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情境中学语文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8-02-02
  • 阅读量542次
  • 评分4
  • 93
  • 0
  生活处处皆语文,如果割断生活与语文的联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源之水必干,无生活之语文必枯,所以让语文走进生活,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更是深入开展语文学习的需要。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情感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学中遇到情感体验方面的困难时,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地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注明年级、册数)《最后的玉米》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手法,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在收获季节里,一个长得很棒的玉米满怀希望地等待老婆婆来收获,可是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就在他心灰意冷时,老婆婆收割了他,夸他是“最棒的玉米”,并把他留作种子。这个故事想要告诉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信心。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不是教学的难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最后的玉米”的心情变化。突破了这个难点,文章所隐含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体会“最后的玉米”的心情变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情境中感受其心情的起伏。
 
  围绕这样的思路,在教学第4—7自然段时,教师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悟情感。教师先播放“收获的第一天”的课件,引导学生读“那个很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接着播放收获的第二天的课件,引导学生读“老婆婆朝那个很棒的玉米看了一眼,还是没有摘它”,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玉米的想法,学生找到了“明天,一定会轮到我的”这句话,从中体会出很棒的玉米“并不灰心”;然后播放其他玉米都被摘走了,地里只剩下“最后的玉米”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他是否还有信心,学生通过阅读,找到了“心灰意冷”,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这个词,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学生用“伤心极了”“失望”“绝望”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样的感受是符合最后的玉米的真实心态的,而有了这样的感受,在看到最后的玉米“获得最高荣誉”,即老婆婆将其留作明年的种子时,学生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信心”这个主题。能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利用课件创设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的影响下,学生一步步走进了最后的玉米的内心,即自己的内心深处。
 
  二、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行为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内容以人物为主,但文中某些人物的行为常常出乎意料,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学这类课文时,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人物的行为,对内容的理解必然流于膚浅,所以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人物行为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突破的方法之一是创设生活情境。
 
  四年级上册的《伯牙断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但伯牙摔琴的行为常常难以被学生理解。教学这篇课文时,学生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很多想法。有的说,伯牙不该摔琴,一代著名琴师仅仅因为失去一个朋友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太可惜了;有的说,伯牙应该从失去知音的悲痛中解脱出来,继续刻苦练琴,以取得更大的长进;有的说,如果他不摔琴,说不定还能遇到像钟子期一样的知音,现在他把琴摔了,一切成了泡影,这太不值得了;还有的说,真正的朋友是希望对方好,伯牙断琴也未必是子期所希望看到的呀,再说伯牙今后的路还很长。
 
  学生的这些想法来自于俗世,其中藏着的是世俗利益、自我中心,虽然听起来让人生出一丝隐隐的担忧,但这不能怪学生,现实世界如此,成人尚且无法自拔,何况这些年幼的孩子?深挖学生答案背后隐藏的东西不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任务,教师应该做的是,用语文的方式为他们传播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伯牙行为背后的情义。然而,这个故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理解的难度很大。反复思考后,教师决定采取“课件还原情境+教师讲述”的方式来突破这个难点。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以《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详细地讲述了这个故事,其中的很多内容《伯牙断琴》这个改写本中并没有出现。比如:得知子期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就在他的坟前重弹《高山流水》以寄托哀思。琴声惊天动地,招来山中百姓围观。众人“闻琴韵铿锵”,大笑鼓掌而散。伯牙见此情景更为伤心,于是对天长吟:“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吟罢,伯牙从衣间取出小刀,割断琴弦,将琴摔碎在祭台上,终身不复再弹。听到这里,很多学生有了感悟,真正的知音是心气相通、心意相投的,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有幸遇到,双方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比自己本身都重要,为其付出所有都在所不惜,荣誉、前途又算什么呢?个别阅读面宽的学生还结合孟子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初步感悟到人生中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伯牙所追寻的正是这样一种东西。
 
  学生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应该说与教师创设、还原了生活情境有直接关系。
 
  三、在生活情境中还原场景
 
  还原场景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抽象的词语和句子,进而理解文本的含义。
 
  二年级上册的《徐悲鸿画马》写的是徐悲鸿刻苦练习画马,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这篇精读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作者选取最典型的材料来表现文章主题,并通过细节描写把徐悲鸿刻苦画马的精神和他伟大的艺术成就表现得十分深刻。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种精神,教师抓住“徐悲鸿画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中的“入了迷”还原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理解。
 
  师:从“入了迷”这个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到徐悲鸿很喜欢画马。
 
  生2:“入了迷”说明徐悲鸿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画马上,一直画一直画。
 
  师:怎样“一直画一直画”?(学生语塞,表现出心明口不明的神态)大家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看看哪些词能表现徐悲鸿画马“入了迷”。(学生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找到了哪个词?
 
  生3:我从“整天”感受到他“入了迷”,因为“整天”说明他每时每刻都想着画马的事。
 
  师: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徐悲鸿“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生4:他早上一起床就想着画马,晚上睡觉也想着画马。
 
  生5:他吃饭时也想着画马。
 
  生6:他走路时还想着画马。
 
  生7:朋友找他玩,他心里却想着画马。
 
  生8:他连上厕所时想着的都是画马。
 
  (众人笑。)
 
  师:因为徐悲鸿每时每刻都想着画马,所以说——
 
  生(齐):徐悲鸿画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
 
  师:再读读这句话,还有哪个词体现出他画马“入了迷”?
 
  生9:“沉浸”。“沉浸”的意思是做事时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徐悲鸿整天想着的都是画马这件事。
 
  师:徐悲鸿吃饭、睡觉、走路,甚至于上厕所时都想着画马这件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画马,说明了什么?
 
  生10:说明徐悲鸿做事非常专一。
 
  生11:说明徐悲鸿练习画马十分刻苦,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
 
  师:徐悲鸿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与他做事专一、练习刻苦是分不开的。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入了迷”是一个抽象的词,学生对此心明口不明完全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抓住“整天”“沉浸”这两个词反复品读文字,还原生活场景,让其在头脑中再现徐悲鸿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马的世界里的情形,最终使学生建立起了语言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准确理解了文本内涵。
 
  李怡(作者单位: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