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分析

  • 投稿小兔
  • 更新时间2016-02-25
  • 阅读量892次
  • 评分4
  • 16
  • 0
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药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关系。方法:选取感染科、呼吸科和骨科接诊的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1 256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表现,总结与药物因素的关系。结果:10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8%;49例皮肤及附件损害,38例消化系统相关损害,17例其他不良反应症状。给药频次、是否合并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且与给药频次、合并用药表现出相关性。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药物因素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1-0055-02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抑制,从而对细菌DNA复制、合成进行阻断,导致细菌死亡。左氧氟沙星因为抗菌谱广,并有非常强大的抗菌效果和较高的牛物利用度,被广泛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中度和重度感染。伴随着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上的全面推广和应用,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也在不断增加,丰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等。本研究对我院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不良反应的详细情况,并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因素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住院患者,临床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 
  1.2 研究方法 
  因我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使用以感染科、呼吸科和骨科为主,故选取这3个科室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用药后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一般资料,累及器官、丰要表现以及药物因素(药品规格、溶媒、给药频次等)进行记录。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将本研究获取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经核对无误后保存到数据库中。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研究3个科室的住院患者中,l256例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其中感染科554例,呼吸科375例,骨科327例;104例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牛率为8.28%(104/1256)。其中49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7.12%,主要表现为于背痒、全身痒、输液部位疼痛、沿血管痒以及皮疹等;38例为消化系统相关损害,占36.54%,丰要表现为呃逆、恶心、腹泻、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17例为其他表现,占16.35%,丰要表现为谵妄、静脉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药物热、浑身不适等。 
  2.2 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的关系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牛组药物品规、溶媒、单次给药剂量、日剂量与未发牛不良反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给药频次、是否合并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在我国,左氧氟沙星已有近20年的临床应用史,但根据国家监测网数据显示,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报告病例却始终居前儿位,并且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应。本研究通过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药后反应进行监测,结果发现,l256例用药患者中,10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牛率为8.28%。根据海南国瑞堂制药有限公司、湖北康源药业有限公司两个厂家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不良反应发牛率应为0.1%~5%,而我院2014-2015年不良反应发牛率达到了8.28%,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病例大多数为老年患者,以及用药复杂等因素有关。有文献报道,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丰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以及血管系统损害等。本研究结果发现,49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8例为消化系统相关损害,17例为其他表现,其中以皮肤损害为主要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对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左氧氟沙星用药不良反应与给药频次以及合并用药有关,且丰要表现为每日单次给药不良反应发牛率显著高于2次给药,合并用药不良反应显著高于无合并用药。有文献指出,因左氧氟沙星的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呈现为相关性,故不建议每日单次给药。另有报道表示,左氧氟沙星合并用药种数越多,其不良反应发牛率就更高。 
  综上所述,我院左氧氟沙星用药不良反应发牛率较高,且以皮肤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丰,且与给药频次、合并用药存在关系,为此,建议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每日单次给药以及合并用药时,应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