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

  • 投稿毒辩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491次
  • 评分4
  • 99
  • 0

谢忠学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中心卫生院内科,云南玉溪653200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诊断结果、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胃肠道疾病所致恶心呕吐所占比例高达61.00%,是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与其他恶心呕吐发生原因所占比例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00%,其中显效率高达61.00%,与无效率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恶心呕吐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接诊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饮食及精神状态,根据其实际情况准确判断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消化内科;恶心呕吐;原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c)-0137-02

恶心呕吐是临床常见生理反应,一般分为恶心、干呕、呕吐3个阶段,发生原因可能为饮食过量、胃内有害物质排出、脱水、电解质紊乱等[1]。该研究将对该院自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1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及治疗措施,为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18~74岁之间,平均年龄(49.86±2.31)岁,发生恶心呕吐至前来就诊间隔时间1~5d,平均间隔时间(2.13±0.21)d。

1.2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①因主诉恶心呕吐前来就诊;②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该次研究;③对临床所需胃镜(日本Olympus公司提供的型号为CV-70电子胃镜)、X线片(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提供800mAX-线机)、CT[美国通用公司(GE)提供的型号为lightspeedVCT64层螺旋CT扫描仪]、B超[美国通用公司(GE)提供Voluson730pro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仪]及实验室检查等措施具有良好耐受性,无中断研究情况;④无精神类疾病;⑤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⑥治疗依从性良好,可遵医嘱用药治疗;⑦对该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2研究方法对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诊断结果(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分析方法包括查阅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当时医护人员及患者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3治疗方法根据100例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原因给予对症治疗:①药物因素:应用药物对其他疾病进行治疗时,无论是否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均可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一般停药后症状均获得减轻或消失,但恶性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是引发恶心呕吐的最常见药物因素,且由于患者机体状态、原发疾病等因素无法停药,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强镇吐药物预防或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但给药时应严格对使用剂量及间隔时间进行控制,以免强镇吐药物使用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胃肠道不良反应;②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炎症是导致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临床应采用抗生素药物抵抗炎症,及时补液维持体内酸碱度、水分、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维生素,若患者恶心呕吐原因为胃肠道痉挛,应给予东莨菪碱(皮下或肌肉注射0.5mg/次,每日剂量1.5mg)等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若患者由于胃肠动力障碍导致恶心呕吐,则应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3次/d口服,服用5mg/次)治疗;③胰腺、肝脏、胆道疾病:胰腺疾病患者若需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则首先应实施相应的原发疾病治疗,如胃肠减压、降低胰酶及胰液分泌量等,病毒性肝炎患者需给予正确的保肝治疗并提供充足休息方可缓解恶心呕吐症状,胆道疾病患者需解除胆道梗阻或消除炎症后恶心呕吐症状可得以缓解或消失;④神经、精神因素:首先应给予正确的心理干预,如根据患者负面情绪提供语言开导,缓解其心理障碍,之后加用镇静2.5~5mg/次,3次/d)、促进胃肠动力(口服3次/d,服用10mg/次)等药物治疗,若患者精神状态较重则可适当加用抗抑郁药物(25mg/次,2~3次/d,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酌情增减),严禁使用强镇吐药治疗。

1.2.4效果判断标准根据恶心呕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2]:①显效:经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或较治疗前程度显著减轻、频率显著减少;②有效:经治疗后恶心呕吐程度较治疗前减轻,频率较治疗前减少;③无效:经治疗后恶心呕吐程度未减轻甚至加重,频率未减少甚至增加。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

2结果

2.1发病原因

对1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胃肠道疾病所致恶心呕吐所占比例高达61.00%,是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反流性食管炎(26.00%)、急性肠炎(17.00%)所占比例较高,与其他恶心呕吐发生原因所占比例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效果

1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00%,其中显效率高达61.00%,与无效率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3],临床用药、疾病、精神状态等因素均可导致恶心呕吐,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明确其恶心呕吐发生原因,从而给予对症治疗,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恶心呕吐临床特点[4]:(1)进餐:①若患者于餐后近期集体突然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则首先应考虑是否出现食物中毒;②幽门部位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餐后常发生呕吐,就诊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③餐后即刻发生恶心呕吐多为精神因素所致;④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结核、胃部恶性肿瘤、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等原因所致十二指肠慢性梗阻、幽门梗阻,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继发胃潴留、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原因所致恶心呕吐常发生于进食后间隔时间较长;(2)临床表现:①精神性因素所致呕吐患者前期恶心程度轻微,且呕吐无需费力;②颅内病变、恶性高血压、颅内压增高等疾病引发恶心呕吐时,患者大多无恶心症状,呕吐物呈喷射状,由于患者间具有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伴有缓脉、头痛等其他临床表现;③其他原因所致恶心呕吐时,患者应先期出现明显恶心症状,之后发生呕吐协调运动;(3)头痛:青光眼、鼻窦炎、偏头痛、屈光不正及颅内高压等疾病可使恶心呕吐患者伴发头痛;(4)眩晕:①部分抗生素药物易导致患者恶心呕吐伴发眩晕,如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临床医生接诊后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②迷路炎、梅尼埃病等迷路病变可使恶心呕吐患者伴发眩晕;(5)腹痛:①若恶心呕吐患者同时伴有腹痛,则其发病因素多见于急腹症;②患者呕吐后腹痛未获得显著缓解,则提示可能发生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疾病;③若患者呕吐后腹痛得到缓解,则提示可能发生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高位肠梗阻等疾病。

引发恶心呕吐原因如下[5]:(1)胃肠道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梗阻、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2)反射性呕吐:咽喉部位受到刺激;(3)神经系统疾病: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感染、颅内病变等;②前庭疾病:内耳迷路炎、晕动症等;(4)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等;(5)肝脏、胰腺、胆囊、腹膜疾病:急性胰腺炎、胆囊外科手术后、病毒性肝炎、胆结石、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手术、癌性腹水等;(6)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垂体功能低下等;(7)药物或化学刺激:化学治疗药物(化疗)、放射治疗(放疗)、抗生素、麻醉剂等;(8)其他:精神压力过大、饮酒、妊娠、劳累、食物中毒等。

有研究显示,胃肠道疾病是导致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提示临床医生接诊后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药物治疗史,利于尽快确诊病情并给予及时治疗。该文研究可知,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中61.00%发生恶心呕吐原因为患有胃肠道疾病,与阿布力孜·吐尔地[6]研究结果相符。

冯秀丽[7]研究表明,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一旦确诊应根据其发病原因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满意临床疗效。该研究中1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经确诊后给予对症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9.00%,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与冯秀丽[7]研究结果相符,提示明确发病原因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但该研究中仍有11.00%患者临床治疗无效,提示医务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若未获得显著疗效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改治疗方案,保障其生命安全[8]。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恶心呕吐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接诊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饮食及精神状态,根据其实际情况准确判断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齐素霞,董素寒.对我院消化内科220例患者呕吐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6(1):899-902.

[2]帕提古丽·克力木.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3,3(11):182-183.

[3]朱浪潮,姜西玲,王雪玲.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28例恶心呕吐的病因分析[J].华西医学,2014,(1):130-131.

[4]王娜,赵娜,高峰.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143-144.

[5]孔凡洁.消化内科55例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3,5(17):1128-1130.

[6]阿布力孜·吐尔地.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6(17):226-229.

[7]冯秀丽.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5):355-357.

[8]朱浪潮,姜西玲,王雪玲.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28例恶心呕吐的病因分析[J].华西医学,20l4,2(1):352-353.

(收稿日期: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