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人才准备好了么?

  • 投稿Jeff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206次
  • 评分4
  • 55
  • 0

孙凤山

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立足国情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能否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根本和关键在于人才。唯具备有强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才能适应制造业飞速发展需要。

人才准备:想说爱你不容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要适应和满足制造业飞速发展需要,时下的人才素质、人才结构、人才层次和人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和集聚、人才的使用和作为任重而道远。

首先,亟需培养和壮大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人才队伍。据权威人士推算,中国现有的科研人员是1300万人,到2020年,中国的科研队伍必须要进一步扩大,至少达2000万人以上,才基本能够满足《中国制造2025》第一步战略目标人才需求。但从年龄结构来分析,高科技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特征日益显现。根据韦伯儿分布,重大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值为37岁,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今后几年我国一些重要的科研单位将有80%的高级科研人员要退出科研第一线。一方面,对新增科研人才尤其是高级科研人才的期望和需要日益迫切;另一方面,出现人才链断档和人才脱节的可能性加大。

其次,亟需培养和壮大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队伍。据分析,201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0.8—1.2万亿元。实现《中国制造2025》第一步战略目标,到202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至少应为3%,达7.6—8.2万亿元。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在今后的10年中,这部分人员的数量应增加30—50倍,整个行业的人数至少要100万人以上。计算机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高度集约型和知识密集型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包括软件产业、咨询产业、知识产业、管理产业、教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等。2020年我国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产业总产值将达10—14万亿元。预计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到2020年将达800—900万人,占中国总就业人数的2.8—3%。

再次,亟需培养和壮大信息服务业队伍。信息服务业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员数量并不多。到2020年,必须建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联系国际化,结构合理、高效、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适应制造业飞速发展需要。

第四,亟需培养和壮大实用技能和操作人员队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尤其是有用、实用、管用的技术和操作人员,既是制造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制造业的亟需人才。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采取切实措施,千方百计培养和壮大实用技能和操作人员队伍。

第五,亟需培养和壮大适应制造业飞速发展需要的其他各类人才队伍。诸如数据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管理人才、贸易人才、经纪人才、律师人才、金融人才、教育人才、医疗保健人才等等。没有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制造业飞速发展就没有保障。

人才准备:“三个过程”结硕果

实现《中国制造2025》第一步战略目标,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也责任重大。满足制造业飞速发展人才需要,毋庸置疑,育人、选人、用人是“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是互相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是,育人。对企业而言,要加强培训。“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任何人都会渴望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提高自身价值。所有的培训应当从实际需要和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效果,反而会浪费人力和财力。因此,培训一定要善于甄选课程和内容,使之与实际需要相符,以期收到最好效果。要以培训来引导员工向目标奋进,助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要允许员工犯错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情况。要以正确、客观的认知看待和评价员工的错误,让其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只有这样,员工就会真正改正并主动承担后果。员工受到了教育,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再次,对组织、人事部门而言,要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在高校、高职建立培训基地,开展长期培训合作。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帮助人才开阔眼界、激活思维、更新观念、提升能力。要把生产一线亟需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按计划、分批次把重点后备人才安排到一线培养锻炼,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人才从一线选拔的生动局面。对高等院校、高职学校而言,则要面向市场、面向一线、面向亟需,开设专业课程,使学生毕业后“用的上、管用、有用”。第四,对政府而言,要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二是,选人。首先,要分类建库,形成较为完善的后备人才队伍体系。建立人才个性特质、现实表现、岗位匹配度、群众认可度信息库,同时分门别类建立完善业务技术型、实用操作型后备人才库,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立体化的后备人才培养和使用梯队,增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和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其次,广开渠道,着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到后备队伍中来。同时要多方面、多角度去发现、识别人才,让群众当“裁判员”,充分落实群众对人才使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再次,进行动态管理,努力保持后备人才源头活水的先进性和鲜活力。建立健全跟踪考察、动态管理和分级负责制度,坚持备用结合,坚持边培养、边使用,成熟一个使用一个,成熟一批使用一批,形成人才阶梯式培养选拔链。第四,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三是,用人。首先,要树立正确导向,坚持“一线用人”原则。要盯住基层一线,将“一线工作法”作为检验人才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用人的准则就是人才能不能在一线与基层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能不能在基层一线打开局面、推动工作,能不能在技术革新、操作实践中有所创新、能否引领这个岗位、这个部门乃至这个行业制造技术和水平向前发展。要把能经受住基层实践检验、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具有较强基层工作能力的优秀技术能手和操作能手选拔到核心岗位上来。其次,要加强岗位分析,依据发展重用人才。要建立以学历学位、职称执业证书、专业知识、岗位经历、工作实绩等为主要内容的适岗评价体系,健全完善人才日常考察、实绩考核等评价机制,切实选准用好各类人才。要给对制造业充满激情、有创造性的熟练操作人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真正做到依据创造重人才、依据能力用人才、依据发展为人才。再次,拓展多种途径,不拘一格用人才。探索建立以业绩考核、适岗评价、差额考察等为主要内容的“优选人才法”,努力把最适合的人才用到制造业最合适的岗位上。健全完善人才自荐、公推比选、竞争上岗等方式,使资历不深、学历不高、经验不足但富于开拓进取精神、有创新创意的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对发展潜力大、优秀的操作能手,适当突破身份、资历、任职年限等限制,大胆破格使用。

人才准备:“四个锦囊”有点任性

一是,打造专业化的“行家梯队”。涉及人才工作的教育、培训、研究、组织等单位、部门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结构,全力培养“拿得起、放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为此,要搭建行业、学科基础实践培养平台、专业实践培养平台、综合实践培养平台和创新实践培养平台等,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人才的实践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各行业、各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实用操作拔尖人才,形成“我卓越、我拔尖”的人才格局,带动专业、学科、行业制造、操作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人才,使人才既进得了社会,又去得了企业,使人才价值得到最深的挖掘和效益最大化。

二是,构建强大的专业人才储备。从企业层面来说,要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制度。从教育层面来说,高校要积极参与专项行动,提供战略研究和技术咨询,要鼓励建设知识共享平台,开设“两化”融合的网络公开课程,结合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实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拓展“双元制”职业教育渠道。高校、高职为企业按照国际化标准提供一体化培训服务,企业为高校、高职提供应用、实践、操作舞台。

三是,积蓄优秀文化气质沃土。“四大发明”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制造,也开启了人类历史文明的新征程。中国制造须臾离不开民族文化气质,离不开中华文明沃土。因此,各类实用性、创造性人才的种子,应当在底蕴丰厚、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活力的民族文化沃土上萌发。要将中国文化精髓植入民族文化沃土,使这片沃土浸润以人文精神、创造智慧的养分,使这片沃土“有实力,更有自信”、“有文化,更有底气”。因此,在人才具体培养过程中,要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自然科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立文脉,长精神,将专业发展与文化内涵滋养有机结合。

四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是中华文明屹立于全球的必由之路。人才是否有高质量的海内外学习背景和经历,是中国制造领先世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走出去,让视野更开阔。”因此,要通过有效的对外合作交流,在国际大舞台上唱响“中国好声音”,使一大批具有国际专业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走向全世界。各类培训、教育单位、机构应当致力于与外国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为人才搭建国际学习交流平台,提供更强大的竞争力。要拓宽人才国际化视野,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文明软实力,为人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的实践平台。要诚揽发奋图强之才,通过激励政策让最美的舞台遇见你,也让你遇见最美的自己,使中国制造从一开始就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