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应激反应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 投稿叶洛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290次
  • 评分4
  • 52
  • 0

吕鹏翱?

(黑龙江省宝清县畜牧兽医总站155600)

猪只受到任何刺激,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即可以作为应激原而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的总和。应激反应的目的是动员机体全部防御机构和能力,去克服应激原的不良作用,保持机体在极端情况下的稳态。缺乏应激反应或应激失灵会使机体在任何超出生理范围的刺激下,导致体内平衡的破坏或死亡。因此,应激反应是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扩大适应范围的生理反应,生物学特性的合理状态。?

猪只被应激原刺激以后,比如捕捉、驱赶、运输、高温、寒冷、拥挤、咬斗、注射、手术等刺激后,下丘脑兴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使垂体前叶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多,ACTH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上腺,促使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应激初期分泌的肾上腺,也可刺激垂体前叶释放ACTH,ACTH分泌的增多,导致一些营养物质吸收困难,分解代谢加强,炎症和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降低。?

1猝死性综合症?

猝死性综合症也称为突毙综合症,指的是猪只受到刺激,而且非常强烈,临床中没有发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2急性应激综合症?

猪心性急死也称致死性昏厥、急性心衰竭。病猪主要特点是急性死亡,心肌及全身横纹肌变性,仔猪和育肥猪均可发生,突然死亡,多发生于酷热的夏季,事先无任何症状。?

3慢性应激综合症?

慢性应激一般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被人们忽视。噪音、冷应激、饥饿等都可能产生不良的累积效应,致使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有的还可能出现“暗猪肉”现象。“暗猪肉”是由于所受的应激原作用的强度小且时间长,肌糖消耗较多,糖原储备水平低,体内乳酸生成少,并被呼吸性碱中毒所产生的碱中和而形成的,这种猪肉色泽深暗,质地粗硬,切割时没有液体渗出,品质降低。?

4防治?

由于瘦肉型猪属于引进品种,还没有适应当地的环境和饲养方式,因此,全价饲料的供给要多加注意,配种季节应该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抗应激无机盐。引种时要选择抗应激性比较强的品种,减少或杜绝发病的内因;尽量不留用有应激敏感病史或对外界刺激敏感的品种。减少和避免各种外界干扰和不良刺激,保持平稳的饲养管理,注意混群饲养,避免拥挤、咬架的情况出现等。饲养管理方面,猪的位置和猪栏建设合理,应避免外界因素过多的干扰,避免猪群拥挤和注意混群。屠宰场将来自不同地区的猪混群后发生剧烈的争斗,猪的胴体重量下降。?

优良的品种选育和正确的饲养管理措施,是预防猪只应激综合症的比较有效的方式。通过临床观察、血型鉴定、氟烷检测和磷酸肌酸激酶(CPK)值测定,将检出的应激敏感猪只淘汰,降低应激基因频率,选育抗应激品种。具有应激表现的,比如肌颤抖、尾颤抖,皮肤易起红斑,体温易升高等,3~5周龄的应激敏感仔猪采食量比较少,兴奋好斗,母猪发生无乳症,繁殖障碍,公猪性欲差等,选育逐步淘汰以上这些品种猪只。?

猪只受到应激刺激之后,要及时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遵循镇静和补充皮质激素的治疗原则,一旦有猪只发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患猪的应激症可以得到缓解并且被治愈。镇静剂中的抗应激药物以氯丙嗪注射液为首选,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2mg,肌肉注射;对因肾上腺和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应激失调,可以肌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进行纠正;如应激使分解代谢增加,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还可同时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200mL,以补充电解质,纠正体液酸碱平衡。运输时避免猪群拥挤,尽量减少抓捕、保定、驱赶骚扰等。即使抓捕也要避免猪只过度的惊恐刺激。猪舍温度不易突变,以防猪受到过冷过热的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对难以避免的应激原,尽量让其分散,作用延缓,不使其强度扩大,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要充分,可在饲料中添加相关药物。?

除以上防治措施以外,猪只转群的前9天和前2天,分别给予2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每天每千克体重内服0.1mL,或者是在转群前1天给予猪只阿司匹林内服,每天每千克体重1.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