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证书考核在数控专业的实施

  • 投稿蘑菇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047次
  • 评分4
  • 49
  • 0

吴光明

(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广东 东莞 523106)

摘要: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以专业技能项目培训为中心的校本证书考核,能有效促进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本证书考核;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吴光明,男,1969年生,安徽滁州人,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塑料模具设计与加工、CAD/CAM数控技术的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与管理存在的困惑

1.中职学生的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不断下降,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薄弱很多,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自主学习和接受知识能力不高,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自我约束力较差,进取心不足。

但中职生也有中职生的优点:他们活泼好动,喜爱自己动手,事事愿意落到实处,对工作不挑剔,吃苦耐劳、好胜心强、不甘落后……

所以,中职教育中,我们只能选择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来培养中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轻理论教学重动手能力培养是中职教育的共同选择。

2.中职数控技术专业特点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制造业加工技术,它不仅需要机械加工的专业基础知识,若要更深一层发展,更需要数学、英语、立体几何、计算机、模具设计等综合知识。在中职教育中,数控技术专业应该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密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基础够用、编程能力较强、操作技能较宽的专业特色。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大量合格的数控技术蓝领,即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及设备管理维修的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此类数控蓝领是企业数控人才需求最大的部分,占企业数控技术岗位的70%。

3.数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东莞是全国著名的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发达的制造业催生了东莞模具行业的发展,数控设备又是模具制造的必备装备。企业要求员工具备传统的模具技术的同时,更需要数控加工技能人才。东莞对数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现有的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东莞制造业的需求。模具设计、模具开发、模具维修、CAM/CNC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东莞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2009年,我市工业总产值3760亿元,其中制造业占了近九成。制造业人才需求急剧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东莞市每年制造业人才需求为15000人,其中技能型数控、模具技术类人才需求约5000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着。虽然东莞目前已有十余家学校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但每年数控技术专业类毕业生不足2000人,东莞劳动力市场对数控人才的需求仍然是供不应求,特别是数控设备操作与加工、数控编程与设备维修等实用型人才的供须矛盾十分突出。这给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出有别于高等院校的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培养出专业技能娴熟、特长明显的具有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工人,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4.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存在量化问题

中职学校在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由于数控技术的软、硬件日新月异,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快。数控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调整频率快,教材更新速度快,各个学校很难有统一的课程安排,同样的课程会出现不同的教材。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教学质量管理往往采用松散式管理,通常是任课教师上完课程后根据所教内容出题来考核评定自己的学生成绩,往往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没有参考性,而传统的笔试对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大意义。如何量化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管理的一个难题。

5.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可以作为教学质量评价重要依据,但是实行起来较为困难。一方面由于报考费较高、证书种类有限或时间安排不一致等原因,学校往往只能组织学生参加其中的一种。另一方面,职业资格证书很难对学生专业学习进行阶段性评价,对学生系统构建专业知识帮助不大。

数控专业中职生在校期间,参加了AUTOCAD计算机辅助绘图中级证以及数控加工中级证的考试。但这两种考试只是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某一时间段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不能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学校可以制定类似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方案,较系统地对学生在计算机各方面做出要求,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面对学校的实际和数控教学管理存在问题,我们采用了校本证书考核模式对教学进行改革。

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校本证书考核模式

1.校本证书考核模式

校本证书即是校内专业技能项目培训证书。校本证书考核模式,就是学校为了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量化管理,成立考评小组,确立专业技能考核项目,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以证书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给以等级评定。校本证书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专业基本技能构建。对于数控专业而言,就是确立数控专业中职生在三年学习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项目。

2.数控专业基本技能的构建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数控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现代企业对中职学生专业需求,确立中职生应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并制定相应考评标准和方案。通过调研,了解企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明确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以鲜明的实用性适应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多年同企业的合作调研和反馈信息,确定了数控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从业领域,涉及产品开发与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数控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普通机加工等方面。

我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明确职业岗位,层次定位准确,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制定专业技能考核项目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出路,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时有了一技之长。以下表格列出我校构建的三年数控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项目。确立了专业技能项目,然后制定考核大纲和评级标准,细化考核内容,使师生明确各个项目应掌握的技能内容及考核具体要求。

