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协同效应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4-20
  • 阅读量71次
  • 评分0
  • 0
  • 0

  任何看似通向胜利终点的捷径式的管理秘笈一旦被发明,几乎就意味着它指导实践的使命的结束。


  企业管理的协同,指利用协同论方法,对企业管理的协同规律进行研究并进行管理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就是利用协同的基本理论指导企业完成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而使用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企业管理的协同,强调的是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注重企业内部资源优势的发挥和利用,且应关注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变化,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统一起来。


  企业管理协同效应具有以下特征:(1)同步性。企业管理协同强调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在时间上要求紧密衔接,在空间上要求各要素同步,这样可对现有资源进行最优化整合,达到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的目的;(2)优化性。实现管理协同是对现有各种管理要素进行整合,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手段使得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更加协调,使得要素组合出现1+1>2结果;(3)目的性。企业管理的协同效应本质上是实现系统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这里的优势互补并不是简单的协同要素的功能叠加,而是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运作,使企业管理呈现最优化结果;(4)支配性。协同效应具有宏观调控特点,因此对生产和销售各环节都具备一定的支配控制性。


  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的协同效应?


  资源优化配置企业一切经营战略的实施总是建立在一定企业资源基础上的,通过对企业资源结构的优化,使企业各环节间衔接更加紧密,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协同效应的实现,战略发展的重新定位,本身也是对资源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的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管理协同效应的实现是由企业资源的选择和配置决定的,只有对企业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配置,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管理的协同效应。从国外企业管理的协同发展的实践来看,企业资源的选择主要有诚信原则、成本最低原则、合理分配原则、利益共生原则、互补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等六种资源选择原则。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市场参与主体,担负着协同各方的利益分配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管理人员只有站在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上,才能对企业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使每个生产或销售等环节的资源都获得合理收益分配,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资源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各环节单元组合企业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各环节资本的最大限度的增值,这就需将企业所有能支配的资源合理的配置于相应的业务环节上,从而实现各环节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协同效应才能更加明显。(1)相关多元化。企业管理协同效应应通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企业可以某种技术为核心,使企业技术优势在企业内部得到最大程度的转移和利用,技术协同效应是企业相关多元化实施的关键:(2)价值链一体化。协同效应价值链一体化要求企业打破自身链条和资源的限制,向产业内的上下游链条延伸,形成新的价值系统,如可对不同生产技术或者作业进行合并、加强内部各环节的控制和协调、构建系统内信息化体系等。价值链一体化的协同战略管理可涵盖价值链上资源信息的获取、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全过程,可以说,各节点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产生影响。价值链一体化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反复的、不断完善的计划与控制过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价值链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组织结构转变美国著名学者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企业成长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组织结构必须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获得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组织结构作为一种制度应为复杂的企业管理提供理论性的指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也遇到了挑战,突出的表现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稳定和变化的关系、单一和多样性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组织结构要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发展需要,必须积极地探讨发展新模式,促进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应有具体的发展战略和愿景,新的组织结构应既能保证其实施,又要承认企业管理价值的多样化,在企业管理层中接受也必须允许不同的管理风格和观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