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11-04
  • 阅读量8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骨干课程,在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师生之间没有充分互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对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评估妇产科学课堂教学现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分析;


  作者简介:刘玲艳,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围产医学。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妇产科的基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见习、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接受者及参与者,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最具有发言权,与授课教师征求个别学生意见相比较,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能使参与的人数更多,样本量更大,信息反馈更齐全,评价结论更客观。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对教学质量、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及建议,从而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是提高妇产科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1]。


  该研究利用学生对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深入分析妇产科课堂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提高妇产科课堂质量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妇产科学专家指导下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于学期末再对班级共25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文字总结。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在20-23岁之间;女生占65.5%;74.4%的同学来自农村;74.7%、17.5%的同学分别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


  (二)课堂教学效果。


  1.学生对妇产科学感兴趣的程度及对妇产科学难易程度的评价。98.3%的同学对妇产科学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内容所占比例排序为:生理产科学(32.8%)、不孕症与辅助生殖、妇科疾病、妇产科学基础,病理产科学、计划生育;最难掌握内容中以病理产科学所占比例最大,为30.6%。


  2.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学生不同能力得到提高,认为专业外语得到提高的人数最少(见表1)。


  3.妇产科课堂教学方法的优缺点。99.6%的学生认为妇产科课程内容安排合理;85.7%的学生认为课时过少;与内、外、儿科对比,72%(165/229)的同学认为妇产科课堂教学有以下优点:教师采用典型案例式教学;采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大部分老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讲解,提高学生兴趣;教学态度严谨,条理清楚,富有激情;同时75%(172/229)的同学指出妇产科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个别教师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三)教学需求的调查结果。


  1.对推荐课外书籍的看法。57.2%的学生认为需要推荐关于妇产科学新进展、妇产科学临床病例分析的书籍及教学视频。


  2.对课程中适当增加专业英语授课比例的看法。58.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增加专业英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原因是学习时间紧、外语基础不好。


  (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1.教学方法重要性排序。更多学生认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动画等)、教学模型及授课教师结合临床经验或科研经验,讲述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见表2)。


  2.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或意见。88%(202/229)的同学对改进妇产科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1)增加学生讨论及进入临床观摩的机会;(2)增加课时,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


  三、对策初探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由调查可知,学生最感兴趣内容是生理产科学,学生也指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分娩过程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和高质量的授课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交流,针对每个疾病制定一个更好、更符合教学实际的系统授课方案,提高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授课技巧,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多元化教学是21世纪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指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结合授课内容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调整与转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2]。在妇产科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妇产科学的特点,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吸收状况,采用并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的过程。


  在教学需求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推荐关于妇产科新进展的书籍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新知识新的讲解,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多媒体、模型等教学工具有助于将抽象内容形象化,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调查对象中有25.3%的学生未通过四级、专业外语能力提升较少及医学信息全球化的现状,教学中应加大专业外语授课比例。此外,课间增加病案讨论内容、小组讨论与教师指导等多形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适当运用并推广开来[3]。


  (三)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大部分学生(74.4%)来自农村,对实施课堂提问看法中,部分学生不愿意课堂提问是因为性格内向、易紧张、不善于在公共场合发言,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另外,采取多种形式如回忆式、启发式、混淆是非及加深记忆性提问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PPS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源自美国合作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项目选择(Project)、课堂展示(Presentation)、组织研讨(Seminar)三步教学[6],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广泛应用,可采取PPS教学法,于每学期中后期举行小组讲课,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学生的交际协作、口头表达等能力。


  总之,从学生对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调查结果发现的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比较内向、外语基础不好、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教学效果不一等),围绕21世纪医学生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主持者、观察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7],让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