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应用依帕司他治疗的疗效分析

  • 投稿脑洞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340次
  • 评分4
  • 48
  • 0

李 芹

河北省安国市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省安国市 071200

【摘 要】目的:研究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0 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 例。给予对照组维生素B1、B12 肌内注射,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15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应用依帕司他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疗效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有着病程缓慢和病理机制复杂的特点,病变可影响到患者的各大神经系统,波及到人脑和脊髓[1]。其中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通常表现为痛觉过敏、异常疼痛以及自发性疼痛等。剧烈疼痛可导致患者难以下床行走,日常活动受制,多于夜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睡眠,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2]。因此为解决患者生活上的不便,寻找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方法已成为临床上关注的热点。我院采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现作出以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 年1 月~ 2014 年1 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9 例,女11 例;年龄48 ~ 78 岁, 平均年龄为59.76±6.87 岁;病程6 ~ 16 年,平均病程为8.76±1.87 年;平均空腹血糖11.25±2.34mmol/L。观察组男10 例,女10 例;年龄47 ~ 79 岁,平均年龄为59.54±6.67 岁;病程6 ~ 17 年,平均病程为8.82±1.75 年;平均空腹血糖11.08±2.46mmol/L。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B1、B12,其中维生素B1100mg, 一天一次, 维生素B12500μg,一天一次。观察组则口服依帕司他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一天三次,每次50mg。两组均以15 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

(1)显效: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明显改善或消失,肢体无疼痛麻木感和皮肤异常感;

(2)有效: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肢体疼痛、麻木感有所减轻,皮肤敏感,仍有异常感觉;

(3)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肢体疼痛、麻木感无减轻,皮肤异常感。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并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经过治疗,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尤为常见,尤其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不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而且对患者造成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药,可以有效抑制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相关的多元醇通路,减少山梨醇在红细胞中的积累,抑制果糖产生。同时依帕司他还对患者的周围神经起到促进的作用,修复并纠正患者的功能障碍,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另外,依帕司他可用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并发的神经末梢障碍,减轻患者肢体麻木感和缓解疼痛,对治疗糖尿病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显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够缓解患者肢体疼痛,减少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应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郑轶.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13,35(09):1317-1318.

[2] 赵方宏.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 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7):1486-1487.

[3] 沈巍, 王丽娜.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09):683-684.

[4] 张颖, 曾朝阳, 邹雪琴等.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2):9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