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临床表现及染色体构象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26
  • 阅读量10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的特点并且研究临床治疗。方法:利用临床现有病例分析89例原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结果:急性早幼淋巴细胞白血病(APL)即M3型有3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即M5型有28例,红白血病即M6型9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即M7型有17例。其中45例的染色体为t(15,17),包括APL患者34例,多表现为眼眶部的绿色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较好;18例的染色体为t(9,11),包括急性单核细胞12例,红白血病6例,多表现为牙龈增生、肿胀,皮肤丘疹,预后一般;4例染色体为t(6,9),包括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3例,多表现为出血凝血机制障碍,预后极差。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是指导临床用药,预测病情险恶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分子生物学;临床表现;预后


  白血病分子生物学方面上的染色体组成对于疾病至关重要,为了研究各自的临床特点,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本研究分析了某医院89例原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现将分型后的发病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后的染色体分型、治疗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地区某医院89例原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男59例,女30例;APL有3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8例、红白血病9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7例,以上是根据AL的FAB分型。45例的染色体为t(15,17),包括APL患者34例,急性单核细胞11例;18例的染色体为t(9,11),包括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2例,红白血病6例;4例染色体为t(6,9),包括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3例。


  1.2检测方法1.染色体分型检测的骨髓直接法。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t检验


  2结果


  2.1AML染色体分型以及其与FAB分型情况t(15,17)占50.6%,其中有APL型34例,M5型6例,其他分型5例;t(9,11)占20.2%,M5型12例,M6型6例;t(6,9)占4.5%,其中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3例;其他多种染色体分型占24.7%。


  2.2FAB与AML染色体分型的关系APL的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多提示为t(15,17);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多提示為t(9,11);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由于病例较少而且染色体分型比较多,难以统计出其染色体分型。


  2.3染色体分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t(15,17)染色体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大多有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为皮肤、粘膜出血,以紫癜、瘀斑多见,鼻出血、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牙龈出血等,尤其当血小板计数<20x109/L时,病人可能出现严重的颅内出血0,必须马上进行血小板成分输血。可能的原因是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抑制了骨髓内正常造血活动,造成血小板减少。并且急性白血病患者正常白细胞减少,不仅导致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内聚集产生DIC,细菌的感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眼部受累的症状,表现为眼睑下垂、突眼或者绿色瘤,是白血病细胞在眼眶内形成的淋巴细胞肉瘤,白血病细胞也可以累及骨膜,如胸骨、脊椎骨、骨盆等0。t(9,1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大多表现为无痛性的皮肤结节,状如湿疹样,也可以见到暗红色的出血性结节、皮肤色素沉着、糜烂,牙龈增势肿胀,状如海绵,极易破溃出血,是白血病细胞浸润的结果。还有米库利兹综合症,表现为腮腺无痛性肿大,口干。t(6,9)染色体急性白血病大多表现为出血以及DIC,肾脏受累,浆膜腔积液,出血和DIC症状与上述症状类似,而肾脏由于异常血小板堵塞,可以导致肾小球病变,导致滤过率下降,最终导致肾衰,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多尿、无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再者多有心包、胸膜腔积液,检查可以见到幼稚的白血病细胞。急性白血病也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发热,可以是感染性的发热、肿瘤性发热、药物性发热、变态反应性发热;贫血,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造血异常,还有化疗药物阿糖胞苷等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浅部淋巴结肿大可以触及,深部淋巴结肿大如纵隔淋巴结可以导致呼吸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骨痛常见,尤其是胸骨中下部疼痛。还有呼吸道受累、自身免疫等表现。


  2.4染色体分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t(15,17)预后良好,若能早期避免死亡则多可以治愈;t(9,11)预后一般,生存期大概5个月左右;t(6,9)预后极差,多一个月或者几天后死亡。其中老年、高白细胞的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而年幼的儿童治愈率却是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新友,许瑞莲,吴铭,徐肇明,王伏田. 以全血细胞减少或高白细胞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2003,(09):1189-1190. [2017-08-16]. 

  [2] 吴梓梁.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儿科疾病(12)[J]. 新医学,2008,(01):49-51. [2017-08-16]. 

    作者:汤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