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3—2014年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 投稿宝江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06次
  • 评分4
  • 69
  • 0

于明月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该省流感的监测结果,掌握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情况,为更好地做好流感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选取2013年4 月—2014年3月期间该省流感病毒监测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的监测数据,分析ILI%的变化规律与流行性感冒毒株的活动规律。结果 流行性感冒ILI%为2.28%,2013年10月份达到最低,最高峰值出现在12月份,2014年1—2月开始出现不断下降,3月降低到2.09%。流感病例在年龄分布上,0~5岁组流行性感冒病例占在门诊收治的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ILI%)为最大(38.67%),60岁以上为最小值,在进行研究期间,全部网络实验室共检测了7204份流感病毒样标本,并分离出了420株流感病毒毒株,其阳性率为5.83%。 结论 流感是属于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甲型流感病毒常常引发流行性感冒的暴发及流行。应当加强监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病毒变异;流感病毒;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1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66-02

目前,我国很多疾控中心早就已经开始了对流感的监测工作,并且已经实现了流感监测数据的网络直报[1]。2010年该省疾控中心流感病毒的监测网络,已经增加扩大到全省所有地市,参加哨点监测的医院也由8家增加到21家,对流感病毒的监测周期也由原来的半年监测变成了全年监测。更进一步地了解掌握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动态与流感病毒变化的情况,并更好地进行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更多科学有效的依据,该研究对于该省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收集的流感病毒监测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省参加流感病毒监测的哨点医院收集的流感样病例监测与病原学监测的数据。然后进行科学分析。

1.2监测方法

1.2.1 流行病学的监测方法在哨点医院进行监测的诊室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流感样病例的标准,每天按科室进行登记,每个年龄组的流行性感冒病例数与门诊急诊病例参加就诊的总数,然后,由各哨点医院的主管科室在每日进行收集与汇总以后,在每周一将自己医院每个监测诊室的数据实事求是地录入到全国流感监测系统[2]。

1.2.2病原学的监测方法收集每家参加监测的哨点医院在4—9月期间,每个月采集6~16份流感样的病例作为研究标本;从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每周采集11~16份流感样的病例作为研究标本,然后,将这些标本及时送到相对应的临近网络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

1.3统计方法

将监测数据导出到Excel数据库,绘制流行病学曲线图,应用spss19.0软件对流感检测数据实施科学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流行病学监测

2.1.1 ILI时间与年龄分布在进行流感监测期间,该省全部国家级别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一共做出报告40157份,在门急诊就诊总数为1764509例,流行性感冒病例占在门诊收治的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为2.28%,2013年10月份达到最低(1.62%),从11月份开始逐渐升高,最高峰值出现在12月份,为2.92%,2014年1—2月开始出现不断下降,3月降低到2.09%。流感病例在年龄分布上,0~5岁组流行性感冒病例占在门诊收治的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ILI%)为最大(38.67%),60岁以上为最小值(4. 21%),详见表1。

2.2病原学监测

在进行研究期间,全部网络实验室共检测了7204份流感病毒样标本,并分离出了420株流感病毒毒株,其阳性率为5.83%。其中,A(H3N2)共221株(52.62%),新A (H1N1)亚型共150株(36.06%)。自2013年5—8月期间与10月,没有分离出流感病毒毒株,从11月以后,流感毒株的分离阳性率开始逐渐升高,到2014年1月上升达到10.98/%,然后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2014年3月,降至为0.54%。

3 讨论

流感病毒在不断发生变异,人们不断受到流行性感冒的巨大困扰[3-4], 如2009年甲型流感大爆发,疫情非常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造成十分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时常加强流感病毒的监测。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ILI%从受感染人群的分布上看,以学龄前的儿童为主,提示我们流感病毒的预防制控的重点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也和Shinde V、张倩文等[5]全国病原学监测的结果非常相吻合。ILI的高峰期出现在2013年12月,而病原学监测的流感毒株的阳性率高峰则出现在2014年1月,这种现象与元月份假期较多,在门诊量很小有关,所以急诊就诊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小,这就导致使流感病毒毒株阳性率稍微高于2013年12月,高峰出现在2013年12和2014年1月,这与该省冬季气候相对寒冷有很大关系,非常符合我国北方地区流行性感冒多发高峰期一般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1月期间的流行病趋势[6]。

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对流感病毒的监测,密切地关注流感毒株的流行活动趋势,为能够进行准确地预测流感流行与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制研发,提供大量科学有力的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翔,董红军,方挺,等.宁波市H1N1型流感病毒监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14(4):209.

[2]涂银萍,田耕,王晶,等.353例流感样病例的强化监测结果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9(7) :187-188.

[3]肖邦忠,李勤,凌华,等.重庆市2009年6~10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3, 11(2):304.

[4]Shinde V,Bridges CB,Uyeki TM,et al.Triple-Reassortant Swine Influenza A(H1) in Human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2009[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19(5):834-836.

[5]张倩文,刘丹,袁玉.大连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现状及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16(16):169-170.

[6]郭元吉,唐耀武.加强监测 迎接流行性感冒新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18(1):112.

(收稿日期:201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