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定位的健康医疗移动应用与技术探讨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57次
  • 评分4
  • 79
  • 0

黄 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 200040)

摘 要 健康医疗是当前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首先对互联网上的健康医疗相关应用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趋势做了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然后,从社区居民、患者等角度出发,按照互联网+应用思维,初步讨论了构建基于位置定位的应用理念、扩展智慧社区应用模式的健康医疗移动应用平台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接着比较详细的勾画了该应用平台可以实现的各类服务功能,并给出了该应用平台的相关技术架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位置定位,智慧社区,健康,医疗,移动应用

doi:10.3969/j.issn.1674-7933.2015.04.002

作者简介:黄虹,女,1971 年生,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及研究领域:医院信息化管理,Email : huanghong@huashan.org.cn。

0 引言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日益提升,对健康医疗的各种需求也快速上升。群众对更加便捷、更高质量的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目前健康医疗相关的移动应用正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医疗领域深入改革提供了巨大推力;但是当前健康医疗领域的移动应用同其他行业移动应用相比,存在的用户使用体验差、服务即时性低、应用层次不高等问题亟需改善。

1 当前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 初期阶段:互联网应用早期,健康医疗服务主要体现在信息查询方面;例如:三九健康网、好大夫在线等。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输入有关健康疾病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获取相关知识介绍。其中,百度医疗和相关板块是这类站点发展的最新样式之一。由于竞价模式的固有缺陷,在百度上进行此类搜索出现的几乎全是民营医院的,公立三甲医院很难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端。

2) 中期阶段:这一阶段伴随电子商务的深入应用和移动应用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健康医疗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主要特点是:双向互动;重点是解决挂号难问题。典型代表为:挂号网、114医院挂号等。目前此类网站多数已经由B.A.T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参股运营或通过各种形式实现深度合作。

3) 当前阶段:从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尤为迅猛;各类移动健康和医疗应用层出不穷。B.A.T各家的最终目标都希望能够建立从就诊导引开始,以电子病历搜集处理为核心,覆盖支付结算,贯穿药品分销的完整的健康医疗产业链条;进而延伸扩展到和健康医疗相关的知识宣传、保健咨询、保险营销、高端医疗服务等领域。

另一方面,注重细分应用和微小应用的各类健康App不断涌现。比如有关注用药指导的、有侧重女性生理周期的、有专注体重控制和睡眠质量监控、有提供健康食疗指导等。还有些App已经结合部分智能可穿戴健康终端,实现了对最基本人体生理指标的检测、上传和分析,比如:心跳、血压、呼吸等。

尽管当前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发展如火如荼,但按照国家的医改方向,从群众的实际需求看,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1) 面向小型基层医院的互联网应用平台还是空白以上海为例,政府倡导居民就近到社区首诊,并为此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制度[1] 。但是通过实地调研,超过60%以上居民并不很了解这一制度,甚至对自己是否已经签约家庭医生茫然未知。因此,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

2) 对基于互联网的个人健康数据搜集整理和应用的管理亟待加强

对于已出现的许多和移动应用配合使用的个人智能随身健康终端,数据采样的准确性还不很靠谱。病人手中的病历和各类诊断资料都是纸质形式,很少有医院提供数字化档案形式。尽管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建立了区域化医疗信息共享使用平台,患者就诊(包括:门急诊、住院等)的主要信息都实现了上传、集中存储,但患者要获取上述信息还是一个瓶颈。为充分高效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为每个人建立可供其自由访问并授权第三方合规使用的法律和措施保障任重道远。

3) 健康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问题亟待解决

健康医疗产业链上不仅包括医院在内医疗机构,更包括药品和器械的生产流通、提供健康指导的信息服务、提供疾病康复的设施机构、提供额外保障的金融保险等;甚至还有医院周边为患者提供餐饮、设备租赁、出院接送、红白喜事操办等等各类服务的商家。目前,这条产业链条被切分为多块,多数市场进入者看重的前三块,而后续领域基本没有有效参与,甚至部分领域的运作还处于“监管与打击并存的灰色地带”,亟待进行规范化、深度化开发运作。

