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与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 投稿韩东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13次
  • 评分4
  • 69
  • 0

杨亚楠 邵红英 朱玉珍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 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措施,以达到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医患关系;培养

[中图分类号] R1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46-02

医学生作为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学校进入现实的医疗环境,需要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正确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职业生涯中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1] 。因此,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引导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1 培养与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将系统论与整体观相互结合起来,注重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次来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一种现代医学模式。我国于80年代初引入这种新医学模式,其新的医疗理念对我国医学实践活动已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不但要精通医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1.2 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的教育只注重于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上,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太过于片面,导致学生只能看片子、开药方、成为“手术机器”,人文精神相对缺失,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沟通。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要求沟通技能是医学生必需具备的能力。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医学生“应具有有效交流的能力” [2]。由此可见,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

医院主要以医学技术为基础服务手段,向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是患者感知的主观反映,主常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①技术质量,如病情诊断正确与否、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等;②职能质量,如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态度、患者出院后的回访等。因此,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必须同时重视提高技术质量和职能质量,才能使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良好的医患沟通则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基础保障。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医院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1.4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医患关系已成为医疗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都存在医疗纠纷的问题,其中50.56%的医患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到位导致。在医疗活动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认知冲突,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加强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让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主动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能使其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医患关系,尽快适应新的医疗环境,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2 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2.1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

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目前尚未开设医患沟通系列课程,仅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一些涉及医患沟通能力的相关学科,如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等。而这些学科的开设形式大多以选修课程为主,在学时数的安排上较少,教学内容也太过理论化,实践性不强,所以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医学教育体系制定者应当从整体上规划和部署“医学沟通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组织编写适合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课程教材[3]。医学院校应该对原有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在课程设置上构建“公共关系沟通技能”课程或模块,规定必修或选修,不断完善把医患沟通教育融入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中。

2.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应该以医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要求为导向,增加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将人文素质培养与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借鉴美国医学院校的教育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拓展课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南京医科大学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4]。通过这种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始终遵守“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行业准则,富有爱心及同情心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治疗。

2.3 提高语言交流技巧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即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第一位[5]。我国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也认为语言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医学生在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初期,往往从接诊开始到治疗完毕都没有和病人有一句话的交流,以至于得不到病人的信任和理解,容易出现医患矛盾。因此,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交流技巧,培养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谈话契合点的能力,和病人进行轻松愉快的交谈,以减少医患者之间的距离,顺利完成诊疗任务。

2.4 重视临床实习,增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机会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进入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理论水平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最佳时期。医学生进入医院开始临床实习后,需要尽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结合起来。临床带教老师应该将医患沟通教育贯穿于临床带教的全过程,增加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医患沟通。医学院校还需改革实习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让学生真正掌握医患沟通技能。

2.5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宣传

社会媒体在报道医疗纠纷事件时,经常会使用一些煽动性的语言,有意进行炒作,借此获得新闻效应。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众对医患关系认识的误解,导致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恶化。而这种不属实、不客观的报道使在校的医学生感到相当迷茫、困惑,甚至让他们对即将从事的医疗事业感到畏惧。因此,国家应加强规范社会媒体行为,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当前的医患关系,使公众视角回归客观、公正。医学院校应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和富有经验的临床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职业教育工作,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医学生的自信心。

3 结语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能够促进医疗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加强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保障。我们仍需探索更为有效的培养途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努力奋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汪涛,冯正直.医患沟通内涵分析及对医学教育的启示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6(3):64-67.

[2]彭 丽,冉素娟.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教学设计现状与反思[J].重庆医学,2011,40(25):2594-2595.

[3]陈小奇.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目标与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 962-964.

[4]郭述真,张三元,雷晶.医学沟通与构建医患和谐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91-92.

[5]Dubois JM, Burkemper J. Ethics education in U.S. medical schools: a study of syllabi[J].Acad Med, 2002, 77(5): 432-437.

(收稿日期:20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