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 投稿熊伟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257次
  • 评分4
  • 80
  • 0

白锦秀 刘亚茸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027-04

1.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数十个民族在此地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其中,世代聚会居省内的的五个民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和土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如藏族的赛马、赛牦牛、射箭、抱石、围棋、藏戏、负重、古朵、朵加、拔河、游泳、博克等;回族的赶木球、掼牛、爬木城、回族武术、打梭儿、训鹰等;土族的轮子秋、拔腰、蹬滚、打毛蛋、台毽巴嘎、骑马、射箭、拔河等;蒙古族的摔跤、赛马、射箭、套马、蒙古象棋等;撒拉族的打岗、蹬棍、拔腰、打蚂蚱、撒拉赛瓦、皮筏子、摔跤、举重、射击等。

2.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征

2.1民族性、独特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比较,具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气息。以少数民族节庆作为依托,体现的是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同时突出其娱乐性、表演性和可观赏性,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虽然,近些年来某些民族节庆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本来含义,娱乐成分越来越浓(如:藏族的“落赛”、“祈愿大法会”),但对于本民族之外的人来说,一般具有“新、奇、特”等特点,这也使之受到了外界的青睐。

2.2地域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会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是在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经过时间与历史长河的冲刷,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由于环境不同,青海省各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脉、黄土高原以及青藏高原是蒙古、回、藏、土族、撒拉族等主要民族的聚集地,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差,当地的居民习性也与其他省份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格豪爽、粗犷,尚武、崇力的气质和个性,这也就促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一例外都具有自身民族的地域性质。

2.3节庆性

青海省各少数民族由于其地域上的差异,其传统体育的产生来源除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之外,还与各民族的传统庆典息息相关,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主要以其本民族重大的节庆作为依托,从节庆的类型上看,大致可分为宗教祭祀类、新春伊始类、婚恋郊游类、农事生产类、娱乐狂欢类五类。如:青海境内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帮节进行赛马、叼羊等传统体育活动;藏族的“望果节”,进行饮酒、歌舞、赛马、射箭等欢庆活动;土族“七月会”期间会举行“轮子秋”、“安昭舞”等体育欢庆活动。

2.4 宗教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最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为宗教而服务。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变化中,某些节日以及体育活动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含义,娱乐性质越来越浓,但并不代表人们完全把这种信仰所摒弃。青海省各少数民族宗教祭祀种类众多,如青海省境内的藏族居民信仰的主要是藏传佛教,在藏族中开展的较为普遍和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大都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直接起源于宗教。

2.5 艺术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宗教性决定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必然也是一种艺术。蒙古族的蒙古式摔跤、土族的“轮子秋”、藏族的“赛牦牛”、保安族的夺腰刀等项目都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性。同时,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服饰等文化形态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如青海著名的“花儿”、人神共舞的“热贡艺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那顿(七月会)”以及流传千古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等,都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些文化形态与民族体育相辅相成,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来源和基础。

3.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劣分析

3.1 优势

3.1.1 青海省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神秘壮丽的青藏高原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主要与其宗教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青海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3.1.2青海省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

青海省地处连接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丝绸之路”现今已经开发成旅游路线。而近年来,随着以“大美青海”为主题的宣传营销,青海省的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之相联系的旅游交通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例外,现已初步建成相对健全的交通网络。

3.1.3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青海省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相继成功举办了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来自青海省的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参加押加、举沙袋、赛马、拔河、射箭、民族式摔跤等具有高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促进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2劣势

3.2.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青海省经济的落后,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尤以州县饭店住宿条件比较差,数量不足为首,多数旅游景区(点)和接待设施,特别是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比较差。青海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3.2.2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还不成熟

虽然青海省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得比较迅速,但仍停留在风光旅游的层面上,体育旅游占的比重相当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则更少,部分情况下是依附于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而进行的。因此青海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区民族体育活动仍处于自然状况,没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不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利于这种特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传承出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利,使得一些原本就与当地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体育资源遭到摒弃。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都是源于其生活的形形色色,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理念等各方面的不一样,就会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或者文化出资按断代的现象,许多传统项目或者少数民族文化也因此濒临灭绝。

4.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推向市场

将现行社会的宣传方式(报纸、书籍、书刊、电台、电视、互联网)充分运用到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上,做好青海省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形象设计,并将设计好的形象进行推广营销,如“七彩互助”等,在游客心中形成既定的旅游形象。同时配置优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套餐,开通旅游的定点专线车,借助“口碑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建立“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网站”,将青海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全面而详实地介绍给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高原特色,从而使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4.2加快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涉及民族、宗教、历史、自然、地理等各领域,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独具特色和魅力,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很大的人、财、物的大量投入,因此,要加快青海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步伐,必须促进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青海省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宗教信仰等特点,建立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完善基础设建设尽量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从而达到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双丰收的局面。

4.3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要使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企业等相关部门结合起来,由政府统一监管调控规划,尽最大力量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根据国家的政策,从市场的角度对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选择、包装,统一管理规划。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在各县市、各景点应合理分布,尽量避免产品项目重复,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套餐,要和当地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要符合当地的民族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4.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青海省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各高等院校,目前比较成功的是青海省民族大学,而由政府组织的培训机构更是少之又少。而要成功开发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并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不仅要懂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要熟知旅游业务,既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又要突出民族特色。

4.5突出优势,打造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

依托青海省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较系统而生动的展现出来无疑是一个有效而可行的方法。把相关的少数民族节庆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充分利用青海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点,扩大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影响力。建立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村、充分发挥青海省“环湖赛”的品牌效益,带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品牌发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少数民族风情与我省的独特自然风光相结合,从而推出一些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骈一蕊.青海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0(6):358-359.

[2] 宋积萍.关于青海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04):39-40.

[3] 邓彩兰.青海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之我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3) :54-56.

[4] 赵苏吉.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 :09-13.

[5] 邸平伟.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2(3):2-16.

[6] 顾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J].体育学刊,2002(3):49-51.

[7] 孙翠琪.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37.

基金项目:2013 年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科研项目《文化创意视角下的青海文化旅游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3-QSY-2

作者简介:白锦秀(1981-),女,汉族,青海省乐都县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刘亚茸(1994-),汉,陕西渭南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公共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