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路径探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28
  • 阅读量89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新时期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于其教育所涉及的范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广。就我国音乐的教育而言,学习西方音乐史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尤其是在国内外相互融合日益紧密、科学技术迅速进步的新时代里。笔者试图对此展开研究,探索优化路径,促进其实际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高校教育发展;音乐史;西方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195-01


  对于我国音乐教育而言,学习国外的先进音乐文化和教育方法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教育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体系之中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可以看作是学习西方音乐文化、掌握西方音乐动态、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教育方法,但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来看,很多學校对该科目持有不正确的态度,在实际教育模式上还在采取非常老套的模式,没有结合时代特色作出改变,这就使得学生们对此不再感兴趣。笔者试图对此展开分析研究,探索实际问题解决之道,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西方音乐史教育的不足


  (一)只重视成绩,忽视素质提升。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的高校在音乐史、尤其是在西方音乐史教育中,过分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个人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很多高校都将音乐史的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这本是好事,但最终考核和评分只是靠成绩,所以学生们都将书本上的内容记住、几乎没有理解到其中的含义,即使取得了非常好的分数,但是实际素质上几乎没有提升。为了提升学生成绩而满足相关教育需求,很多高校老师也将其教育重心完全放置在了学生分数提升上[1],将音乐史教育改造为了枯燥乏味的科目,极大降低了学生们对此的兴趣度,导致课堂的效率非常低。


  (二)课本太老旧,和时代相脱离。音乐史教育虽然会涉及很多长久以来积攒下的内容,包括过去的音乐大师和音乐著作等,但也需要结合时代特色和需求作出转变,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相关要求,吸引学生注意力。但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来看,大部分的高校都是结合非常老旧的课本在授课,没有结合时代的新发展做出改变。这不仅无法吸引学生注意,老师们也会逐步疲倦。除此之外,单单依靠老师结合课本宣读的模式已经被时代淘汰,结合新媒体和高新技术的模式,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可。音乐史教育也可以学习这个模式。


  (三)设计很零散,没有体现价值。音乐史教育是整套的音乐史实际发展概述,因此需要做好体系设计工作。但结合我国目前各高校实际教育来看[2],大部分的高校还没有做好音乐史教育体系构建工作,很多高校都是结合课本在讲授,没有好的设计和安排,导致其前后联系非常少,整体价值无法得到凸显。这也是其主要的问题所在。


  二、新时期我国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一)立足于本土文化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在我国新时期的音乐史教育中,第一要务就是要结合本土文化努力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将素质教育内容落到实处去。西方音乐史本来就是一门涵盖万象的科目,很多内容都比较高级,不太接地气,老师过分重视讲解知识点,只会使学生感觉无趣;适度结合本土的文化,来提升学生认同感和感知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会使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和参与其中,进而乐意于主动学习科目。相比于只重视成绩的生搬硬套何刻板记忆模式,这类学习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也可以协助提升学生个人的素质。


  (二)重新修订课本讲义,和时代紧密结合。过去传统课本教材确实有很多经典,在长时间积累下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已经被时代所抛弃的内容,需要相关责任人结合时代的发展予以更新,所以结合时代特色重新对课本做出修订,就是非常必要的做法。学生们对于西方音乐史中,各类枯燥的乐谱知识和乐理发展都不是非常感兴趣,这时就可以结合时代特色来重新设计其课本。比如在浙江省某些高校,就将很多的流行音乐加入到了音乐史枯燥部分学习中,结合过去西方音乐中乐理知识发展,寻求对应颇具时代特色的歌曲,使得学生们直观感知到内容,积极主动学习音乐史知识,这就是变革的力量所在。


  (三)重新设计学习体系与模式,努力凸显价值。音乐史的学习是系统性的模式,所以体系支撑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我国的高校而言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所处阶段,结合学生个人实力来合理设计教育体系和模式,每个阶段讲什么、核心要素如何去安排、学习目标怎么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实际的效率。除此之外也需要努力凸显出音乐史学习的价值,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来告诉学生学习音乐史的重要性,进而使他们认识到音乐史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乐于参与到其中。


  三、结语


  新时期我国高校对于西方音乐史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错误,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教育目标,作出合理的转变以及调整,提升整体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作者: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