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 投稿Stan
  • 更新时间2016-01-04
  • 阅读量1012次
  • 评分4
  • 80
  • 0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是必修课,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理论,并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在强化学生信息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以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为基础,只有教师运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才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47-02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互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重点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强化,同时,更应当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以往灌输式理论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造成学生在被动学习中热情下降,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构建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精设教案,增强教学兴趣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教材并精心设计教案,通过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使教学活动更具系统性。虽然信息技术教材中设置了相应章节,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划分,但是单纯以章节分割为课堂顺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效课堂的构架和应用。一些章节中的知识点具有重复交叉性,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教学章节进行重新设计,进行知识要点整合,减少知识重复教授,使信息技术教学更为体系性,同时,还需要将知识点进行整体融合,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系统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为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奠定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Word文档排版“图文环绕”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一些学生参加过的文艺表演、运动会等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文字描述,然后实施“文字环绕”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排版的神奇与乐趣。在Excel表格“排序”功能讲解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制作表格内容,可以按照“分类筛选”以分数进行排列,也可以根据班级小组进行分数排列,也可以将男生、女生成绩分别统计,这些形式多样的分类排序形式,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班级的整体成绩水平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这些知识能够真正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只有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才能被充分激发,其信息技术素养也会不断提升。 
  二、任务驱动,优化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较为常用,主要涵盖了内容设计、情境带入、交流互动、分组讨论、总结评价等几个阶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差异化教学。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可以获得完成教学任务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学习成绩较好、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兴趣探究,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任务驱动中任务的完成,掌握基本教学内容,明白哪些知识点是自己应该掌握而还没有掌握的,从而不断增加对新知识的探索热情。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深入到真实化的模拟环境中,在任务情境设计布局下,以任务为主线,激发学生围绕问题开展主动探索。 
  例如:Photoshop软件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因为这款软件的功能较多,而且操作难度相对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掘这款软件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可以设定一个“飘扬过海来看你”这样的教学情境,利用软件中的图形工具进行画面拼合:三角形的帆船、曲线选区做出的大海、羽化选区做出的白云、选区递减制作出的椰子树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图形内任意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对画面进行诠释。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选区、图形、羽化值等抽象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学习积极性更为高涨,促使信息技术课堂高效性不断提升。 
  三、优化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资源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教学技术等,都能够丰富现有教学资源,从而改变以往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教学困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动画制作、视频制作等形式,为学生带来更为新颖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PPT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弹性的作业内容,要求学生以“家乡”为题制作出五页PPT,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反应家乡的特点和变化。在学生掌握了基本PPT制作要领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统一展示,并引导全班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直观具体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进而积极纠正和完善。而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也得到了最大体现。 
  四、科学评价,夯实教学成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充分注重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由此产生厌学情绪,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技巧,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在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中,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知识的把握能力较差,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有效整合新旧知识点,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衔接和有序过渡,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点举一反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思维更具逻辑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评价,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具主动性。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学习的不足,从而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在学生作品评价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评价标准,力求评价客观公正,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主动性。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等,在教学中体现出“生本特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最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