因此,用户从自身需求出发,很希望有一个能够贯穿整个应用产业链的、能为健康医疗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体验的平台出现,迫切期待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进行投资和运营。

2 互联网+思维下健康医疗移动应用功能需求

根据上述实际需求,本文构想了一个全新的移动应用平台,即基于地理定位应用理念、扩展智慧社区应用模式的健康医疗互联网移动应用。其核心点是地理定位,突破点是智慧社区,重点是配合医疗领域改革的深化应用,目标是建立覆盖健康医疗全链条的应用平台。

对该应用平台的运作模式和使用方式,作如下探讨。

1) 从实现的应用功能类型上将其分为四类(如图1所示):

第一类为:主体应用。在目前B.A.T提供的基础上,增加“定位”和“社区”应用特点。第二类为:关联应用。侧重于帮助群众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医疗档案。数据来源包括自我输入、具有联网功能的各类个人智能健康终端、医院纸质化的病历资料的扫描输入与后期化智能化识别分析,还有通过授权访问从区域化医疗信息平台获取可供查询的属于个人的其他诊疗记录和信息等。通过应用的整合,借助市场化规则建立起基层医生和居民双向互动的虚拟化“家庭医生”机制,并实现医生和居民之间科学的满意度评价体系,帮助社区居民寻找到社区周边能够贴心服务的“家庭医生”。

第三类为:增值服务应用。此类应用功能应面向所有具有合法资质的“实体”用户开放,为群众提供与就医治疗相关的但医院无法提供的各类服务,帮助患者减少就医、住院过程中因为不熟悉而带来的各类麻烦和不便。

第四类为:附加服务应用。此类应用功能同样应面向所有具有合法资质的“实体”用户开放,侧重为群众提供与健康医疗相关各类营销服务。同时通过内建的信息接口,支持向有授权的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不涉及居民个人隐私的部分数据,帮助实施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普查、生理变化趋势等信息,为政府规划宏观方面的各类改革与管理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2) 第一类“主体应用”的功能特点

由于此类应用增加了“定位”和“社区”应用特点。用户可通过输入需要就诊的诊疗科别或疾病名称,按离用户当前正使用移动设备距离反馈医院信息列表,即可以在地图上利用位置图钉方式实时显示,也可以利用信息列表方式实现。

医疗机构按类型、级别、专业度等指标进行分色、分类颜色,方便了用户辨识。例如医院的级别越高,位置图钉的图标也越大;“红色”用于标示公立医院,“蓝色”用于标示民营医院;还可以在图标上标示代表医院信誉度的数值。如果某个医院拥有对应指定治疗科别的专家门诊,还可以用附加符号进行标示。利用上述方式,充分利用地理定位的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符合其实际需要的医疗机构。用户点击代表医院的位置图钉图标后将直接进入该医院在应用平台的独立门户,进行后续操作,包括门诊挂号预约等。

3) 第二类“关联应用”的功能特点

用户选择了建立个人健康和医疗档案后,可以将所有就诊的资料通过拍照方式上传、按类型进行保存。比如各类收据信息(可细分为门急诊挂号、检验检查、治疗、药品)、检验检查报告、各类门急诊病历、住院出院小结、住院记录明细等。通过2维度的资料搜集整理归档,帮助患者初步建立医疗档案。随着智能图文识别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除了医生手写病历仍就有较大难度外,其他类型文档均可以实现从图片获取真实数据并进行数字化归档。用户可通过实名制认证访问许可,获取医院或者区域化医疗信息平台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使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可实时查阅的属于自己的真正健康医疗档案。

通过这种开放共享应用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个人智能健康设备,实现个人健康的云检测、云管理、云利用。对于终端厂商来说,由于设备的开放可以规避其数据利用方面的短处,帮助其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用户来说,也许其使用的个人智能健康终端或有多种,甚至同一类型也可以更换品牌,而不用担心有关其个人健康数据的丢失和不连贯,从而实现持续的个人健康监测。

