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作文教学"瓶颈" 引导学生有效作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7-24
  • 阅读量11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在教学中,绝大多数的孩子,一提到“作文”就眉头紧锁,叫苦不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脱离“望文生畏”的困境,认识到写作是正常的一种生活描绘与心灵表达,做到我手写我心呢?笔者认为,在作文中增添丰富的真情实感,能够促进作文教学突破瓶颈,提升质效。


  【关键词】:突破引导有效作文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为表达真情实感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现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积累不足,每天又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他们没有认真观察过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物的动态,提起笔来也不清楚自己应该写什么,没有丝毫头绪。作文时就常常照搬乱套,千篇一律。教师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鼓励学生去写,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三年级的一次观察习作,我让孩子们路上找发现,动手泡泡绿豆、冰冻袋装酱油等,并写下观察所得,有一个学生写了种花生:我把花生仁埋在小花盆的沙土里,藏进小卧室,三四天过去了,花盆里没有什么动静。周末,出大太阳啦,我把盆子放在门口晒太阳,就自个儿玩去了。下午,我睡午觉起来,发现盆里长出了小芽。我好像见着宝似的抱着它蹦起来,嚷着冲进屋里告诉妈妈……学生在观察中,体验着生活之乐,品味着生活之味,笔下也流淌出“甘甜的清泉”。学生一旦养成用心观察的良好习惯,积累的素材也会越来越丰盈起来,笔下的文章就有滋有味了。


  2、教会学生观察方法


  (1)观察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观察事物并非说只观察事物的表面,而是应当从观察中总结出事物的特点,而事物特点的抓取又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我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或按时间,从昨天到今天等,或按空间,从上到下等,如《海滨小城》《观潮》等都是锻炼学生观察力比较好的参考例子,让学生明白观察顺序是为梳理文章的条理性打基础的。以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我让孩子们读懂文章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来描述小兴安岭的物产丰富,景色诱人。课文中习得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让孩子就地实战,练写《家乡的古城广场》,他们采用了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有个同学这样写关于夏天的片段:天色渐渐暗下来,大人、小孩纷纷出门,涌向广场。广场上的灯亮起来了,音乐响起来了,他们有的踏着节奏悠闲地绕着小道散步,有的扭动身姿跳起来,还有的索性在广场上伴着乐曲表演“杂耍”了......听,远处哗哗的海浪声,呼呼的海风,和着广场播放的舞曲,感觉真好!


  (2)观察时可展开适当的想象


  要想将观察到的东西以生动的形象体现在字里行间,就必须有学生想象力发挥的强大助力。一位老师教学《威尼斯的小艇》,在学习完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后,出示“写一写”练习:榕树,像。学生练笔反馈后,老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反馈的内容进行整合,成了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榕树有两层楼那么高,像一位巨人守卫着校园;树枝纵横交叉,像一座高深莫测的迷宫;叶子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就像一把绿色大伞。可見,在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生动的修辞手法,为作文增添生命力。


  二、创设宽松写作氛围,鼓励学生表露真情实感


  1、写作内容面向生活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写作应当以生活为基点,这样做的目的既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为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提供动力,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每个学年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总会组织一次吹泡泡赛,做到全面参与,让每一位孩子都亲身经历了活动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后,布置了一篇作文《吹泡泡赛》,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身在活动中的所听、所见、所感、所想、所作,激励他们将活动的生动性跃然于纸上;春天到来,我总要布置一次踏青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去郊外感受春的到来,去寻找春的足迹,有了自己的经历后,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大多数学生笔下的春不再是那么苍白,那么沉寂,而是显得色彩明丽,处处生机勃勃。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贴近生活,融合实际,禁止一切毫无根据的假话、空话出现在作文中。


  2、丰富作文训练形式


  当下施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真情实感的要求,不说假话、空话也是学生在写作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按照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自愿选择作文训练模式,可以是仿写、想象,也可以是对原有课文的续写或扩展等,让学生在想象空间内自由发挥想象力;如作文《我当的一件事》,有个学生写到自己当校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严厉查处恶作剧分子,还孩子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有些孩子喜欢恶搞引发的事件,才想出来的,这不正是孩子真情实感的流露吗?


  三、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情实感


  在作文中,孩子们写亲身经历的事情时,即便语言不是那么简洁、优美;虽然语法不是多么规范、正确,教师都不应当急于批评他们的错误,而是对他们的表达的真情实感予以表扬。记得一位老师的习作课《我眼中的》,交流中有这么个片段《我眼中的春天》:春天来了,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地上坑坑洼洼,积水随处可见。我穿着一条新买的时尚裤子,高高兴兴去上学,心想:这是刚买的裤子,同学们一定会羡慕得不得了。进了教室,同学们像往常一样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争先恐后地说开了,“呀,你的这条裤子真好看!可惜裤子上脏印记太多了。”“裤腿上满是小泥点呀!......听着大家的评价,我好不开心。唉,都是春雨惹的祸。春天干嘛老下雨呀?我真不喜欢春天!”这样的描写显然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这些能不说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吗?我们作为教师,应当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表达方式;应当重视学生表达出来的体验和感情,肯定他们的情感表露,引导他们的思想行为。


  我想,在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中给学生正确的写作引导,营造积极宽松的写作环境,就必然会改善作文教学的现状,让孩子们在表达中体会写作的魅力,将写作当作释放天性、表达情感的愉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