建立已知指标与初期资本存量间的关系,利用若干年的数据来估算初期资本存量的方法进行估算。Reinsdorf等构建了初期资本存量与初期投资、不变价格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以及折旧率之间的关系式:

(3)

其中K0表示基期的资本存量;I0表示基期的投资水平;g表示不变价格投资的平均增长率;δ表示折旧率。I0由文化产业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δ取观测期内各省平均折旧率0.09;g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4)

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5)

其中It表示t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将(5)式代入(3)式即可估算出文化产业初期的资本存量,从而计算出各省历年的文化资本存量。

2.文化产业劳动力状况

文化产业的劳动力状况既包括该产业劳动的数量还包括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的数量用文化产业就业人员数表示;劳动力的素质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文化产业科研人员数来表示。劳动的数量越多、素质越高,则劳动竞争力越强。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利用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来代表该产业的劳动竞争力。图3展示了我国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山东、浙江等沿海大省的文化产业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同时期其他省份。

3.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根据上文测算出的文化产业资本存量以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以及两个产出指标,本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的缺失除外)2004-2012年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其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海南、上海、辽宁、天津、广东、宁夏等六省的年均投入产出效率是最高的,但除辽宁、上海外,其余四省历年的波动较大,有些年份的效率值更是超过了1,而有些年份甚至下降到了0.15左右,年度发展很不均衡。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历年省均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呈现出平稳状态,基本在0.15-0.40之间波动。从区域发展状况来看,东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整体上要优于中西部,而且,中西部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容易受到某些年份突然的文化产业投资增加的影响而使得效率急骤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达到规模经济。

依据表1的测度结果,以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和文化产业就业人数为分类依据,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越大表明其效率越高):(1)发展状况好:是指技术效率高且就业人数多的情况,包括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5个省份;(2)发展状况良:是指技术效率高、就业人数中等或技术效率中等、就业人数多的情况,包括辽宁、四川、山东等3个省份;(3)发展状况一般:是指技术效率中等、就业人数中等或技术效率高、就业人数低或技术效率低、就业人数高的情况,包括海南、宁夏、天津、北京、安徽、陕西、江西、湖南、云南、河南等10个省份;(4)发展状况差:是指技术效率中(低)、就业人数低(中)或技术效率与就业人数双低的情况,包括青海、内蒙古、贵州、甘肃、山西、重庆、吉林、河北、广西、湖北、黑龙江、新疆等10个省份。由此可见,我国只有1/3左右的省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优良,其余2/3的省份其竞争力状况堪忧,其中50%的省份主要是由资源的浪费导致了文化产业产出的低效率,如青海等;另外50%的省份则是由于投资不足,如内蒙古、新疆等。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好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与经济公平的测度结果耦合度较高。

四、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立及指标选取

1.模型设立

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本文设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表述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6)

为减轻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内生性,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取对数,得到以下双对数模型:

(7)

其中,Yij为因变量即文化产业发展效率;Xij为自变量;i为自变量的个数;j为年份。

2.指标选取

本文从经济、社会、政策多个方面并结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选取了7个指标来考察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详见表2。

各变量说明如下:

(1)经济公平:选取泰尔指数来代表区域经济公平程度,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时,区域经济越公平,则文化产业发展越好。

(2)文化消费:通常来说,对文化消费的水平越高,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本文选取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支出这两个指标来代表文化消费水平。

(3)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通常城市化率越高的地方会对文化产业产生越多的有效需求。

(4)人力资本:用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人)表示。一个地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越多对文化产业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多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需求,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第二,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越高就可能会为文化企业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从而增加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

(5)政府支出:即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本文用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

(6)文化产业实收资本:用文化产业实收资本(千元)来表示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当文化企业处于规模递增的阶段时,文化产业实收资本的增加将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本文选取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的缺失除外)2004-2012年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以测度其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本文所选取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文中用来测算超效率DEA的软件是MyDEA2.0,实证部分用的软件是Stata11.0。本文所选变量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3。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双对数模型来减弱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和内生性问题。模型Ⅰ为单变量回归,模型Ⅱ是加入其它控制变量之后的面板数据回归,通过Hausman检验后发现需要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模型Ⅲ则是所有变量的混合回归,具体检验结果见表4。各模型均能通过Wald检验或者F检验,说明所选模型设定无误,能较好地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计量关系。

回归结果显示:(1)模型Ⅰ~模型Ⅲ中表示经济公平的变量X1泰尔指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为负,加入其它控制变量后结构依然显著,说明泰尔指数越大(即经济越不公平),则文化产业的效率越低,这也说明提高经济公平度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2)农村居民对文娱消费的支出、人力资本、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足严重地降低了文化消费不足,从而使各省的文化资本未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越多,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城市化水平和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的高低能够反映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产品需求,从而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

为深入探讨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将全体样本按照各省市所在区域分成东、中、西三个子样本,分别进行计量检验以寻找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在各区域的体现。其中,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划分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三大地带标准划分。观察回归结果可知,除中部地区不显著之外,以泰尔指数衡量的经济公平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依然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泰尔指数越大,则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越低;亦即经济的公平性越差,则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也较差,这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此外,城市化水平与城镇文化消费水平依然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变量由于样本数量有限变得不再显著。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利用超效率DEA测算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随后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包括经济公平在内的社会、经济、政策上的各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格局,大体与相应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一致;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较低的省份主要是由文化消费不足或者文化投资不足而导致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低;2.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公平的局面同样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地最为明显;3.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越多,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4.农村居民对文娱消费的支出、教育程度、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足严重地降低了社会总体文化消费,从而使各省的文化资本未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推进经济公平,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和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产阶级群体,从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加文化产品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鼓励城镇、农村居民进行文化消费,特别应该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3.由于部分省份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低下,应适当地增加这些地区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4.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角色更多地应该作为规则制定者,是“裁判员”,而不是“守门员”,鼓励包含民间资本、外资等多种资本形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简化文化企业发展的行政流程,同时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打好夯实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ROLF G. HEINZE, FABIAN HOOSE. The Creative Economy: Vision or Illusion in the Structural Chang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3, 21(4):516-535.

[2]LI SHU-SHENG.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y-Case Study of Tianjin[J].Physics Procedia, 2012,25: 1352-1356.

[3]王家庭,张容.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75-82.

[4]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69-81.

[5]张仁寿,黄小军,王朋.基于DEA的文化产业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广东等13个省市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2):183-192.

[6]乐祥海,陈晓红.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度量研究:2000-2011年[J].中国软科学,2013,(1):143-148.

[7]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3):83-86.

[8]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76-85.

[9]袁海,吴振荣.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2,(3):72-77.

[责任编校:黄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