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革时期中国“红色经典”舞蹈的演绎形态

  • 投稿暗灭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215次
  • 评分4
  • 42
  • 0
  【摘要】“红色经典”是一个“后文革”的时代词汇,主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六、七十年代广为流传的反映中国革命艺术历史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本文从文革时期的红色舞蹈入手,深入研究红色经典舞蹈的演绎形态。通过分析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舞蹈,对其演绎形态以及表达方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总结,并深入挖掘红色经典中“红色”的深层含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红色经典;演绎形态;红色
  “红色经典”是一个“后文革”的时代词汇,主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六、七十年代广为流传的反映中国革命艺术历史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红色”是因为当代人对这段历史有一种情感归属感,而“红色”恰恰能成为这一归属感的精神指代。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是因为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奉献,在历史的积淀和考验下,红色经典在风格体系、认知结构、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突出展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理念,并将这些理念渗透到整个民族,普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瑰宝和精华。“经典”是当代人对于红色革命的一种尊重和艺术化的表达。
  纵观中国舞蹈历史发展脉络,基于新中国舞蹈史上红色经典舞蹈创作的两个历史高峰,我对1949年至1964年十五年内舞蹈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红色经典舞蹈作品进行了一些的梳理,并对其演绎形态的特征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东方红》、《五朵红云》、《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等。经过分析得出,红色经典类型的舞蹈作品总是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便是当国家有重要庆典活动,例如:国庆节、建党节等,这些时候总会有机会上演一场华丽的篇章。中国的红色经典舞蹈就是在这些不同的重大历史瞬间有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演绎着不同形态的红色诉说,留下了许多标志性的革命动作。随着社会意识的提高以及舞蹈艺术的渐渐成熟,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属于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纯粹且独立是红色经典良好的发展趋向。
  经过观察得出,“红色经典”舞蹈的核心理念有自己的民族时代特征,一是战士们赴汤蹈火、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二是中国共产党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不屈捍卫,三是人民群众以及共产党员对青春的无悔选择、无愧奉献。但是这类经典都是以舞剧的形式来表现红色革命主题,终极目标还是为政治而服务的。文艺为政治而服务,也就导致红色经典以“革命方向“为主导。
  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1959年,由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创编的革命现代舞剧《五朵红云》上演,这是一部表现解放战争的舞剧。通过《归来》《劫笼》《暴动》《初胜》《找党》《挺进》和《解放》7场戏,充分地表现了黎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反抗阶级压迫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是一部讲述解放斗争的舞剧,歌颂了党的远大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成功地塑造共产党员形象。这是红色经典舞蹈中第一次真实地将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在了舞台上。“翻身解放,改地换天的工农武装割据”就成为了红色舞蹈的演绎方式之一。与“革命英雄主义”的演绎方式一脉相承,但内涵却更为丰富,表述也更为深邃。
  1964年,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典之际,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无论是表达的方式还是表现的内容,都是迄今最为厚重,中国舞蹈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红色经典”,它包括舞蹈、歌舞等多种演绎形态,是表现中国共产党28年红色记忆的大型作品。赞颂了毛泽东领导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以及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它是革命历史时期舞台演绎的一座丰碑。
  之后1964年和1965年分别上演了一“红”一“白”两部红色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这两部舞剧在红色经典中更加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它是以西方芭蕾舞剧的形式演绎,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是对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有效探索。二是在表现中国革命题材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人士的光辉形象,用西方的艺术形式良好的表达了中国的政治话语。经过多次的磨练,在众多艺术家们的奋斗之后,终于实现了在不丧失艺术品质的同时满足“艺术为政治而服务”的目的。
  其中,《红色娘子军》主要塑造的是琼花和洪常青两位革命英雄人物,不仅通过洪常青的角色塑造了成熟的共产党员形象,而且通过吴琼花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它通过表现用过“工农武装割据”来实现苦难大众的翻身解放,封建社会的改地换天,激励人民群众进行当时“无产阶级”的第一要务:阶级斗争。因此,塑造琼花等形象表现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革命并取得成功,是具有激励和带动作用的。这一时期红色经典舞蹈的演绎形态不仅仅是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更是具有远大革命理想的。《红色娘子军》的问世带动了许多革命现代舞剧的创作,而这样的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演绎形式,那就是夺取政权的革命武装斗争。
  而《白毛女》讲述的是一段有关于阶级斗争仇恨题材的故事,其中《北风吹》是最具代表性的舞段之一,并且广为流传。动作语汇贴近现实,对于形象的塑造上具有一中崇高的精神内核,并且,在崇高中还具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悲壮情怀“。就像喜儿,在强大的邪恶势力面前具有坚毅的反抗精神。她的不屈服,她的正义,给人一种“崇高”的美。但是,她的命运有使无比艰辛和坎坷的,最后也是以“牺牲”来作为舞蹈的高潮来加以表现的。磨难、求索、坚贞、信念等为“牺牲”所做的铺垫,都成为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有力注脚。因此,它在聚焦“崇高”之时营造的一种浓郁的悲壮氛围,寄寓了一种深厚的悲壮情怀。就如康德所说:“我们称呼这些对象为"崇高",是因为它们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力量……”。所以说,红色舞蹈在那个时代主要是给予了我们强烈的民族精神力量,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追求。
  “红色经典”的精神经久不衰,除了在经典中寄托了整个中华民族对国家的强烈情感之外,还有一点在于它的作品本身。红色经典舞蹈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之处还在于它演绎形态中的美学追求:在编创过程中努力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友情有义,个性丰满,形象鲜明的人物。红色经典通常塑造的都是在危难面前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献身酬志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的英雄形象。如《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洪常青,《白毛女》中的喜儿等。这种“符号性”的人物,使整个作品有了强有力的支撑,结构变得丰富多彩。比如《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琼花“引导”和“被引导”的性格成长形成舞剧结构的“双重变奏”。努力塑造“符号性”的人物,不仅仅是红色经典舞蹈的特别的演绎形式,还是我们舞蹈结构形态多样化的有利机制。
  红色经典舞蹈中,“红色”当然是作品革命精神的主题,是贯穿始终的革命艺术追求,更是作品情感的积淀和充实素材。凝聚了强烈的革命情感的“红色”,成为了文革时期舞蹈的“主色调”。红色,寄托了每一个个体生命一生的信念与目标,这种坚忍不拔的红色精神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比如《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对于南霸天诱降的驳斥,《白毛女》中王大春对黄世仁罪孽的审判,都是如此。
  红色经典舞蹈不仅仅是新中国舞蹈编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它推动了新中国舞蹈艺术的创新和境界的提升,与时代与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斗争历史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不仅仅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迹,而且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思想财富和艺术珍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利景;“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文艺报;2007年
  [2]《红色娘子军》
  [3]王国俊;与《白毛女》相伴的日子
  [4]王克芬;《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
  [5]凌桂明;再论芭蕾舞民族化——从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