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任重道远

  • 投稿旧集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323次
  • 评分4
  • 59
  • 0
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一次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研课活动,听了两节工作室成员送教下乡的观摩课,一节是苏教版(一)下的《识字6》第一课时的教学,一节是苏教版(五)下《谈礼貌》第二课时的教学。

客观地说,两位年轻的执教者教学基本功还比较扎实,教学准备也很充分,然而听评之后,课堂上的三个镜头始终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让我们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了忧虑,深感语文教育任重道远。

镜头一

在第一节课上,面对小学一年级天真稚气的孩童,教师在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后,要求学生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本是一个很正常普通的课堂教学常规活动,而且执教老师也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课堂却出现了令人困惑的一幕情境:也许是出于借班上课且对象又是农村孩子的考虑,老师特意强调是自由朗读,不要齐读,然而当老师说完之后,全班的孩子竟然不约而同、整齐地读了起来,一直读完全文。读完以后年轻教师也只能无奈地表示赞赏,也许是习以为常,也许是考虑到预设教学步骤的推进,对这样一个失常现象年轻教师并未做深度思考,因而错过了一次生成的教育良机。

我以为学生是否贯彻指令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潜意识的“规整”是可怕的,在教师给出自由空间和自由朗读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却不由自主、不约而同地自觉放弃个性朗读,呈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无疑是值得教育者深思的,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者基本上充当的是搬运工和传声筒的角色,也难怪吴非老师痛彻心扉地发出呐喊——不跪着教书。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面对我们的课堂,面对我们的教材,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真知灼见的教育教学。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的学生恰恰失去了自主的能力,根子就在于从我们的老师到学生恐怕从未获得过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所谓自主也只是当下“跟风课堂”的一件漂亮的外衣而已。事实上这一切确实与我们长期以来所崇尚的“听话、守规矩”的道统教育有关,且根深蒂固,正是我们所信奉的“道统”传承造就了这种可怕的思维定势。

稍有教育情怀的思考者,看到场景,怎能不生悲凉之感,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和我们民族的希望在哪里?我不知道,执教的年轻老师是否会对课堂上这一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有些尴尬的教学细节进行反思、追问,但是作为一个有所追求的语文教育者,我们不应该得过且过,更不能怨天尤人,而是应该做一个真正的思想者和践行者。

镜头二

在苏教版(五)下《谈礼貌》第二课时,课堂上教师设计了情景模拟的表演环节,教师自己扮演一位公交车上蛮横的女青年,与不慎踩到她脚的小学生之间发生了一场对话。

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合理与否,姑且不论,单就表演现场的师生表现而言,就已经令人惊诧不已。课堂上教师在设定情境后,自我进入角色较快,入戏较深,却忽视了教学对象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在厉声叱责之下,配合表演的孩子已经不知所措,教师无奈接连换了三位同学,均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教师入境入情的表演,孩子们显然是心理准备不足,除了胆怯、沉默之外,几无应答。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我无意从设计层面、操作层面、技艺层面去分析,只想从场景中令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师生关系的角度来探究。

很明显,在整个环节中,教师是自编、自导、自演,一直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而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指令,我想这样的课堂生态在当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也有一批致力于优化课堂生态的名师在努力,但总体上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好几轮,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并非易事。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流互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而本课的执教者,我在交流中听过他的发言,也看过他的文字材料,他对核心理念的理解恐怕还仅仅是浮于语言文字,尚未触及灵魂深处。

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此处我想突出两点:一是注重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主要是看是否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才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标准。这样来看,这一课堂本环节的教学显然是不成功的。二是练就放下身段平等地、富有亲和力地与学生沟通合作。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师生初次接触难免有生疏之感,学生难免有敬畏心理,短时间内要消除这种生疏与敬畏心理,对执教者而言更是挑战和考验,这里不想赘述各种沟通的技巧,只强调最为关键的教师核心素养——心中有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我想这节课的执教者如果有这样的意识、情怀,课堂上就一定不会出现那种令人惊诧的场景。

镜头三

第三个镜头仍然出现在第二节《谈礼貌》这节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理发师因周总理咳嗽而刮伤他面部后,为何心中不安?教师预设的动机是指向理发师的深深自责、悔恨,越是突出这一心理就愈发突显出总理宽容仁厚的品格,以此颂扬总理高尚的道德修养。而学生的落脚点偏偏指向害怕、慌张,为了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窠臼之中,教师真是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勉强对接上。

这个细节表面看来是文本细读的问题,抛开教材的编排方面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谈,我们单就教师的解读意念和细节操作来谈谈自己的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高度和思维深度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效度。对于这一细节,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误读,以为身居高位的总理不迁怒于理发师,总理的人格光辉就光耀天下了。我想教师应该深度研读文本揣悟编者意图,不妨作一对比,假如理发师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民众呢?理发师的心理会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其实总理正是将自己视为一个普通人的,周总理的一生中有许多感人事迹是可以印证的,更何况还是因为自己的咳嗽而引发的后果呢?我想表示歉意的不仅仅是理发师,从总理的宽慰理发师的话语中不难读出他的歉意,毕竟是自己的行为引发的后果而使得理发师背上了恐慌、自责的心理包袱。这种生命平等、相互尊重的布衣情怀才是弥足珍贵的。我们无须刻意拔高,只有从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信任与关爱的角度来解读才更有教学的价值,更能抵达文本的核心意义。

总之,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肩负的重任不言而喻,而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对于平等、自由、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经由日常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进行浸染渗透,透视本文的三个镜头,无疑会让我们感到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