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时代,课堂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摭谈

  • 投稿终结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83次
  • 评分4
  • 48
  • 0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11102) 王德健

[摘 要]生本课堂强调学生为主体。生本课堂需要“少教多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理性少些,情趣多些;讲析少些,练笔多些;提问少些,质疑多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少教多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4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穿针引线,让语文课堂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念,在课堂上对学生多点拨,多引导,多选择,多启发。因此,在探讨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要把“少教多学”作为基本原则来落实。

一、理性少些,情趣多些

现在的语文教学有时真的没什么意思,学生学得枯燥,教师教得乏味,特别是“那些句子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课本上对一些句子的所谓品味,个人觉得完全超出了小学生的知识范围。难道一些深奥的句子非要说出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才有意思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必归纳段意和概括主要内容,不再强调千篇一律地去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但依然有不少教师还是固守传统,逢课必分段、概括主要内容。还有,在应试痕迹较重的今天,教师总是强调基础知识的夯实,课堂变成了机械、反复的训练,“注意了,这题考试中经常考到”“这种情况在考试中决不允许出现”等,这些俨然变成了课堂上教师的口头禅。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它显得那么刺耳。这样的课堂还有乐趣吗?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我认为,无论如何,教师都要注意让学生的心灵放飞。有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引发学生的许多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譬如,我在执教《赶海》一课时,以文中的语气词“嘿、咦、哦、哎、哎哟”作为切入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并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赶海孩子的快乐。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因为在一遍一遍的试读和齐读中,是这些语气词让学生找到了在海边玩耍时的感受。学生在发出这些语气词的时候就好像自己也身在其中,在捉着小螃蟹,学生有种兴奋的感觉,听者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课才有滋有味,因为不光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文章的感觉,还读出了孩子们的情趣。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该是小学语文课堂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讲析少些,练笔多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理直气壮”的激情教授,这种状况的存在对教学改革来说是一种挑战。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互动、交流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师应少讲,讲多了学生就无法在课堂上获得思维、体验的机会,就像一个受人操纵的傀儡,很难使自己的素养得到提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动脑又动手,才会有创造。课堂上理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母语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语文,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果课堂上只让学生一味地读、说,那么学生的情绪将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一堂缺少凝神静思的语文课何来智慧的碰撞?

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堂小练笔。学生在阅读中,一定会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产生难以抑制的动笔之情。教师就应抓住机会,激励学生去动笔。例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句子的训练。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仿写:天上的白云时而像小狗,时而像小鸡,时而像小猫,时而像小猪。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时而喜悦,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无论你走到哪里,它们都将伴你左右。

2.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作者用设问的写法,具体写出了船的小,孔隙的窄)

仿写:怎样的山呢?昂首仰望,它像用刀削过似的陡峭笔直,直入云霄,连猿猴也难攀缘,是这样陡的山。(用设问的写法,具体写出了山的高和陡)

3.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用自己的真实感受表现出了孔隙的狭窄)

仿写:越往下走,那山洞越大。我伸长脖子向下望,阴森森,雾茫茫,不知它到底有多深,简直是进了《西游记》里的魔窟,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用自己的真实感受表现出了山洞的大和深)

语文学习中,动笔写作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它需要语法知识、章法知识、文字知识、标点符号的使用知识等。学生都能动笔写了,学生的笔尖已跳起顺畅的芭蕾,那么,教师还需要满堂啰嗦吗?

三、提问少些,质疑多些

由于繁琐分析早就遭到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口诛笔伐,于是,有的教师就把“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看上去热热闹闹,细一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琐碎而简单,没有思维爬坡和挑战,有的学生不用动脑就能脱口而出。这样的课堂,有什么效果可言?崔恋先生说:“问题不在多而在精。问题要提在学生的疑点上,提在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上,提在语言训练的重点上,最好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精心设计的好的提问能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形成一个探索问题的情境,能引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联想,从而化难为易,求得答案。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我们不妨换一种教学思路,变教师问为学生疑。因为质疑问难是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关键。但为什么课堂上却很少看到学生的质疑呢?一来学生没有质疑的条件和时机,因为整个课堂充斥着教师的提问。二来学生不会质疑,不知从何质疑,不知该提些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主要在后者。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要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之后等环节安排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认为,质疑时不要局限在一个词、一个句子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有关文章表层词、句的疏通性问题;二是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探究性问题;三是有关表达形式的鉴赏性问题;四是有关语文知识拓展的延伸性问题;五是有关对课文不同看法的评价性问题。这五个方面精当地指出了对教给学生质疑问难方法的引导。教师们可以在阅读实践中进行尝试。另外,质疑不仅要有内容方面的,而且要有语言方面的,如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这个句子为什么这样写……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一定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上三点,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不是就离有效、高效越来越近了呢?教师是学生心灵的点灯人。我们应该在课堂上不懈地点亮学生的心灯,生发智慧,达到“多学”而至“不教”。

(责编 刘宇帆)

同类热门论文
本类最新论文
本频道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