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88次
  • 评分4
  • 50
  • 0

马爱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浙江杭州 310006

[摘要]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为今后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80例由医院门诊收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麻醉单纯予以氯胺酮,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丙泊酚。观察并比较患儿一般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SPO2相比,P<0.05;手术时心率、收缩压相比,P<0.001;苏醒期心率、收缩压、SPO2比较,P<0.001;不良反应、氯胺酮用量以及清醒时间上相比,P<0.0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手术麻醉时予以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效果确切,有利于稳定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明显降低,苏醒更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并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丙泊酚;氯胺酮;麻醉;小儿

[中图分类号] R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c)-0125-03

[作者简介] 马爱眉(1985.2-),女,浙江诸暨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麻醉。

小儿在行外科手术相关治疗时不易合作,因此临床多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全身麻醉。氯胺酮作为具有较强镇痛、镇静作用的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诱导时间短、镇痛完善等优势。有研究认为单纯应用氯胺酮可能导致患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术后还可能产生幻觉、呕吐、噩梦等不适[1]。该研究特于2014年1—12月期间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予以氯胺酮、丙泊酚的研究,旨在分析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找到更为安全、有效、苏醒质量好的儿童麻醉药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2月期间该院门诊收入行外科手术的80例患儿选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12例;年龄3~9岁,平均(3.8±2.2)岁;体重平均(17.1±4.2)kg;手术原因:阑尾切除术10例,包皮环切术6例,疝气修补术12例,隐睾下降术6例,内固定取出术6例;手术时间均在1~2 h以内。研究组患儿中男患儿26例,女患儿14例;年龄3~9岁,平均(4.1±2.4)岁;体重平均(17.4±3.9)kg;手术原因:阑尾切除术12例,包皮环切术7例,疝气修补术11例,隐睾下降术5例,内固定取出术5例;手术时间均在1~2 h以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手术原因、手术时间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悉研究过程,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及用药

所有患儿均于手术前30 min内肌注0.3 mg/k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入手术室后肌注5~10 mg/kg氯胺酮,麻醉成功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并予以2 L/min面罩吸氧,连接心电监护仪。对照组患儿间断予以1~2 mg/kg氯胺酮以维持麻醉,研究组患儿则采用微量泵经静脉注射3~9 mg/kg丙泊酚,根据手术时间和患儿麻醉情况追加0.5~1 mg/kg氯胺酮,在手术结束之前10 min渐渐降低用量,5 min时应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儿在麻醉前、手术时以及苏醒期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儿苏醒时间、麻醉药物剂量、不良反应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该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以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并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段心率、收缩压、SPO2比较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心率、SPO2、收缩压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显示,患儿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躁动、幻觉、喉痉挛、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研究组患儿总不良反应率为2.5%,对照组患儿为64.0%。详见表2。

2.3 麻醉药物剂量、清醒时间比较

研究组氯胺酮用量较对照组低3.5 mg/kg;研究组15.3 min清醒,对照组为35.1 min。详见表3。

3 讨论

麻醉是指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让患者身体局部或者全身在短时间内失去感觉,在无痛条件下到达治疗目的[2]。目前,小儿临床手术中广泛应用非插管全身性麻醉,由于小儿多难以配合治疗,因此,选择一种显效快、效果确切、苏醒快、不良反应少且苏醒质量好的麻醉方法,提高麻醉安全性,是广大医者关注的重点问题[3]。

氯胺酮作为苯环己哌啶药物,是一种非巴比妥类的静脉全身麻醉药物[3]。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丘脑内侧核选择性抑制,对脊髓网状结构束上痛觉信号的传导;也有学者认为与阿片类受体相结合后具有镇痛作用[4]。大量临床研究显示[4-5],氯胺酮可引起动脉压升高约25%,促使脉搏加快,但在不过量、不快速注射情况下其对呼吸系统仅有轻微影响,短时间的呼吸频率、潮气量降低进一步导致SPO2降低,若供氧充分则能有效消除该反应。该研究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在麻醉前的收缩压、心率以及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以及苏醒期,两组患儿上述指标相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收缩压、心率等明显波动较大。与Char,D.等学者报道[6]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平稳,安全性高。由表3可看出,研究组氯胺酮用量为4.6 mg/kg,对照组为8.1 mg/kg,明显研究组用量更少;且研究组患儿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早19.8 min,两组相比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不仅能显著降低氯胺酮用量,且术后患儿清醒更快,苏醒质量更好[7]。

丙泊酚属于一种能快速起效的短效全麻药物,临床常用于成人、3岁以上儿童的全身麻醉中。丙泊酚具有显效快、时效高、苏醒快、麻醉完全且平稳的优势,既往相关研究证实,丙泊酚对中枢系统的主要作用有催眠、遗忘、镇静,诱导剂量丙泊酚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能显著降低动脉压,其原因是外周血管扩张、心脏抑制双重作用[8-9]。静注丙泊酚的麻醉诱导迅速、平稳,无呃逆、咳嗽、肌肉不自主运动等不良反应。由表2可知,研究组不良反应1例(2.5%)躁动,对照组16例(64%),包括不同程度的躁动、恶心呕吐、幻觉、呼吸抑制、喉痉挛等,组间不良反应相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我国学者金军[10]的研究结果相近。总之,丙泊酚、氯胺酮联合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确切,麻醉平稳,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患儿苏醒快,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靖军,张三虎,张宜林,等.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9-20.

[2] 王小江,赵建生,张韬,等.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00-1201.

[3] 周斌,夏中元,薛锐,等.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麻醉维持中的荟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81-84.

[4] 刘丽.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2-83.

[5] 张建中,黄建飞,吴范,等.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及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42-43.

[6] Char,D.,Drover,D.R.,Motonaga,K.S. et al.The effects of ketamine on dexmedetomidine-induced electrophysiologic changes in children[J].Paediatric anaesthesia,2013,23(10):898-905.

[7] 梁秀泉.丙泊酚合用氯胺酮在小儿腹部以下手术麻醉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6):70-72.

[8] 梁军.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4(5):837-838.

[9] Yan,J.,Jiang,H..Dual effects of ketamine: Neurotoxicity versus neuroprotection in anesthesia for the developing brain[J].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anesthesiology,2014,26(2):155-160.

[10] 金军.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小儿麻醉60例临床观察[J].甘肃医药,2012,31(3):206-207.

(收稿日期: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