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以养形静以养神

  • 投稿忆片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482次
  • 评分4
  • 34
  • 0

文/罗良成(高级中医师)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吕氏春秋》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但就其主要模式则可以分为“清静养生”和“运动养生”两种。动与静,截然相反,欲求长生之道,到底应以静为主,抑或以动为主?历代养生家众说纷纭,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古人早有“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之说,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均为促进恢复机体气血流畅和平衡。

运动养生,常欲小劳

运动养生,始于《庄子·刻意》,“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至西汉有《导引图》问世,华佗倡五禽戏。《吕氏春秋》则提出精辟箴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在这种主动养生思想影响下,历代养生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这方面内容。如唐代孙思邈谓:“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劳及强所不能堪耳。”他们认为人的内部气血及各种器官组织都处于恒动状态,采用运动方法和手段促进这种内在运动状态发展和加强,就能求得养生健身的效果。可见运动养生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中重要内容之一,它为当前盛行的体操、跑步等体育健身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动包括走动、活动、运动、劳动等,以动而不疲、持之以恒为原则,不仅青年人要动,老年人更要动。

俗言谓一身动,气血通,运动不但使肢体矫健,还能保持气血的流畅,有助于脏器功能的健全,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

清静养神,静心养性

清静养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主流地位,先秦道家以“清静”学说立论,不仅蕴含人生论,也包含其养生论。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种思想对中医清静养生学说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嵇康《养生论》谓:“善养生者,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他们的主要理论依据为神是生命的主宰,人身各脏腑器官都由神统御,神的属性好静,但人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又使神时时处于躁动状态,使神易于耗损,伤及精气,乃至形体衰弱,患病夭折。

其实,所谓“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机体不可过劳;二是指心不可妄动。清静养神就是要求人体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即《内经》所谓的“和喜怒,养心神”,只有做到“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才能排除七情对机体气血的干扰,使气血始终保持流畅和平衡。近代研究发现,当人的身心平静时,人的脏器、肌肤、心血管、神经等系统都处于松弛状态,这时机体的气血调和,经脉流通,脏腑功能活动有序,证实了清静养神目的也在于调畅气血。

动静结合,长有天命

中国养生文化中的动静观是一对关系复杂的范畴,这种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与静互为因果和前提。如朱熹所谓:“若以天理观之,则动之不能无静,犹静之不能无动也,静之不可不养,犹动之不可不察也。”二是相互包容和蕴涵。没有绝对的动与静,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或外动内静,外静内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认为的“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就是这层意思。三是动静相互消长转化。如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