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我们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规律?

  • 投稿千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01次
  • 评分4
  • 38
  • 0

马超俊

吴高扬老师的这篇《雨巷》教学设计,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从诗歌的朦胧美、古典美、音乐美等几方面展开教学,把诗歌的多元解读作为教学重点,设计得很精致严谨,也很有新意有深度。不过,读了这篇教学设计,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我再一次想到了一个问题:诗歌教学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规律?对于这个问题,一下子要我说得全面明白,本人的学力又难以达到。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的:

第一,切不可把“诵读”这个诗歌教学的法宝丢掉了。很多老师都知道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加强诵读指导,但恰恰是在这个环节上我们常常做得不够,吴老师的设计在这方面也是一个欠缺。戴望舒的《雨巷》是抒情味很浓的一首诗,没有比诵读更好的方法能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意境美和朦胧美,没有比诵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要表达的深沉忧郁和低落彷徨的情怀,没有比诵读更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律动和情感共鸣的方法了!可以说,教学设计的种种目标的达成,都必须建立在诵读的基础上,对诗歌文本的种种解读,也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才得以实现。甚至可以说,《雨巷》的教学,老师一节课即使什么都没做,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出感受,也应该是成功的一节课!例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二句,“悠长、悠长”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学生如果能够读得低沉缓慢且适当延长,便自然能够体会到雨巷的幽深和空寂,同时也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绵绵愁思和无限哀伤;“她静默地远了,远了”一句,老师如果能在此指导学生放慢节奏,用失落的语气诵读“远了,远了”,那么,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一个极富古典文学美的诗歌意境之中,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唯美的艺术画面:“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从诗人身旁飘然而去,渐行渐远;诗人久久地驻足凝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双眸里贮满了无限的惆怅和失望。试想,在这样的氤氲着美学气息的教学氛围中,该会有多少美好的情感和鲜活的思想生成啊!

第二,切不可把灵动的诗歌教“死”了。诗歌的艺术在于含蓄蕴藉;诗歌的欣赏,讲究的是进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因此,诗歌的教学和鉴赏,最忌讳的是教死了和读死了。而吴老师教学设计的第二个环节是“理清‘确定’与‘不定’”,我觉得有些东西过于“实”和“死”。“雨巷”“丁香姑娘”“我”“邂逅”,包括“油纸伞”和“颓圮的篱墙”,这些都应该是作者精心选取的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美的意象,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意象群,共同表现一个苍凉阴冷、清淡素雅的意境,来传达诗人彷徨忧郁的情感,让整首诗浸染着浅浅的一丝愁绪、淡淡的一抹哀伤。这里不能也不必非要分出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同样,也没有必要当然更没有理由把诗歌中关于人物的刻绘说成是真实的,更不可无端地仅仅凭“希望”一词便推断出诗人的愿望是“虚幻”的。

第三,切不可把学生当成诗歌鉴赏家和评论家来教。中学阶段诗歌教学的目的何在?我想,对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来说,就是要让他们通过接触诗歌这个最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阅读的文学样式,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熏陶他们的情感精神,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往他们年轻的生命里注入一些纯粹而高雅的东西,使他们现在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使他们以后的人生有可能变得高贵脱俗。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品味和体验感知上,要尊重学生的“最初感受”,要让学生自己品尝“第一口奶”,而不是由教师来灌输或者强加给他们一些东西。《雨巷》这首诗,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最初感受到的就是美好的爱情,就是浪漫的邂逅,就是由邂逅而萌生的恋情和伤感,就是一个男生爱上了女生,没有别的,真的没有,教师大可不必把诗歌研究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一股脑儿地全塞给学生,让“理想说”“自我说”“现实说”等等之说冷却了学生阅读诗歌的火热情感,冷漠了学生与诗歌文本的亲密接触,冷淡了阅读诗歌的浓烈兴趣,在他们刚刚品尝到的新鲜的诗歌味道里添加异样的口味。中学生就是中学生,不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不是研究生,不是博士生,不是从事诗歌理论研究的大学教授。我们主要的任务不是培养诗歌研究专家,而是让学生的身上多一些诗性的东西。当然,我这样说,并非一概反对对文本的深人多元解读,我只是强调一下应该尊重和呵护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对于一首诗来说,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阅历、不同文化的人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要在他们这个年龄硬要他们知道一切呢?《雨巷》的教学,主要还是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情愫美,古典美,别的可以点到为止,至于碰到一两个喜欢弄个究竟的学生,让他们搞一点研究性学习也未尝不可。

(浙江省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3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