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市桐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 投稿车师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639次
  • 评分4
  • 32
  • 0

赵鑫鑫 陶 鑫 郑 华

(江西省地矿局912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1)

【摘 要】区域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热液,溶解活化了含矿地层中的金,并携之向构造有利部位迁移。在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金自热液中沉淀出来而形成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金矿;震旦系变质岩;混合岩化热液;桐木

0 绪论

矿区位于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加里东期碰接带之南华造山带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内广泛分布的震旦系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矿质来源,加里东运动造成岩浆侵入及混合岩化作用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矿区地处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赣西南凹陷之大湖山——芙蓉山隆断束北东段,南城——大余,安远——鹰潭深断裂交汇于矿区南东侧。鹰潭——赣州混合岩带通过其南部。矿区位于梨子坑——冷水坑——大王山金银铜铅锌钨多金属成矿带的西南段。区域内大面积分布的震旦系变质岩地层,组成复式褶皱基底,零星分布的三叠系作为盖层。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区域内地层出露不全,主要有新元古界双桥山群万源岩组、震旦系下统洪山组,上统外管坑组、中生界三叠系上统安源群紫家冲组、中生界侏罗系下统林山群水北组、白垩系-第三系圭峰群莲荷组下段和新生界全新统第四系联圩组。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新元古界震旦系下统洪山组上段(Z1h2),上统外管坑组(Z2w)和第四系(Q)。

1.2 构造

本区位于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加里东期碰接带之南华造山带内,大部分属于该造山带之武夷构造—岩浆热穹窿深变质区内。基底构造以褶皱为主体。形成了以矽线石、石榴石为代表的中高级变质(相)带及混合岩化带。

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北西向次之。北东向断裂主要有长坪山—早田断裂带、直坑—泽泉断裂带和官坪断裂带等,北东向断裂带一般延伸8~10余千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40~75°,断裂带普遍见糜棱岩化岩石,显示压扭性特征。

区内总体构造线呈北东向分布,有褶皱、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控矿较明显。依其规模、方向及与成矿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和北西西向三组。

1.3 岩浆与成矿关系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强烈,主要发育有加里东中期上山超单元山陂单元、大口头单元及加里东晚期棠阴超单元君山单元等三个侵入体,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

1.4 地球物理、化学及微量元素特征

区内广泛分布新元古界变质岩及加里东期花岗岩,其中银、金、铅丰度值分别达到0.7~1.2μg/g,15~60ng/g,46.01~65.7μg/g,高于维氏值数倍至数十倍,为区内成矿提供了矿质来源。

区内震旦系变质岩广泛分布。据对各类变质岩的岩石半定量样品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金、铅、钼的丰度都明显高于维氏值,其中铅1~3倍、钼1~9倍,银也高于维氏值1~4倍。

2 金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石矿物成份及矿石类型

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伴生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白云母等。

据区内矿石的矿物成份、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及矿化等特征,可将矿区矿石划分为三种类型: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石,石英——黄铁矿金矿石及长石——石英金矿石。

2.2 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主要产于加里东期侵入体与震旦系地层之外接触带附近的硅化构造破碎带中。主要受断裂控制,并赋存于断裂中或断裂下盘裂隙中,少数产出于断裂上盘或断裂交汇处。

区内共五个矿体,一般矿体长50m左右,最大可达300m,厚度一般为0.8~1m。矿体空间连续性较差,变化亦较大。矿体多呈不规则脉状、脉带状产出,总体排列呈带状,展布于矿区东南部及西北部。在矿体中,石英脉或长石石英脉之形态极为复杂,常呈不规则脉状,肠状、透镜状、团块状等多种形态产出,具有平行排列或尖灭侧现等特征。脉与围岩界线多较清晰,少数呈渐变过渡特征。脉边部常有一层厚薄不等的黑云母蚀变边,也有的黑云母蚀变沿裂隙贯穿脉体。

2.3 围岩蚀变

矿区内含矿地质体分布于新元古界震旦系下统洪山组上段(Z1h2),上统外管坑组(Z2w)变质岩系中,其围岩一般为各类片岩、片麻岩,亦可产于片状岩石于变粒岩的接触部位,但一般不直接产于变粒岩中。含矿地质体中,热液蚀变较普遍,与成矿有关的蚀变有:硅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一般说来蚀变越强,蚀变种类越多,对成矿越有利。但当硅化过强时,金品位反而降低。含矿地质体与围岩界线通常较清晰。

2.4 矿床成因

纵观本区区域地质及构造地质特征,矿区中矿体总体呈近北东向展布,与其南部地区的鹰潭—南城—赣州混合岩带的总体展布方向一致。矿区位于该混合岩带向区域中浅变质岩带之过渡地带中。区内含矿地质体中岩石含金量随变质程度的加深降低,有明显的后期迁移之特点,石英脉、长石石英脉形态不规则,常呈细脉状、透镜状、肠状、团块状等,平行排列,带状产出,局部见脉状体呈揉皱状。脉幅一般1~12cm,少数达几十厘米,多数脉平行片理分布,与围岩界线清晰,且边部常有黑云母边。较大脉中,时有片岩残留体,与花岗伟晶岩关系密切,常相伴产出,有时见分异过渡之特征。脉中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并含少量黑云母。同时脉中亦常见石榴石、矽线石等变质矿物分布。

2.5 找矿标志

区内找矿标志可在大致分为地质标志和地球化学标志。

在地质标志方面区内石英脉、长石石英脉(带)为混合岩化作用产物,常成组成带产出。沿走向及倾向常与混合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等呈相变关系。多数脉顺片理产出,与片岩界线清晰。脉体呈灰白色,粒状,伟晶状结构,团块状、块状构造,脉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长石和少量云母,脉中有时含少量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此类脉(带)为矿区主要找矿标志。

矿体直接受断裂控制,并产出于断裂之中或其旁侧次级破碎带中,以其岩石破碎并具较强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为矿区重要找矿标志。

如前所述,矿区热液蚀变发育,其中硅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呈线状、带状分布,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为矿区找矿的又一重要标志。

在地球化学标志中,据原岩样品分析结果统计,金矿体中,与之相关的元素主要为Pb、Zn、Ag,次之为Cu等。故在矿区找矿过程中,此诸元素,可以用做综合找矿标志。

3 结束语

区内金矿乃区域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热液,溶解活化了含矿地层中的金,并携之向构造有利部位迁移。在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金自热液中沉淀出来而形成矿。其成因类型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

但必须指出的是非混合岩化作用越强对成矿越有利。区内矿体均分布于中低级混合岩化发育地带,而在众多的混合花岗岩中并没有矿体产出。相反,有的混合花岗岩脉却切割矿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2]江西省地质矿产局.1/20万南城幅(G-50-Ⅲ).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Z].内部出版.

[责任编辑: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