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 投稿mond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750次
  • 评分4
  • 31
  • 0

张晓琳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会计的兴起是经济建设逐步完善的一部分。我国的环境会计发展的较晚,结合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实践,本文从总括的角度来探讨会计体系的理论构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会计理论 环境会计 理论体系

一、引言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共存所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会计也因此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不断地统计相关数据和现象制定相关制度体系。环境问题不仅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不仅需要考虑在各不同资源的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将环境问题以会计核算的方式呈现出来。根据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性欲望的无限原理,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成了实践指导的理论依据。

联合国大会在1998年2月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这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份较为完整的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国际指南。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在环境危机中及早醒悟,不仅在理论方面,在实务应用方面有着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我国环境会计的道路仍处在初级阶段,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建设,更需要实践的检验。

二、中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一)会计环境的目标

环境会计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体化,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

(二)环境会计核算的理论假设

(1)会计主体的假设

环境会计主体的假设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说,但是从总体意思而言,可以归纳为特定的会计主体不仅要披露自身经济活动的情况,还要将所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和非财务信息极其所发生的重大事项及时对外报告。

从宏观角度而言,作为资源拥有者,由于生态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之间所形成的链条式影响,所在国家必须对其资源开采产生的成本、补偿、收益的取得等进行宏观范围的核算。从微观角度而言,会计主体这一假设注重的是行为特性,而非所有权特性,即在参与经济活动的同时,会计主体还可能对其他主体或周边的事物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如工厂的运营排污导致周围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等。但是这种非财务披露至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得以衡量,是传统会计无法满足的。

(2)持续经营的假设

能够持续经营是每个公司企业的目标和期望,但就目前环境不算加速恶化的形式来看,所有的经济活动会因此而被迫终结。 因此,在不断开发的同时,要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把此责任纳入经济活动的目标当中去,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核算、计量、评估等,控制好量的尺度,只有如此,会计主体才能较为顺利地持续经营下去。

(3)会计分期的假设

为了使会计使用者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环境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会计主体不仅应当提供财务信息,还应当包含重大非财务事项,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且要保持各个期间信息的连贯一致。

(4)多元化的假设

当环境资源被纳入会计系统以后,存在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两种形式,在计量上还未存在一定的标准,具有模糊性,而且有些环境状况指标,如空气质量的变化程度、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沙尘暴强度等,很难用货币衡量并说明。

三、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作用

(1)承担环境责任的必要性

上个世纪初,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经济外部性理论,根据外部影响性结果,可将其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是对外界造成不好的影响,可进一步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不经济性理论说明了环境问题是经济根源,企业应当按其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来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把外部成本内部化。政府应实行必要的干预,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定企业的行为。

(2)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在面临经济、社会、环境的背景下,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这是在现实经验与对未来的忧患中总结出来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在限制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上,寻找再生资源替代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并且改变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人类的一切经济行为在地球的承载范围之内,甚至有利于生态的孕育成长,才能促使人类经济社会越走越长

(3)丰富环境管理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管理者通常采取各种方式包括法律、技术、宣传等,对环境会计对象进行有效的管理。环境会计就是其中的一种,更为准确、高效地计量和评估环境状况,以便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控制,是环境管理不可忽略的工具之一。

四、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议

(1)丰富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在丰富环境会计理论时,需拓展会计对象、发展会计计量模式、融合经济信息与环境信息等各方面要素。关于会计对象,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环境行为等,这些在原本的传统会计是不存在的,丰富了资金运动的内容,增加了非货币的指标。而这些要素又需要一定的模式加以计量,才能呈现给报表使用者分享,这就需要一定的衡量标准,货币是再此也很难发挥其计量作用,管理者需要利用实物计量单位来核算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改变情况。有了充分的会计要素和计量方式,报表使用者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活动情况,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二者缺一不可。

(2)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我国的环境会计发展需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借鉴,并结合中国特色的制度和会计文化,研发出适用于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

(3)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会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若要有效的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必须创造有利于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会计环境。

经济环境是决定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二者是同序渐进的。我国理应制定相关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做到强制性规定,提高企业责任性,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为我国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提供现实操作标准。

科学技术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会计环境因素,环境会计的科技化方便了环境状况的测量和估计,是传统会计的延伸,有利于会计的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结合,解决当代人面临的高度综合性的问题。推动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社会文化环境的必要性,其中极为重要的便是教育环境。教育水平越高,人们的素质越高,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就越高,会计整体水平就会较高。因此,为了使得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就必须加强会计教育力度。

五、结论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环境会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的,环境保护是环境会计的实行目标之一,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提供指导意义。面临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形下,构建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

张晓琳 (1990-)女,福建泉州人,硕士学历,江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市 3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