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数学课的导入更精彩

  • 投稿远方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98次
  • 评分4
  • 16
  • 0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担山中学(437014)孟晓燕

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上,单凭教师的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若在导入上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恰当利用多媒体,既能增强课堂导入的艺术性、趣味性、审美性,又能达到课堂导入的目标性、有效性、针对性,让数学课的导入更加充满智慧,更加闪现精彩。

1利用多媒体介绍古代成就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许许多多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数学课的导入中,若利用多媒体,介绍古代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会让学生升腾起学习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1.1毕达哥拉斯证明原图

在“勾股定理”的导入教学中,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如图1所示的图片,再利用多媒体,充满深情的介绍:勾股定理是数学王国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传是2500年前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而中国古代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据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记载,约公元前1100年,人们已经知道,如果勾是三、股是四,那么弦是五。为纪念古代人民的卓越成就,就把这张图片作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一张简单的图片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在多媒体充满深情的介绍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下面,我们就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探寻勾股定理吧!从而自然的导入到新知的学习。

1.2利用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导入新课

网络里有大量的影像资料,在数学课的导人中,根据需要,我们可从网络中下载适合于教学的影像资料,再加以剪辑,在导入新课时进行播放,既能做到有目的性的导入新课,又能增添教学的趣味。如在“投影”的导入教学中,笔者先有意识的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皮影戏。学生在观看中,被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所吸引,被那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演所吸引,看得是津津有味。播放后,学生仍兴致盎然,此时教师趁热打铁:“皮影戏,是我国的一种民间戏剧,它是利用灯光的照射,把影子的形态反映在银幕上的表演艺术,很受人们的喜爱。”教师稍作停顿后,又接着说道:“这种表演,需利用灯光的照射,把影子的形态反映在银幕上。而这种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上得到的影子就叫做物体的投影。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新知识:投影。”伴随着学生愉悦的心情、快乐的气氛,课堂已悄然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1.3利用多媒体呈现精美图片导入新课

大自然无处不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在数学课的导入中,若利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会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究,对美的追求。如在“轴对称”的导入教学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依次呈现自然界、建筑、艺术作品、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啊!好美!真美啊!”在学生的赞叹中,教师问道:“为什么这些图形让我们感觉到如此美呢?”是啊,为什么呢?学生在欣赏中思考。片刻,学生茅塞顿开;“这

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对!”教师接着学生的惊呼引导,“这些图形如此美,在于它们的美有着共同之处:轴对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瞧,课堂已巧妙进入到新知的学习。

1.4利用多媒体讲述数学故事导入新课

学生都爱听故事,寓数学知识于故事中,是一种非常好的导入形式。若数学故事中的问题超出人的意料之外时,更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有理数的乘方”的导入教学中,笔者先在屏幕上显示国际象棋,在旁边加以简单介绍: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古印度宰相西萨,只想要国王奖赏他麦粒:在第一个小格里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麦子,以后麦粒逐次将前格翻倍,将64格按要求全部装进麦粒。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学生:“你们认为宰相西萨的要求高不高呢?”学生纷纷说道:

“不高。”接着,又利用多媒体,继续讲道:到最后,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想知道为什么,等这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你就会明白。在学生的困惑中,新课开始了。

1.5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过程导入新课

在数学课的导人中,若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来理解知识,不失为一种好的导人方法。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导人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先是和地平线相交,慢慢地变成相切,再变成相离。(停止播放)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若把太阳看作一个圆,把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你能得出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吗?(屏幕上循环显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过程)此时,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而新课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

在新课的导入上利用多媒体,能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能引发学生困惑,让学生自发地进入到学习中;能启发学生思考,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思考,让学生自觉地探究、释疑,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收稿日期:201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