4) 第三类“增值应用”的功能特点

患病后就诊治疗包括多个过程,医院能够提供的主要是诊断和治疗,对于就诊过程中需要的其他服务和便利,医院是无法提供的,造成患者的极大不便。对于住院患者、外地患者、以及单身患者更加突出。“增值应用”服务功能正是目前到医院就诊的许多患者迫切需要的[2] 。就诊辅助服务的市场非常庞大,按有关方面的统计,仅上海每年的市场金额就至少100亿元以上。如果能够在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和用户之间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沟通平台,即能为用户服务,也能创造众多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为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多赢的状态。

5) 第四类“附加应用”的功能特点

通过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用户可在一个平台上,获得相关的附加服务。例如,用户可输入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作为关键字(例如:运动健身、保健品、药品营销相关类别)进行搜索,应用平台分类别向用户展示可提供指定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商信息;并且依据其提交的实体地址按距离用户当前位置进行排序。在此应用功能,主要侧重于商品服务、服务商的推荐。应用平台还会根据用户历史的健康数据、曾患疾病等要素,进行再次筛选,帮助用户更准确地找寻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3 互联网+思维下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技术架构

随着以“云计算和云存储”为代表的“云服务”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按第3节分析的功能需求,设定基准模型为:用户数量小于100万,活跃用户(即每日进行使用访问的用户)数量小于20万,每日各类服务数量小于20万次。对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技术构想如下详述。

1) 有效利用现有“云服务商”提供的基础设施

结合自建的“数据中心”,实现运行效率和运营成本的平衡。应用平台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当前不同层次的云服务商提供的产品差异较大;有的提供“低层的虚拟计算机”服务,用户可在此上自行安装OS和其他软件,实现自由架构应用系统;有的提供“中层的虚拟应用服务”,类似一般网站使用的“虚拟主机”,可提供相应的Web应用服务和简单数据库应用服务;有的提供“高层的虚拟实体应用”,即提供已实现的专有应用,目前以“通用工程计算”为主。本文构想的技术架构:

(1)“虚拟应用服务”提供用户访问的入口。通过租用一定数量的服务,以满足应用需求。有的“云服务商”可以提供实时的动态扩展机制,高峰时自动扩容,低峰时自动缩容,具有运营成本的可控制能力。可选择以Tomcat作为Web服务器的“虚拟应用服务”,其具有开源、灵活性高、稳定可靠等有点特点,;并且支持集群配置,有利于后期的扩展;需要重点关注的“虚拟应用服务特性”为:外部访问带宽、最大瞬时可访问量、可使用内存等指标;而对可使用磁盘/存储空间指标则可以大幅降低。

(2)“虚拟计算机”提供缓存数据库的运行,可将活跃用户的部分数据、近期的主要业务数据、经常被使用的各类查询数据等缓存在“本地”,提高系统的整体响应能力和速度特性。可选择Linux发行版本“Redhat”或“Ubuntu”作为“虚拟计算机”OS,并安装缓存(内存)数据库Redis。需要重点关注的“虚拟计算机”特性为:外部访问带宽、可使用内存、可使用磁盘/存储空间等指标;可优先考虑使用以SSD作为存储设备的“虚拟计算机”。

(3) 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自建数据中心在当前还是非常必有的。可选择Linux发行版本“Redhat”或“Ubuntu”作为服务器OS,安装关系型数据库MySQL 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MongoDB,用于存储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数据。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架构如图3所示。

(4)“虚拟应用服务”和“虚拟计算机”尽可能选择同一家服务商,以充分利用其内部的数据带宽,提高应用的即时响应特性。

2)合理选择数据库类型和应用架构

为实现大数据存储和分析,可在确保安全性和性能的前提下,合理减少使用和维护成本。为了适应互联网应用的各类复杂要求,仅靠单一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越来越难以支撑,需要好的“帮手”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如图4所示,可采用应用服务优先访问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原则,然后再根据预先定义访问类型选择关系数据库或非关系型数据库。

(1) 为了提高响应性能,当前使用各类缓存(内存)数据库的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多。主流的缓存(内存)数据库有:Memcached、Redis等。利用大容量RAM和SSD构建的缓存数据系统,可以存储应用系统经常使用的数据信息,避免因访问磁盘数据库而造成的延迟。

