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丐尊国文教育中的宗教情怀对语文育人的启示

  • 投稿尚诚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40次
  • 评分4
  • 73
  • 0

王东媛

语言文字最能启蒙益智、陶冶性情,语文学科最能潜移默化、引领人生。夏丐尊,作为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与翻译家,深谙个中之妙。他将悲天悯人、慈善虔敬,以及崇尚感悟、感化和升华的宗教情怀倾注于国文教育,充分发挥了国文学科语言文学艺术的育人功能。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他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成为当时国文教师中一个满怀宗教情怀的居士。

夏丐尊将自己所教的国文(中国文学)看作是语言的、文学的,又是艺术的,因此,他认为,国文教育就应当是语感的,文化的,又是美育的。他将宗教情怀融入国文教育,更好地发挥了国文学科的感悟、感化和升华功能。他的国文教育实践启示我们:学国文是学语言,教国文就要讲求感悟,“以语感人”;学国文是学文学,教国文就要谋求感化,“以文化人”;学国文是学艺术,教国文就要追求升华,“以美育人”。

一、语文教育贵在“以语感人”

夏丐尊是个讲求感悟、崇尚语感的国文教师。他教国文,很舍得在语言文字上下工夫,但不像一般人那样读一遍、讲一遍、抄一遍、背一遍,而是特别强调要悟一遍,悟出语言文字传递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悟出由语言文字而生发的不同见解,悟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进而悟出读书作文的门径。他特别强调在国文教育中着力培养“语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倡导国文教师做语感的“传染者”。他说:“一般作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

语感的提出,是夏丐尊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大创见和杰出贡献。作为提出语感概念的第一人,他对国文科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他说:“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而“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国文科教师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自己努力修养,对于文字,在知的方面,情的方面,各具有强烈敏锐的语感,使学生传染了,也感得相当的印象”。

怎样才能传染语感?他认为,主要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注重比较分析词语的细微差别”,凭借“感悟”,“品味其中的奥秘”。他曾举例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这种“说不尽的旨趣”和“说不尽的意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文字的“情味”,也即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情调和意味,它的感情色彩和意蕴功能。正如夏丐尊所说:“词儿不但有意义,还有情味,词儿的情味完全要靠自己去领略,辞典是无法帮忙的。……这情味如不能领略到,即使表面的意义懂得了,仍不能算已了解了这词儿。”当然,这还不够,还要进而懂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因为运用词儿的场合不同,意义也不相同。教师若能引导学生领略这种情味,就能很好地“以语感人”。

“以语感人”的又一个要求是,教师为学生讲课,要在充分发挥文本语言文学魅力的同时,以符合文本情境、符合作者本意的情调,以自己充沛的感情“以语感人”,让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感同身受、如痴如醉,从而领略语言文字的妙处。教师为学生写文章,也要“以语感人”,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知其心。夏丐尊与叶圣陶合著的《文心》,就是指导青年学生如何读书的三十二堂国文课。文章特地用故事体裁写成,内容多是两位作者的亲身体验。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涵盖全部语文知识,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求学环境,对于学生如何在读书时获得语感有极大的裨益。

夏丐尊提倡的传染语感启示我们,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传染语感于学生正抓住了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育的本质。这也正是今天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可见一切忽视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都不是正宗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贵在“以语感人”,重视和培养语感应当作为语文教育最可宝贵的经验。

二、语文教育重在“以文化人”

夏丐尊是个谋求感化、崇尚文化的国文教师。他的一生无不都在“以文化人”。面对国文教育,他深知必须以国文所蕴含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和文明传统,以国文教师自身的文学功底、文化修养和文明行为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先进的新文化”的新青年。如果说“以语感人”贵在感悟的话,那么,“以文化人”则重在感化。在“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感化”,可见要求更高。

在夏丐尊心目中,教师是具有文化修养的文明人,是学生的“感化者”,尤其是具有文学功底和文化涵养的国文教师,更应当凭借文本固有的文学文化内涵和自己的国文修养感化学生,凭借文学和文化的魅力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获得真情实感,求得移情、感化的效应。夏丐尊要求教师这样做,自己更是这样的楷模。正如朱自清在《文心》序言中所说:“丐尊、圣陶都做过多少年的教师,他们都是感化学生的教师,所以才写得出这样的书。”夏丐尊自己也说,虽然他“教的是国文”,但“第一件事是要以人为背景”,“使人成为人”,“真正的教育需要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可见,只有自己是“感化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以文化人”。

