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10
  • 阅读量87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本文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出发,结合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进行探索,并对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六年级运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67-0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多改变,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不仅可以增加小学语文教学信息量进行,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导向,兴趣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如何为学生创设生动、具象的教学情境,则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集中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打开了方便之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在课件中插入辅助性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更为生动的情境,例如在《北京的春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的为学生展示春节期间北京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热闹、红火的节日氛围中,体会文本情感。


  2.突出重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重难点知識的突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会利用提问的方式为学生直接指出文本的重点,而学生只需要对重点进行记忆即可,这样机械化的学习过程会限制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挖掘,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重难点知识,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历史久远想,学生难以理解京张铁路建设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教师可以用课件为学生展示近代中国落后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理解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詹天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


  3.思维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思维启发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重点多放在语文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做题能力的提升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文字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连环画,让学生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然后再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利用续写、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对小女孩的故事创造一个新的结局。


  4.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通常只能从课本或者教学资料出发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但是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网络平台就成了小学教师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后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为学生补充课堂教学,如在《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这一组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查找各民族的背景资料为学生详细介绍各自的民族习惯,以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的及时互动,从而推动教学角色的转变。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无疑为教学实践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信息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科学的运用能够为教学改革披荆斩棘,不恰当的使用只会让教学模式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适度性,即教师应该把握好信息技术运用的分寸,避免出现时时使用、事事使用的问题,切实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2.启发性,即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切不可知识将课本内容用课件展示出即可,而是应该从思维拓展的角度优化课堂设计;3.情感性,即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避免课堂上过多的人机互动,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性特色。


  三、结束语


  总之,传统灌输式教学中机械的讲解、沉闷的课堂会对教学效率及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情境创设,营造一种适宜的情境和氛围促进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文字的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艺术性、趣味性以及情境性进行提升。


  作者:马效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