3.校本证书考核实施过程

构建了专业技能及考核标准,明确了教与学的目标之后,如何切实地付之实施才是重中之重。首先,对每一项专业技能成立考核评定小组。考核小组由数名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职责是分析、研究、制定考核大纲和考核评级标准,确定考核时间,组织考核试题,完成技能考试监考、评卷定级工作。校本证书考核实施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各考核小组成员在学生考核完毕立即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严格成绩评定,取平均成绩评定出相应的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并在校本证书上进行登记,考核没有通过者安排补考。校本证书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及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4.实施校本证书考核的意义

以上,我们初步了解了校本证书考核模式。在中职学校教学实施校本证书考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造就一大批专业能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打造专业的品牌、突出专业办学的特色具有深远的影响,真正落实“技能娴熟,特长明显”的专业办学目标。同时,能够量化教师教学质量,横向比较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专业教师不断改进方法,学习新的数控技术和新的教学理念,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

表面上看,校内证书不具有国家级、省级、市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但是它更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教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各方面专业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数控专业技能的时间和空间。

三.实施校本证书考核,改革数控教学方法

校本证书考核只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要发挥其作用和优势,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数控专业基本技能。

1.改革课程结构

中职课程一般由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构成,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学生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所构建的“数控专业基本技能”, 改革课程结构。分项目确立教学大纲,细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努力寻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经,调动学生主动拓展学习数控专业技能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较好地实施校本证书考核,让学生适应校本证书考核掌握数控专业的基本技能,大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环节上安排了更多的实习时间,学生实践环节时间占学时的二分之一以上。强化上岗技能培训,教学内容不过于强调学科完整性,而是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注重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校本证书考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企业需求,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精简整合理论课程,注重实训教学,加强了金工实习、项目教学等机械、模具制造生产的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适量增加了数控高级编程加工技术和模具设计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的,合理地规划自己职业生涯。

2.改进教学方法

校本证书考核只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要发挥其作用和优势,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兴趣,多利用实训设备、实物教具、视频、多媒体和仿真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要有新意,多用企业中的案例,多增加实践机会、多动手、少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控专业校本证书考核实施过程中,我们广泛采用了职业教育中常用的“项目教学法”。将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

例如,在《金工实习》课程中,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普车、普铣和钳工三个模块项目。围绕这三大知识模块进行展开,在分成若干个实训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实际应用的课题。实施项目时,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然后按一定原则对学生分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并设计出各自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估分析后再在机床上加工。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导演或策划的角色,学生是主角,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每个过程,自己想办法完成任务,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数控专业三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我们广泛地采用“任务驱动法”。即教师设计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去完成。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设计、课堂设计、上机作业、项目设计等教学项目中都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践加工中掌握技能。如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加工、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复杂零件的数控铣加工、数控车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等任务都是如此进行,布置任务给学生,鼓励同学们独立完成作品,也可以成立研究设计小组分工共同完成,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查资料、学习、研究完成作品设计,学生通过亲手设计作品展现自己的才华或本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务驱动法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他们今后的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良好基础。三年职校所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在数控加工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光靠学校所开设的几门课程是远远不能满足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需求。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数控应学的知识,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够跟上科技发展的需求,根据工作单位的实际需要,独立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以获取更深、更广泛、更实用的专业技能。

3.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我们在数控专业广泛地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在一年级开设了普车和普铣第二课堂兴趣小组,二、三年级开设了数控车和数控铣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以更新更广的知识面、新的教学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丰富,为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着重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并考虑给表现突出的同学提前报名参加技能鉴定等级考试。

4.大力开展技能竞赛

为了强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努力钻研技术技能,加快我校数控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为以后省市级的数控竞赛作准备,提高我校数控专业的影响力。我们还在各个学年都举办各项数控技能竞赛活动。规定数控技术专业全体学生都必须参赛。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不同的竞赛。为了更有效地渲染比赛的效果,数控专业科牵头组建竞赛组委会,并成立相应机构,统筹指导做好竞赛的各项工作。根据各学期所学的科目开设不同的比赛。如在本学期进行了数控铣工、AUTOCAD、金属实习项目的竞赛。竞赛标准一切按照全国比赛有关规定执行。08级学生参加的数控铣工项目,以数控铣工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为依据。各组别命题在上述标准要求基础上,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的相关内容。比赛优胜的选手采用了一定的奖励措施,并给大部分合格的选手颁发了校本证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晓,朱迅.项目教学法在我校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

[3]钱晓菁,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中国电化教育2002,9

[4]李云祥,范胜英.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能力培养[J].职教论坛,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