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社会背景下的校长“精神成长”

  • 投稿石二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48次
  • 评分4
  • 12
  • 0

陈 明 张美华

对教育价值的认知,向来见仁见智。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重要著作《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继而他进一步诠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还明确提出,“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孕育思想和培养精神的圣地。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校长,若没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很难营造出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局面,就很难突破学生创新素养普遍缺失的困局。

一个人从生命诞生之日起,在生物性生长的同时也开始了精神性的成长。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世事不同,再加上性格与禀赋有异,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精神成长之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如同一个人的身体成长一样,既要顺其天性又要借助外力。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对自我的精神成长要有明晰的目标,要保持并不断强化持久的内驱动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解精神成长过程中不断遇到的内在的对立与矛盾。同时,还需借助一定的发展平台和外力扶持,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性成长和精神性成长的和谐与完美。

一、校长精神成长的生态胶着性

时下,“教育家办学”的论题被关注度持续升温,其实这是一个本源话题的时代回归。无论什么时代,一所学校要办得具有时代高度和社会美誉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办者的精神境界和教育理想。冷静观察当下的学校教育,应试教育屈从于眼前利益,导致学校教育偏离了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致使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学校教育功能被“窄化”为偏重追求分数的升学教育。这是一种落后的教育文化,校长不能成为这种落后文化的追随者,不能被公众的眼前利益所“挟持”。其实,在抱怨客观原因的同时,我们往往对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价值问题认知不足或是刻意回避,导致教育实践的创新滞后。

客观分析校长的生存状态,不难发现校长面临着来自外部和源自内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学校升学品质高度聚焦的外在压力;另一方面是校长对于自己教育理想无法实现的、内心固有的职业良知的压力。其实,每一个校长都心知肚明:我们培养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系统学识,是一个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可时下,当校长试图平衡两者关系的时候,又往往不得不屈从于难以撼动的社会的功利要求。当前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无时无刻不煎熬着校长。

当前,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学习知识,而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智慧。若要改变学校目前的生存状态,走出这样的困境,没有其他良方,首先必须追求学校自身的“精神解放”,追求校长的“精神解脱”。所谓的“精神解放”,就是在思想上打开束缚自己的重重枷锁,行动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做法。其实,一个人解除了束缚自己的思想枷锁也就彻底地解放了自我;解放了自我,也就有了一改应试教育的陈规陋习的勇气和胆略,才会引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改革实践。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有理想的,也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即使可能会失去一些短期利益,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但换来的却是崇高教育理想的实现。校长如果确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追求这一理想的过程就成为自我精神成长的过程。长只有具备了突围的勇气和毅力,才可能回归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这样的学校里,教育完全遵循学生发展的天性,拆除了阻碍学生生命发展的种种障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实现校长自我解放的前提是校长能够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守自己的教育标杆,真正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践行者:这不仅考验校长的教育智慧,更是校长实现自我精神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高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文化自觉”意识,持续推进校长的精神成长,才能直面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破解各种困局,学校也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校长精神成长的自我建构性

从表面上看,个人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主观任意性,但是从深层次看,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趋向于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校长的教育理想看似是校长个人的,但本质上它应该体现社会的核心价值导向。黑格尔曾说,“人是靠思想活着的”。校长们同样也应该靠思想活着,应该潜心研究教育存在的本质价值,做有独立思想的校长。校长的教育理想具体表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校长教育境界的折射,是校长办学实践的提升,是一个从实践探索到经验反思,再到理性提升的成长过程。所以,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升也是校长教育理想自我建构的过程。

首先,支撑校长教育理想的是校长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民众的近期利益既对立又统一,是有机联系不可偏废的。校长们天天在观察,时时在实践,理应比别人更了解教育,更遵循教育规律。我们既要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负责。更要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负责;既要为学校眼前的升学率负责,更要为人才未来的优秀率负责这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校长办学理想的最高追求—所以,学校的办学理念本质上体现为校长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其次,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办学理念引导校长整体把握办学活动的正向性,引导校长确立办学的正确信念和目标,从而使校长的办学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指导下的“文化自觉”。校长的精神成长是一个不断克服学校发展内外矛盾的过程,也是校长职业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办学理念作为强大的内在动力,可以促使校长不断升华对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认识,构建个人专业成长与学校整体发展相互促进的持续实践,从而持久地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