要“以文化人”,首先要发挥文本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化为自己“做人的态度”。针对传统国文教育中专注语言文字、忽视揣摩文章内容的偏向,夏丐尊指出,“学习国文应该从文字的形式上着眼”,这没有错,但目的却在“学习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能从文学上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用文字发表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该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关注“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尤其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作品所表现的观点和理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思想感情,都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很好借鉴。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因文解道”“披文人情”,从形式到内容探究语言文字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各种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做到既读出作者,也读出自己,从而学到做人的道理,获得做人的能力。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要“以文化人”,还要发挥文本之外无字之书的作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将生活中的无字之书“化”为“一个人成长的养料”。诚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单纯指望从书本中学习,就会因限于时空,缺乏更广泛的生活实践基础和应用舞台,从而削弱书本学习的效果,同时迷失学习书本知识应以生活为指归、应以做人为导向的根本。因此,夏丐尊在《教学小品文的一个尝试》中劝勉学生:“不要只从国文去学国文……不要只将国文当国文学”,还要多读“不用文字写的书”。要面向“大干世界”,“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读读没有字的书”,在“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感悟。即便学写作,也是学做人。夏丐尊在《中学生》期刊、《文心》读写故事、《文章例话》和《阅读与写作》等著作中提出的关于文章作法的基本观点,也主张写作要写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态度,写作学习中语言习惯的锻炼最终还要靠“个性形成”和“人格锻炼”,因而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今天语文课程标准对人的培养的要求。

三、语文教育妙在“以美育人”

夏丐尊是个追求升华、崇尚美育的国文教师。他认为,自己虽然只是一名国文教师,但培养的应是“德智体美群劳”全面发展的人,在体现语言文学艺术的国文教育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语文素养就不仅包含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还应当包含体现语文品位的对语言文学艺术之美的鉴赏能力,即审美水平。如果说“以语感人”贵在感悟,“以文化人”重在感化,那么,“以美育人”则妙在升华。试想,在“感悟”和“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升华”,不就是语文教育的至高境界?很多修行的人把升华作为最终目标,因此这当是夏丐尊国文教育中宗教情怀的最终指归。

夏丐尊深知国文之美,坚信国文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从而本着宗教情怀沉浸于“美的宝库”——国文教育,即以国文教育为平台,“以美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归,而不走单纯智育的极端和偏锋。当时蔡元培已提出“美感教育”,美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已有所提升。夏丐尊则劝勉学生不可只顾文化的学习,而忽略了对美的艺术的追求。

“以美育人”以什么为内涵?夏丐尊最关注的是“美的情感”。面对国文这一语言文学艺术,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他说:“文艺的本质是美的情感。”“感情的传染是一切艺术鉴赏的条件。”在他看来,作为语言文学艺术的国文是极有滋味的,这种滋味,就是它的美感所在。国文科中所学的文章各具特色,风格千姿百态,但它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美。学习国文,就不能放过富有情感的艺术之美。通过解读和欣赏,我们就可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直达心灵深处,从而获得丰富的美感。为此,就要引导学生探求国文所含文质兼美经典之作的魅力,从审美的角度沉潜涵泳,或对文中的美词佳句加以品评、论证得失,或对其思想情感加以评价、抒述情怀,或对其艺术特色加以赏析、评说优劣,进而对这些美的发现做出精当的描述和评论,从而培养学生审美的兴趣和鉴赏的能力。语文教师如果能在阅读教育、作文教育和口语交际教育过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那么学生就必然能逐渐发现语言美、文学美、艺术美,也能发现自然美、生活美,成为一个具有美学修养的人。

“以美育人”有什么好方法?夏丐尊最常用的就是通过“触发”提高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触发”,正是发现美、表现美的绝妙方法。接受美学认为,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在内的所有美学创作,都留有许多犹待填补的意蕴空间和未定疆域,由此形成的“召唤结构”就召唤着读者和观众去赏析体验,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解构和阐释,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美感。“触发”就很好地顺应了这样的需要。为此,夏丐尊经常鼓励学生读书时留心作者语言文字的内在美和表现形式美。他和叶圣陶在《文心》一书中曾对“触发”有过具体的阐述:“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见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通过触发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这种发现法和审美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推广的今天,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夏丐尊以国文之美育人的审美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当前整个社会对于美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低俗、庸俗、媚俗的读物充斥市场,中小学生阅读审美情趣偏低,以俗为美、以丑为美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向夏丐尊学习,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和鉴赏中“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审美乐趣”,在美的情感中进行富含真情和美感的创作,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