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投稿杜行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41次
  • 评分4
  • 67
  • 0

钱 强?

(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北镇小学 553100)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中,把“使受教育者学会与他人合作”作为其内容之一。而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进行合作交流的必要条件之一,“新课标”规定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壳”。因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步进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往往被认为是文科老师的事。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容易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学生只要会思考,能解对题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与同学交流时经常出现因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欠缺,缺乏起码的完整性、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无法正确地阐述自己要表达的观点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步进行。让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精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果.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难确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能够准确、流畅、合理、完整地把自己的思想、见解、问题向他人表述出来,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1.1.在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观察又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教学中,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示范用小刀“切萝卜”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看清“切”成长方体的过程。要求学生说说:你从老师“切萝卜”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是怎样形成的;再通过对实物(如火柴盒)的观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等实践活动,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把观察的结果,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整理后,用数学语言表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所有特征。这样,通过学生观察感知,动脑理解,动口表述,不但能深刻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2.在说理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思考,即想一想,实质就是把外部的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大脑的认识活动,这是内化的思维活动。而思考是否正确,是否有条理、有根据,还要靠思维的工具语言来检验。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说理的表述,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而且可以检验学生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完整、有条理、准确。如教学分数乘法,计算×7时,学

生算出结果后,要求学生口述算理:“我是根据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来计算的,用分数的分子2和整数7相乘的积是14做分子,分母15不变,乘以7的积是”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加深对法则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按运算意义口述列式根据、解题程序和解题方法。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程序,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思维力。?

1.3.在操作、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操作使用学具,在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在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动作思维与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在操作的同时用数学语言对操作过程描述:先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重叠,再让其中一个三角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180度,接着把这个三角形平移,最后转化成了和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过程完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表达思考过程和结果,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向上,思维活跃,使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1.4.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把生活语言、书面语言转化成准确的数学语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具体来说:一是说话的完整性不够。二是说话的准确性不够。三是说话的简洁性也不够。而且,学生习惯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语言一具有高度的抽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真正理解的要求。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对错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多理解。例如:在学习“正比例的意义”时,对于正比例的概念: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他们的比值不变,这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在这个概念中有很多词都很重要,(如相关联,比值不变)要理解透彻。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们认为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2、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1.1概念表达要准确,

学生在叙述概念时要准确,比如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要提醒学生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它对应的高。在叙述梯形的概念时必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突出“只”字。?

2.1.2判断说理要准确,

判断说理要求学生讲清楚理由,理由要充足,说理有根据,要准确无误。比如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表达得越准确,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越深刻,它能直接反映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反之则

2.2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2.2.1.表达形式要完整,

有的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往往从一半开始,久而久之造成话说一半的毛病。学生站起来回答时,老师可以先做示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这句话我认为不对,主要错在·…”“XXX的说法我反对,可以这样想……”等等,回答结束后,让学生说“回答完毕。”?

2.2.2.表达内容要完整,

如教师运用小组交流的教学方式时,提出交流的内容有若干点,学生在小组交流后汇报小组的意见时,一定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是代表小组的意见,要把小组同学的所有意见毫不遗漏的表达出来。如果意见表达的不完整,开始可让小组成员补充,但要对汇报的同学明确指出他没有完全表达出小组的意见,希望下次汇报时改进。?

2.2.3.表达后要有评价,

学生表达完后要及时反馈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生的

评价,开始老师可以针对学生评价语言的乏,提供一些参考,如:我想为某同学(小组)做一点补充,我可不可以为XX提一点建议,我非常赞成(欣赏)XX的想法……学生借助语言这座桥梁,能流畅、自然地反映各自的心理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拓展到知识、能力、过程、非智力因素等。如:“XX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我发现他计算时的过程错了,应该是……”“XX的回答声音太轻了(太快了),我没有听清楚,能不能再说一遍。”“XX的做法给我一点启发,原来我的思考方法是错的。”通过学生这样的表达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的完整性,而且可以防止一部分学生匆忙下结论,思考不充分的现象发生,课堂文明有序,同学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2.3.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2.3.1语言表达的有序性,

语言的有序性,指说话有条理,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次序。如比较5.962和5.955的大小。要启发学生这样说出:比较5.962和5.955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一样大,再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也一样大,就看百分位上的数,5.962百分位上的数是695.955百分位上的数是596大于59所以5.962大于5.9550这样有意识地长期训练,可训练学生语言的有序性,学生说得有条有理,必然反映出他思维上的条理性,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2.3.2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在训练上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法则教学注重算理;二是公式教学注重推导;三是应用题教学注重数量关系分析,找出解题思路。在方法上要安排好教学的层次,教学的层次主要体现为讲解的层次,提问的层次。比如概括法则的主要困难是语言梗阻。因此,应结合讲解算理,训练学生说相应的话,把算理与法则衔接起来,互相渗透,算理讲完后法则便呼之欲出了。如讲小数加减法,让学生知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时可以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转化为整数加减法,先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要怎样做(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同的计算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然后说明小数也要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能做到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说理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3、结论?

总之,数学应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基本技能,从小学数学开始,不断训练学生,很容易使学生养成言之有理,做事干净利落的好习惯。数学语言是非常严谨的,数学思维是往往借助数学语言进行的,培养学生学会说数学,让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