(2)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面对类似个人资料、个人应用信息等方面的数据,特别是单类对象信息类型变化大、存储信息多媒体化等情况时,其使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此时需要其他类型的数据库予以配合。

(3) 随着当年Facebook等社交和新媒体应用的出现,非关系型数据库日趋完善。比如:MongoDB等。这些开源的非关系型数据库不仅使用成本低,而且扩展方便、支持分布式部署运行等特性,是进行非关系型大数据存储的良好载体。

3)合理选择移动应用架构

当前大部分移动应用面向的是Android和iOS[3] 。随着Windows10的即将发行,微软提供新的编译器,支持开发者将为Android和iOS开发的软件重新编译和打包后即可运行于Windows10的各类设备。

为了提高开发速度,不少移动应用采用了非原生的开发方式,即只开发一个应用外壳,内嵌浏览器组件,利用浏览器直接访问各类服务。这类应用适合于简单应用,并且能直接在传统桌面PC的浏览器中打开运行;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Android和iOS平台的不同交互特性,比如Android平台的菜单操作、返回操作等,且不同分辨率的移动终端显示效果差异明显,使用体验欠佳。本文构想的移动应用将采用混合结构,主体应用使用原生开发方式,附加应用和新功能的测试应用将采用非原生应用,如图5所示。

(1) 应用服务以Web Service方式和移动终端上安装的APP进行数据的交互。

(2) 不同OS的APP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移动终端的交互使用特性,方便用户操作;不仅包括“点击”操作、还有“长按”操作、“滑动”操作、“缩放”操作、各类手势操作等。

(3) 每个不同的子应用封装成独立子服务,方便调用操作。

(4) HTML5已成为下一代的Web标准之一,未来Web轻应用也是发展的热点。采用HTML5可以实现较好的跨平台浏览操作体验,且一致性很好。

(5) 利用Web服务,可以方便进行各类子应用的功能和数据层面在桌面PC上的开发、调试、测试,利于提高新功能的开发部署。但是如果直接提供外部访问,需要特别注意“安全访问控制”,防止服务器程序的崩溃、数据泄露等风险。

4) 安全是面对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了一般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例如:机房灾难、硬件设备故障、数据链路故障;更为重要的软件层面相关的安全问题,例如:OS和应用程序的漏洞及不当配置引起的系统被非法入侵、破坏和数据泄露。其中数据的破坏损失会直接造成已有客户对应用的不满进而流失;数据泄露的风险和后果往往最难估量,如果因散布给恶意分子利用,会给用户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所以需要额外重视。对于此移动应用,应对信息安全风险主要的对策有:

(1) 对“云服务”经常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其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对内部开发和维护人员进行有效层级管理,数据中心的物理进入、数据访问控制需要有规范并严格执行;各类程序内部的数据访问权限以满足运行要求的最低级别权限为准。

(3) 对应用平台的各客户服务人员进行有效培训,提高职业操守;对其访问用户资料进行严格权限控制,并保留完整日志记录。

4 总结

本文仅提出了一个构想的轮廓,若要真正实践,很多方面还需要更多、更深入、更细化的探讨、研究。本文旨在说明:

1) 构建此移动应用平台,对于运营主体的人力资源和管理决策同样具有很大的挑战。运营主体的创立团队不仅需要懂健康医疗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构建的信息技术知识群,更要有商业营销、公共关系沟通能力以及互联网应用思维。

2) 所构想的健康医疗移动应用具有现实的需要性、技术的可行性、运作的可操作性。若能搭建成功,必将极大改变普通群众管理自身健康的理念,为群众的医疗就诊带来更大便利,更有利于培育整个健康医疗的产业链条,促进各相关领域的健康成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华东师范大学. 居家医疗社区居民调查问卷统计分析[R].居家医疗现状调查和对策制定, 2014-201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祥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居民医疗费用支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R]. 区域范围内智慧医疗就诊服务过程探索和相关信息支撑系统架构研究, 2014 -2015.

kyg66266. Windows10系统将兼容Android和iOS应用.http://blog.csdn.net/kyg66266/article/details/4553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