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笛神韵——8000年前骨笛研究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106次
  • 评分4
  • 79
  • 0

孙孝良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1986年,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一支骨笛,经专家研究鉴定、修复、测音、演奏,证明了它是中国远古时期最早的乐器之一。证明中国音乐的历史和乐器制作史,距今已有8000多年,同时还证明了8000年前中国音乐的构成,不仅有5声音阶、6声音阶,还有7声音阶,把中国7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对推动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对进一步研究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意义重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红山文化;骨笛;乐器制作史;音阶史;兴隆洼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08-03

收稿日期:2015年5月25日

作者简介:孙孝良,男,1961生,汉族,中共党员,音乐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音乐理论方向

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发明了神奇的乐器——骨笛,这彻底改写了中国音乐的历史,把7音阶历史提前到8000年前,对推动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骨笛的发掘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距今大约已有7400—8200年,是目前所知的东北亚地区最发达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自1982~1993年间,考古学家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这支骨笛是在1986年的第三次大规模发掘中,于F166房址堆积内,被考古学家发现了的。F166号房址位于聚落的中部,房址平面呈长方形,室内面积约为52.21平方米。半地穴式建筑,西南侧穴壁微外弧,西北、东北和东南侧穴壁较直。壁面为黄褐色生土,未见特殊加工的痕迹。第一层堆积内出土了大量的兴隆洼文化陶片,可辨的器形有陶钵、陶罐和陶碗。石器共有44件,分别为磨石、磨盘、磨棒、锄形器、饼形器、球、刀、斧、锛、斧形器、纺轮、凹槽石器等。另外,出土的动物骨骼较多,有角器、蚌饰、人头盖骨牌饰等。第二层堆积内出土的兴隆洼文化陶片较少,动物骨骼较多,可辨器形有陶钵、陶罐,还有残骨器和陶纺轮。F166号房址有居室墓葬1座(M134),位于东北部,东北侧墓穴壁紧靠房址的东北侧穴壁中段内侧,开口于房址居住面下,打破生土,发现骨笛。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该骨笛应是墓主人之遗物。

这支骨笛骨质坚硬,骨壁较轻薄,两端腐朽且已烂坏,中间部分较完好,有5个单钻圆形穿孔,孔径2.8~3.8毫米不等,其中4个不等距的孔为一组,另一孔则偏远。残长170毫米。其一端呈喇叭状,直径60毫米;另一端呈扁圆形状,直径35毫米,骨笛壁厚2.3毫米,直径最小处19毫米。最初认为制作骨笛的材料是一种叫鸨(一种飞禽)的腿骨,几经周折,最后经专家研究确认制作骨笛的材料是猫头鹰的翅膀骨(见图1)。

二、骨笛的修复、测音及发声规律

根据骨笛的现存状态,怎样修复它并使之尽量不失其历史原貌,经过考古专家和杨国庆教授的反复研究、实验,特别是对吹孔的研究,最后确定采用竖笛式设计。首先,专家们对残损的骨笛,采用丙酮和三甲树脂混合稀释液浸泡加固,使骨笛在浸泡液中骨质强度和韧性得到增强,同时采取分段捆绑的方式,使它在浸泡液中不会再次破损。经过24小时浸泡,把捆绑的绳子逐次紧固,使裂缝慢慢密合。48小时后,再紧固一次,然后从浸泡液中捞出,慢慢阴干,粘合裂缝,最后,根据两端骨节的残余走向,用石膏补齐。修复后的骨笛长180毫米(见图2)。

经过对其发音的检测研究,该骨笛的音域为:低音为小字组的降B,高音为小字一组的降B,按十二平均律对比衡量,其音高并不十分精准。在这个八度内,能吹奏出八种不同的七音列,能吹奏出主音相同、音列不同的转调,即八种不同的调式音阶,分别是七声雅乐降B宫调式、七声清乐降B宫调式以及分别以降B为徵、商、羽为主音的七声雅乐调式和七声清乐调式。最为神奇的是筒音“do”的这八个音,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居然呈自然七声音阶状态,即音与音构成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关系,与基本音级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相吻合。不同之处是,骨笛上的这一音列,低音是从小字组的降B音始,向上构建到小字一组的降B音,依次构成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级关系。与现在乐音体系相比,基本音级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低了一个大二度(对发音、指法、吹奏法情况,只记录了七声清乐调式音阶的情况,详见列表)。

三、研究的结论及意义

1.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这支骨笛,经专家鉴定研究、修复、测音、演奏,证明了它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之一。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资料表明,1987年8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迄今已有8000年,为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能演奏的乐器实物。而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境内兴隆洼文化遗址的这支骨笛,距今同样有8000年,说明西辽河流域的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同样是中国音乐和乐器的故乡,是东北亚地区最早产生音乐的地方。

2.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这支骨笛,具有一个八度的音域,不但能吹奏自然七声音阶,而且能吹奏七声雅乐音阶。《淮南子·卷三·天文训》中关于音律的起源记载:“律之初生也,写凤之音,故音以八生,黄钟为宫,宫者,音之君也。”这一记载与骨笛能吹出自然七声音阶的情况相吻合,说明当时已有自然七声音阶,有“宫”音即调式中心的概念,与“宫者,音之君也”的观念相符。因为骨笛还能吹奏八种不同的八音音列,据此可推测8000年前已经存在多种调式的可能。我国传统的音乐史一般认为,五声音阶早于七声音阶。音乐家吕骥曾指出,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完整的音阶已经形成,很可能就是后来我们知道的也就是我们现在仍在应用的五声音阶。甚至于可以证实七声音阶到这时已经被火烧沟居民所掌握”。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省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火烧沟文化的主体,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3700年(《音乐丛论》第二辑)。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东方音乐学会副会长夏野认为,古代七声阶“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了变宫、变徽两音而成”(《音乐学丛刊》1981年第一辑)。传统音乐史认为,我国古代的七声音阶是属于旧音阶,兴隆洼出土的这支骨笛能吹奏旧音阶即雅乐音阶,也能吹奏清乐音阶,说明这两种七声音阶是同时存在的。兴隆洼出土的这支骨笛,证明了8000年前中国不仅有五声音阶、六声音阶还有七声音阶,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

3.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这支骨笛,能演奏出完整的乐曲,它音量适中,音色纯正、优美。杨国庆教授在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第五届红山文化节大型文艺晚会上,吹奏了内蒙古民歌《牧歌》并与其他乐器合奏《远古笛声》。杨教授用这支骨笛还吹奏了《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贝多芬的《欢乐颂》主题、王洛宾的《青春舞曲》、日本歌曲《四季歌》、《红河谷》等曲目。杨国庆教授精彩的吹奏,展现了8000年前骨笛的神韵,通过骨笛发出的天籁之声,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令人浮想联翩。

对这支骨笛的发掘、研究、修复、测音和演奏,其意义绝非一般,这进一步证明中国音乐的历史和乐器制作史,距今已有8000多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史前兴隆洼文化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对于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这支骨笛,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内多家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席永杰,张国强,杨国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八千年前骨笛研究[J].北方文物,2011,(1).

〔2〕崔岩勤.兴隆洼文化玉器特点简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责任编辑 孙国军)