最后,校长职业精神的成长和学校的创新实践是共生的,学校创新实践的过程也是校长精神自我成长的过程。校长的教育理想是校长经过理性思考及长期实践昕形成的相对稳固的思想观念、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集中体现。校长的教育理想应该成为一所学校的“魂”。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校长管理学校的三种现状,它也直接反映了校长精神成长和专业水平发展的三种境界:称职的校长管“形”,优秀的校长聚“心”,卓越的校长凝“神”。新上任的校长,首先需建立学校的管理层级,规范学校各个层级的管理行为。,但是,校长对学校的管理若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次,那么学校只是一台运转的“机器”,每个教师也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殊不知,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需要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过多的管束反而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就像机器的零部件久而久之会磨损一样,事实上,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维持靠的是教师的职业自觉,过于机械的规章制度反而会伤害知识分子的尊严。所以,优秀的校长善于提出学校的发展愿景,以凝聚全体教师的“心”,这样的管理就多了一种对教师的尊重,因为他们知道真正能够保持教师持续动力的,是学校发展愿景和教师自我发展愿景的高度一致,是教师从内心发出的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源自于他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首先建立在他所认同的价值观之上,然后才能转化为他的从业技能!所以,校长必须培育学校的核心文化,也就是学校的“神”。育“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校长对学校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办学理念的持续固化、管理行为的不断优化,特别是学校文化的长久凝练,才能形成一种系统而又明确的文化表述。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校长教育理想的显性表现,校长追求的应该是学校发展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先进性。校长如果没有教育理想,学校就不会有高远的目标追求;校长如果没有教育理想,就只是事务型的管理者,而不是思想者,也不会成为领导者。所以,校长应该把管理学校的过程看成是建构自我精神的过程,在学校成功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三、校长精神成长的实践共生性

理念是对实践活动抽象之后形成的一种概念,但理念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观念性”和“理想化”,更在于它在实践中要面对的“物质性”和“现实性”。当崇高的教育理想驱动着校长竭力想改变功利的办学现实时,就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来实现更加理想的现实。当我们试图以新的理念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这就形成了理念对实践的指导性关系,同时也形成了实践对理念的依存性关系。

“共生”作为一个价值和实践相统一的哲学概念,体现「新时代人类发展的新范式。“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运用共生现象普遍存在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关系,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由此推论,学校的办学过程应该是理念和实践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校长的精神成长也是与学校的办学实践共生的。校长的精神成长不完全是校长主观的意识活动,它是主客观互动过程中的相互促进和自我提升。因此,唯有丰富的办学实践才能成就校长的教育理想。

中外教育史上,凡有先进办学理念的教育家都有成功的办学实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于1896年创办了“杜威学校”,他的工作方式就是每天到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自己关于实验的组织计划、各种具体要求以及向家长等相关人士进行演讲。他时时刻刻关注的是学校每一天的教学活动。这所学校虽然只开办了八年,但这短短八年的学校改革实验却成为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育改革实验之一。又如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从国外学成归来,脱下西服,穿上草鞋,创办了一所农村学校,践行“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等教育理念,尽管困难重重,但陶行知先生坚守理想,孜孜以求,最终成就了他的教育理想。由此看来,校长的教育理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发展的时代属性,表明了校长的行为方向、策略与决心,它必然会体现在学校的办学实践中。

之所以强调“共生”,首先是因为办学实践是办学理念得以生成的基础,越是先进的办学理念,越是能够催生出创新性的办学实践。校长在化解办学实践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的时候,理性地进行思考、抉择、行动,才能逐步积淀,形成特定的办学理念。其实,校长的办学实践始终围绕着“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这两个核心问题。“办什么样的学校”是理念层面的问题,它是校长对学校发展战略方向的价值选择。一所学校的发展战略受到时代的影响,也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更主要的是受校长教育理想的影响。学校在发展进程中首先需要战略方向的规划和发展策略的设计,其实这也是一种办学的实践,而且是最高层面的实践,这种实践必须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

此外,办学理念也必须通过办学实践的检验才能进一步提升和固化。“怎样办好学校”是校长办学理想如何具体实现的方法问题,是实践层面的问题。这个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其实很能折射学校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发展目标。办学的实践性是校长每天必须面对的,它具体表现为校长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成长行为和社会的评价行为。要对学校自身的价值进行创新,回避不了学校发展中最为本质也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近几年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关注到并致力于学校课程的变革,政府正在将越来越多的课程权力下放给学校,学校课程并非简单照搬国家课程,而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学校绝不能功利地开设课程,不能考什么就教什么,而要拓展课程设置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所以,校长必须成为传统课程的反思者、现代课程的建构者和特色课程的创新者。当学校课程得到优化之后,教师对新课程的执行力就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学校角度来看,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能否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落到实处的关键。所以,学校创新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执行力的高低。教师在实施课程、转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从教学方法等技术层面研究对策,而是从改善自身知识结构、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智慧人手,整体提高实施新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校长,若没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很难营造出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局面,就很难突破学生创新素养普遍缺失的困局。

改变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成功的出路,改变本质上是对教育信仰的坚守。每所学校既是社会架构中的一个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在社会生态不断变革的外部条件下,学校的改革与改善也是必然的。学校的改革既要求校长确立先进的理念和前瞻性的目标,又依赖于学校每一个成员的改革实践,最终落实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在教育这块精神高地上,校长只要把握时代潮流,守望自己的理想,把做一个有理想、善实践的校长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出现更多教育家。

当校长的精神站立起来时,在他的带动下学校所有的努力都会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倾其所能,倾其所力。这样的努力中充满奋斗的激情,充满体恤的关爱,也充满人性的光辉。有了这样的精神作为支撑,教育质量、学校声誉、社会评价,一切尽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里有一种魔力,一种能够让教师工作到腰酸背痛,但心里却不感疲惫的魔力;一种能够让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而永不停止的魔力。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