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因素对机务维修安全的影响

  • 投稿好德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022次
  • 评分4
  • 32
  • 0

沈 意 陈 银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89)

摘 要:针对人为因素对机务维修安全的影响讨论了人为因素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控制维修过程中人为差错的一些措施。

关键字:人为因素;人为差错;航空设备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26

收稿日期:2015-03-20

0 引言

众所周知,对于航空事业而言,飞行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在航空器中的应用成为趋势化,航空器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航空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成本大幅下降。但是机务维修工作未能实现与之匹配的高度进步,机务维修人员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老同志对航空器上新的电子设备、自动化操作接受缓慢,新同志则缺乏维修经验,造成机务维修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不能够满足航空设备发展需求,所以在未来几年内,人为因素将会成为导致航空维修差错,影响飞行安全的突出问题。

所以,要提高机务维修安全,就必须对人为因素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和预防措施,以此减少人为因素差错,这样对于降低航空飞行事故将具有重大意义。

1 航空机务维修差错中的人为因素

航空装备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因素、机械因素、环境因素。随着航空装备中越来越多的新电子技术的使用与成熟,其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发生机械原因事故的概率也越来越低,而由于人的原因造成事故的比例大幅上升。

1.1 人为因素定义

分析航空机务维修工作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首先要明白人为因素的定义:国际民航组织针对民航的实际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对民航中人为因素做了如下定义:人为因素是关于人的学科,关于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人,关于人与设备、过程及环境的关系,关于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人的因素包括航空系统中人的所有特性,它经常利用系统工程学框架,通过对人类心理学的应用,以寻求人的最佳表现。

人为因素是以航空维修工作中的人为基本点,通过分析事故、设备和环境,研究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预防事故、避免人为差错的方法。人为差错是人为因素的具体体现,它是由于机务维修人员的行为所导致的非意向性的航空设备故障或人身安全伤害。

1.2 发生人为差错的原因

人为差错作为人为因素的主要体现,是不是就不可避免了呢?墨菲定律指出,在进行任何事情时或完成任何工作过程中,如果存在发生差错的可能性,那么差错迟早总会发生。那对于航空装备数以千计的重复维修工作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以往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对人为差错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此来降低其发生的概率。

人为差错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规律性不强。但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归根结底是人与硬件、人与软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软件和环境属于次要因素,硬件的机械失效是造成飞行事故和事故症候的重要原因,而人是航空维修过程中最活跃、最突出的因素,也是造成飞行事故的主因。

1.2.1 个人主观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是指机务维修人员自身存在的一些影响维修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行为因素和生理因素:

行为因素主要是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航空维修工作热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在思想意识上无法正确理解机务维修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在日常的培训学习中不求甚解,以至于对所维护的对象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一知半解,基本操作技能低,发现和排除故障能力低,为人为差错的发生埋下定时炸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长期从事特定重复的维修工作,对于日常的程序性工作盲目自信,并存在某种有害的个性心理倾向,在对航空设备工作原理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蛮干造成人为差错。

生理因素主要是指机务维修人员的身体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航空设备维修工作性质特殊,在场保障时间长,经常是跨中午保障,晚上还要加班排除故障或进行定检等工作,而且在维修保障过程中还要求机务人员精神必须高度集中,长时间高强度的维修工作,容易引起机务维修人员疲劳。如果维修人员处于疲劳状态或带病进行维修保障工作时,会产生感觉错误、注意力分散、动作紊乱,使人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警惕性降到最低值,容易造成丢、错、漏、忘,最终导致人为差错。

1.2.2 个人客观因素

个人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

工作环境的影响:航空维修工作性质特殊,在外场工作时间远远大于内场。在外场工作时,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刺骨,工作人员在进行高强度保障工作的同时,还要承受外界环境对身体的考验,为维修人员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成为导致人为差错发生的主要外界因素。

组织管理:一线维修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不安全事件的直接原因,但这些行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而这些条件常常取决于管理层的组织管理者对人为差错重视程度不够。具体的管理措施、程序落实、检查不到位,或者缺乏控制人为差错措施。由于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不健全、操作性差或者执行力不够,都可能导致出现违章作业,并引起人为差错。

1.2.3 硬件因素

硬件因素是航空设备在设计、制造阶段带来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主要是维修性因素和维修手段因素。航空设备在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人-机互动,对航空设备的可达性、互换性、保养性、安全可靠性、防差错设计等维修性方面不严格按照国标、国军标的标准贯彻,打擦边球,造成在维修时航空设备的维修性较差,在维修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如插头接错、管路接反等人为差错。维修手段是保证航空设备维修可靠性的关键,设备和工具安全可靠性不足,可能会使机务维修人员由于担心自身的人身安全而在工作中分心。用于检测、监控、调整等方面的工具设备的不正常,不能正确反映所维护对象的准确信息,调整过程中不能正确体现人的意图等,都可能导致人为差错。

2 人为因素的防范与控制

2.1 加强生产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

生产组织结构包括计划、管理、控制、调配,是一个系统、严密和精细的循环过程,涉及到结构设置、职责分工、能力界定、劳动强度测评、工时计算、薪酬确定、规章制度制定等综合因素。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对每一部门的职责、每一个岗位的设置和每一个作业过程进行反复推敲认证,并根据外部环境和流程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既要防止出现因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到处扯皮,也要注意避免因分工过细带来协调困难影响管理效率,将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人员上。

2.2 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作为管理者,要关心机务维修人员,积极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工作环境使人身心愉快,缓解工作压力,这对机务维修人员尤为重要。

首先应提高单位文化氛围,形成和睦、严肃的良好风气,同时强调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不放过任何违反操作规程和其它错误事件。其次要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给工作人员配备必须的劳保用品,提供充足、方便、实用的工作设施和设备,合理地设计和使用工作系统等手段缓解环境变化为工作人员带来的巨大压力,由此减少人为差错。

2.3 加强维修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维修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使其充分认识到机务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性,提高其对机务维修保障工作的重视,改变不负责任的心理与思想,达到脚踏实地、严谨细致地对待维修工作的敬业精神,以高标准、严要求使其切实履行维修保障工作义务。以此降低在机务维修工作中因行为因素造成人为差错的几率。

其次,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综合素质。机务维修工作专业性强、技术涉及面广,更新快,质量要求高,属于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技术密集行业。只有不断地进行业务培训学习,使其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跟得上航空设备新技术的发展,以此减少因技术能力欠缺导致人为差错的概率。

再次,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开发、组织和激励来提升员工的觉悟和能力,使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用、人人负责的效果。

3 结语

可以看到,消除航空设备维修工作中人为因素差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配合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坚持以人为本,协调改善硬件、软件和环境因素,促进机务维修工作的不断延伸开展,从而才能最终保证航空设备维修安全。

(责任编辑 吴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