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1-18
  • 阅读量118次
  • 评分0
  • 0
  • 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所有的认识和智慧都要从动手、动作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始终是数学教学的短板。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提高认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1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性


  关于动手的重要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真正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脱离了动作和体验去谈思维,是不科学的”。在知识学习中,动手操作是加深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知识性,许多知识都枯燥、抽象,要想单纯的依靠知识灌输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理解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过去,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都是以理论教条、机械训练为主,根本不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也受到影响。这种教学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因为真正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以受教者为主体、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而动手操作恰恰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协作提供了机会,并且,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看清问题的本质。因此,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要求。


  2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


  2.1立足于教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初中数学教材是专家学者共同合作、研发的结果,教材知识体系安排整体,内容的前后关联、融合性较强。并且,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还安排有许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二十一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呼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维活跃、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然后,认真研读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以教材为基础,深挖教材中可以进行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或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在“图像的初步认识”章节,人教版初中教材上安排有“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方面的内容。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准备好篮球、台体水杯、长方形、圆柱、圆锥等实物模型,让大家根据实物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方向去观察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所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使学生在看、画过程中学会看三视图。当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M,让每个小组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自己要制作的图形,并让各小组提前准备硬纸片和剪刀,让学生以小组为中心去裁剪、制作立体图形。再让大家从前面、左面、上面三个角度去研究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要从哪几个角度向别人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征等等。在此基础上,让每小组选出一个学生,让学生进行展台展示和总结,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动手能力。


  2.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是广大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指教师将教材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开发思维、培养技能的教学形式。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中去,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通过交流合作、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还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出具有动手操作和探索价值的知识点,借助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理解、讨论、解决,去验证、运用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初中数学“圆锥的侧面积”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大家按照多媒体示范,用硬纸制作一些圆锥,接着用剪刀将圆锥沿着母线剪开,让学生仔细观察圆锥的侧面积是不是一个图形(扇形)。然后,提出以下问题:“扇形面积是不是等于圆柱侧面积呢?是不是可以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出圆锥侧面积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去进行动手操作和计算。在问题驱使下让学生抓住知识的连接点、问题的切入点、矛盾的焦点,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直至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整合可以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教学的内容,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方法,采用各种方法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以促使学生朝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重发展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